打印

小孩胆子小,怎么办?

[复制链接]
2773|29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jlass|  楼主 | 2012-11-22 1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家就闹的慌,见到陌生人就伟了,最严重的是晚上睡觉非得开着灯。
大家说说该怎么办?
沙发
①②③④| | 2012-11-22 15:18 | 只看该作者
多去外面,和人交往多了就会好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ankee| | 2012-11-22 16:11 | 只看该作者
睡觉开灯这个有点过了。。。。

多和人交往比较好,可以给孩子多报点各种课外活动的班,不是纯上课那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forgot| | 2012-11-22 16:45 | 只看该作者
晚上扮鬼多吓吓就好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chunyang| | 2012-11-22 18:50 | 只看该作者
胆子是练出來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windertakers| | 2012-11-22 21:32 | 只看该作者
晚上扮鬼多吓吓就好了
forgot 发表于 2012-11-22 16:45
:L还是要多出去和别人接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jlass|  楼主 | 2012-11-23 09:13 | 只看该作者
4# forgot
你自己的小孩也是这么练得么?:L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jlass|  楼主 | 2012-11-23 09:13 | 只看该作者
人倒是整天都在外面玩,可也只和几个认识的小孩在一起,毕竟是小孩子,接触面不会很广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凡格| | 2012-11-23 10:06 | 只看该作者
小孩子都有点怕生的,越怕生,你越要放手让他自己去玩。小孩子又都是啥都不怕的,别人惹恼他了,他会发飙的,多发几次飚,就不胆小了,呵呵。
反正越是胆小,越放手就是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Yang_Jia| | 2012-11-23 12:09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这不是胆小,这是自闭的症状。
让他多说话,到到幼儿园去找小朋友玩玩。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jlass|  楼主 | 2012-11-23 17:00 | 只看该作者
才两岁,没上幼儿园
倒不至于自闭这么严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阿南| | 2012-11-24 15:01 | 只看该作者
睡觉开灯不一定就是胆小。
楼主不要轻易的给小孩带上胆小的帽子,特别是在小孩子在的时候跟别人说他胆小。
小孩见到陌生人时不说话,或者楼主感觉到他伟了,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楼主有空多陪陪小孩,多带小孩出去玩,特别是和同龄的小孩子多接触,多教孩子遇到其它人(包括陌生人)时要问好等,有条件的多带他出去旅游也很好。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jlass|  楼主 | 2012-11-24 19:09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不错,我**每天晚上陪他两个小时,虽然因此不加班,工作上被老板认为不努力,但我觉得是值得的。
看来阿南不但技术上是高手,在当爸爸方面也是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阿南| | 2012-11-26 09:37 | 只看该作者
小孩比技术难把握,哈哈。找些亲子活动,比如周末几个家庭一起爬山、郊游。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jlass|  楼主 | 2012-11-26 10:27 | 只看该作者
小孩比技术难把握
呵呵,说的真对:)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pa2792| | 2012-11-27 14:26 | 只看该作者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谈了很多后天情绪模式的改变,但对于与生俱来的性格又该如何对待?一个天性多变或极度害羞的人,又该如何改变其制式反应?这些问题都属于性格的范围,亦即构成每个人基本性情的感觉基调。性格可定义为一个人典型的情绪反应,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他最偏好的情绪类别,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促使你的人生朝某一方向推展的天赋条件。每个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似乎孩子一生下来就注定是温和、暴躁型等类型。问题是这种先天决定的情绪倾向是否能透过经验加以改变?生物基因决定的情绪类型终不可改吗?或者一个本性害羞的孩子也可成为充满自信的人?
哈佛大学知名发展心理学家杰若米凯根对这个问题有极精辟的探讨,他提出人类至少有四种基本性格:害羞、大胆、乐观、忧郁,各源自脑部不同的活动模式。因情绪路径的根本差异衍生出无数不同的性格,任举种情绪,每个人引发该情绪的速度、情绪维持的久暂与强度都不尽相同。凯根研究的重点是从羞怯到大胆之间的各种性格。
数十年来,许许多多的母亲带着孩子到凯根的儿童发展实验室参加研究计划,在这里凯根与同僚观察到一群二十一个月大的孩子已表现出害羞的倾向。在玩游戏时有些孩子显得活泼好动,毫不犹豫就与其他玩在一起。但也有些孩子显得迟疑退缩,紧跟着母亲,安静地看别人玩。四年后凯根等人再度观察这些已上幼儿园的孩子,发现外向的孩子没有人变得害羞,害羞的孩子仍然有三分之二很内向。
凯根发现过度敏感与胆小的孩子长大后较害羞,他观察约有15%到20%的孩子生下来就是“行为厌抑型”;在婴儿期即对任何不熟悉的事物表现出羞怯,对没吃过的东西较挑食,不愿接触新的动物或地方,在陌生人面前感到不自在。这些孩子在其他方面也较为敏感,譬如说比较容易愧咎与自责。有些孩子甚至在社交场合完全不知所措,不论是在课堂上或游戏场合认识新朋友总显得一筹莫展,长大后则成为壁花型的人物,对公开演说或表演抱持异乎寻常的恐惧。
在凯根研究的孩子中,汤姆是典型的害羞型。依三、六、八岁各年龄层的观察标准,他都属于最害羞的一群。十四岁接受访谈时,汤姆显得紧张而僵硬,不断咬唇绞手,脸上木然无表情,只有谈到女友时才绽出短暂的笑。他的回答都很简短,态度抑制有保留。汤姆自己回想,十二岁以前一直害羞得厉害,每次和玩伴说话都会冒汗。此外他常有强烈的恐惧感,害怕发生火灾,跳水以及在黑暗中独处,而且经常担忧的是课业(虽然他在班上名列前茅))。汤姆的父亲是学科学的,他希望将来也这一行,因为比较不须与人接触,较适合他内向的个性。
相反的,莱夫在每个年龄层都是最外向大胆的孩子,十四岁接受访谈时表现得谈笑风生,泰然自若。他坐在椅子上轻松地后仰,毫不紧张,语调自信而友善,仿佛大他二十五岁的访谈者是他的同学。童年时期莱夫只有两次短暂的恐惧,一次是四岁时差点被狗咬而有些怕狗,一次是十二岁时听到坠机的新闻而不敢坐飞机。外向而人缘极佳的莱夫从不认为自己害羞。
害羞型孩子的神经路径似乎天生就对任何压力较易产生反应,自出生起,这类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心跳便比其他婴儿快。研究人员以仪器追踪二十一个月大孩子的心跳,发现那些退缩不参加游戏的孩子心跳焦虑地加速。
这种容易焦虑的倾向似乎是长大后易害羞的根本原因,任何新事物或环境对他们而言,都仿如潜在的危机。一项针对中年妇女的厂家发现,童年极害羞的人比外向的人易感到恐惧、忧虑、愧咎,也较易产生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如偏头痛、肠胃不适等。

从神经化学看害羞
凯根认为汤姆与莱夫的差异,源自杏仁核神经路径被激活的难易度,像汤姆这种容易害怕的人,脑部有一种神经化学物质使得此一路径较易被刺激,因此他们会设法逃避陌生不确定的事物,也因而较易产生焦虑。莱夫的杏仁核被刺激的门槛较高,不易害怕,也就较外向,较喜欢探索新事物,认识新朋友。
一个孩子究竟属于哪一类型从婴儿时期便已露出端倪,只要看他是否暴躁难缠,面对陌生事物有多不安就可知道。一般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婴儿属于害羞型,五分之二属于大胆型,至少在出生时是如此。
凯根提出的一个证据猫的实验,他发现有七分之一的家猫表现出与害羞孩童一样的恐惧,不但没有传说中猫的好奇,还会逃避新的事物,畏于探索新领域,只敢攻击极小的老鼠。观察这些猫的脑部发现杏仁核异常容易受刺激,尤其是听到另一支猫的怒嚎时更明显。这些猫的羞怯本性到一个月大时表露无遗,其杏仁核约在这时候成熟到可控制脑部趋避的决策。一个月大的猫脑部成熟度约等于八个月大的婴儿,而婴儿会怕生便是始于八、九个月大时,如果母亲不在身边而陌生人趋近时,婴儿必然会啼哭。凯根推断,害羞的婴儿可能遗传了高度的正**上腺至少或其他刺激杏仁核的脑部化学物质,使得杏仁核很容易被激活。
另一项实验是请幼时很害羞的成年**暴露在刺鼻气味等压力下,结果发现他们心跳加速的时间比外向型的人要长,显示其正**上腺素一直让杏仁核维持在被刺激的状态,并藉由神经通路刺激交感神经。凯根也发现害羞型的孩子交感神经的反应较敏锐,静止时血压较高,瞳孔放得较大,尿中正**上腺素较高。
沉默也是害羞的表现。凯根等人观察孩子在自然情境下的反应发现,害羞的孩子在幼稚园上课时,碰到不认识的小朋友或与访谈者说话,他们较少说话,其他孩子找他说话时,他也会保持沉默,大部分时间都静静地看别人玩。凯根认为,面对陌生事物或潜在威胁时会保持沉默,可能是前脑、杏仁核及临近控制发声能力的边缘系统之间,神经通路活动的结果。我们在紧张时叫不出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些敏感的孩子较容易产生恐慌之类的焦虑症候,甚至可能早在小学六年级就开始。一项以745名六年级及初中一年级的**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四十四名至少有过一次恐慌症或有若干初步症状。引发恐慌的事件多是青春期寻常困扰,如第一次约会或重大考试,多数小孩经历这些考验并不会留下什么严重的后遗症。但天性害羞的孩子对新事物格外恐惧,会出现心悸、喘不过气、窒息的恐慌症状,同时感觉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事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症状也许尚未严重符合精神医学所谓的恐慌症,却预示随年龄的增长,发生恐慌症的机率比别人大。事实上,很多患者有恐慌症的成人都说症状始于青少年期。
焦虑症的第一次发生与青春期很有关系,青春期性征较不明显的女孩鲜少出现焦虑症,青春期较明显的女孩约有8%有恐慌的经验。而且一旦有过一次恐慌的经验,便会因恐惧复发而在生活上益形退缩。

无可救药的乐天型
1920年代我的阿姨珠恩离开堪塞赛斯的家,前往上海。在那个年代一个年轻女孩单身前往那样的地方是很危险的。珠恩在这个商业荟萃、龙蛇杂处的城市认识了一个英国警官,也就是我的姨丈。二次大战时上海被目军占领,阿姨与姨丈被捕,监狱就像电影《太阳帝国》描述的那样。经过五年非人的劳狱生活,也狱后两人几乎是一无所有被遣送回英属哥伦比亚。
我记得小时候初次见到阿姨时,印象中这个一生极不平凡的老妇人依旧热情洋溢。她在晚年因中风而部分瘫痪,经过缓慢而艰困的恢复终于能走路,但走起来一拐一拐的。我记得时她已七十多岁了,有一次我和她出去散步,她不知怎么走偏了,一会儿听到她微弱的呼救声,原来是跌倒爬不起来。我急忙过去扶她起来,而从头到尾她都不没有抱怨或唉声叹气,反倒是自我解嘲笑着说:“我还能走路算是幸运了。”
有些人似乎天生就像我姨妈一样乐观,有些人则生性阴郁。这种区别似乎与前额叶左右边的活动有关,这方面的发现要归功于大卫生的研究。他发现左边活动量大于右边的人生性较乐观,对人或人生的看法偏向光明面,遇到挫折也能很快站起来。右边活动量较大的人则易落入负面阴郁的情绪,容易被困境击倒,常因无法摆脱烦恼而自苦。
大卫生的一项实验比较了左边活动量大及右边活动量最大的两组人,经过性格测试发现,后者表现出明显的负面倾向,属于伍迪•艾伦电影中的一种角色类型,常将微不足道的小事夸大成恐怖的大灾难,容易紧张及情绪化,认为世界充满了挫折与潜在的危险。左边活动量大的人则拥有非常不同的人生观,乐天达观,容易与人相处,经常维持愉快的心情,充满自信与生趣。经过心理测试显示,这些人发生洽丧或其他情绪障碍的机率都较小。
大卫生也发现,患过抑郁症的人左边活动量较一般人小,右边则较少大,刚被诊断出抑郁症状的人也是如此。大卫生推断能够克服抑郁的人,是因为学会增加右前额叶活动量,不过这尚待实验证明。大卫生指出他的研究对象约仅占较极端的30%的人,但几乎所有人都可依脑波形式归类为倾向哪一型。忧郁型与乐天型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举例来说,有项实验是请参加者观看两段短片,一段是有趣的:猩猩洗澡、小狗玩耍之类。一段比较不愉快,如教导护士手术过程一些可怕的细节。结果忧郁型的人看了有趣的短片只觉得稍微有趣,对另一则短片中伤口流血的画面却感到极度恐惧与厌恶。反之,乐天型的人对手术短片只须些微的反应,对有趣的画面则表现出强烈的快乐。
这样说来,我们的人生态度偏向乐观或悲观似乎是天生注定的。这方面的倾向确实在极幼年期便已显露,显示这很可能是与生俱来的。额叶与脑部多数部位一样,在几个月大时仍在发展阶段,其活动量要到近十个月大时才能准确测量。大卫生发现,即使是这么小的孩子,仍可依额叶的活动情形预测母亲离开时孩子是否会啼哭。准确程度几近百分百。在数十名参加实验的幼儿中,凡是啼哭的都是右边活动量较大,不哭则必然左边较活跃。
即使这一基本性格在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即已决定,并不表示忧郁倾向的人一生都要过着晦暗阴郁的生活。童年时期所受的情绪教养对性格有深远的影响,可使天赋倾向强化或减弱。儿童脑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显示童年的经验对神经路径的形塑可产生一生的影响。在这方面提出最有力证据的当属凯根对害羞孩子的研究。

驯化过度激昂的杏仁核
凯根的研究最让人振奋的结果是:害羞的小孩长大后不见得是害羞的,足证性格不等于**。只要给与适当的教养,过度激昂的杏仁核也可以被驯化,关键就在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到何种情绪模式。对害羞型的孩子而言,一开头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对待方式,因为这将决定他们如何处理害羞的天性。有些父母懂得逐步让孩子训练胆量,这正是为孩子指出一生的矫正方向。
有些小孩子出生即表现出杏仁核过度敏感的一切征兆,但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小孩到幼稚园时便不再害羞。观察这些小孩在家中情形会了现,孩子是否能走出害羞与父母(尤其是母亲)有绝大的关系。凯根等人发现,有些父母自认为尽量保护害羞的孩子,有些则认为应教导孩子面对恐惧,以后才能应付人生的大小挑战。保护型的父母似乎使子女的恐惧更甚,可能是因为子女没有机会学习克服恐惧。第二种管教方式则有助于使孩子变得更勇敢。
研究人员观察六个月大的婴儿在家的情形,发现中保护型的母亲在婴儿啼哭或烦躁时会将孩子抱起来,频率较锻炼型的母亲高很多,此外,观察发现保护型的母亲在孩子不愉快时抱着的时间比平静时要长。
到婴儿满过周岁时可观察到另一项差异:当孩子做出危险的动作(如将不可吃的东西往嘴里送),保护型的母亲做限制时较宽容而婉转。锻炼型的母亲则是直接下达命令,严格要求服从。
所以严教反而有助于克服恐惧?凯根推断,当孩子一步步爬向某个吸引他的危险事物时,一旦被母亲一句“不准过去”所阻断,必能得到深刻的教训,这时孩子突然面对一个轻微的不可预知的情境,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锻炼,孩子渐渐学会面对人生不可知的挑战。害羞的孩子需要的正是这种渐进式的训练。同样的,当孩子烦躁不安时,如果父母不立刻抱起来抚慰,孩子将渐渐学会自己面对不安。这些孩子到三岁时再度被带到凯根的实验室,结果发现当陌生人对他皱眉头或是研究人员为孩子量血压时,孩子已较不会啼哭了。
凯根的结论是:“有些父母立意保护过度敏感的子女不受挫折或焦虑的影响,立意原是好的,结果似乎适得其反,反而增添子女的不安。”换句话说,保护政策使得害羞的孩子,没有机会在面对陌生情境时学习克服恐惧。从神经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前额叶的路径错失了以其他反应替代反射性恐惧的机会,反而因一再重复而强化恐惧感。
凯根告诉我:“观察那些到幼稚园时变得较不害羞的孩子,会发现他们的父母都略施压力鼓励孩子向外发展。也许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害羞的性格特质较难扭转,但是没有什么性格是无法改变的。”
随着年龄渐长,有些孩子会因经验重塑神经路径而变得较不害羞。至于变化的可能性可从孩子的社会能力略窥端倪。包括是否合群,是否具同理心,是否能与他人分享,是否能为他人着想,能否培养亲密的友谊等。研究发现有些孩子五岁时被分类为害羞型,而在十一岁时却能摆脱害羞,上述社会能力便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反之也有些孩子到十一岁时依旧害羞,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较易因压力而哭泣或无法承受,不当的情绪表现,易恐惧,脾气较差,稍遇挫折便会愤怒,不易克制冲动,对别人的批评度敏感,不易信赖人。当这些孩子在好不容易踏出与人交往的第一步后,也可能因为这些问题而难以推展人际关系。
反之,那些生性害羞但情感表现较强的孩子自然比较顺利,因为社交能力使他们在建立友谊时能不断有斩获。虽然这些孩子与新友伴谈话时会显得小心翼翼,但只要跨出第一步,通常便能展现迷人的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数次的成功经验将使害羞的孩子愈来愈自信。
这种转变诚然可喜,显示与生俱来的性格也可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一个生下来就很容易受惊的孩子透过学习,面对陌生事物也可变得较泰然,甚至变得外向。害羞或其他性格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但并不表示我们就必须划地自限,即使是基因的限制也有回旋的窨。诚如行为基因专家所说的,基因不是决定行为的唯一的因素,环境与成长以组将左右天性的展现方式。情感能力便不是天生注定的,只要有适当的学习便可改善,这是因为人脑是会成长的有机体。

童年是希望之窗
人脑当然不是一生下来就定型了,而是终其一生不断成长,而成长最快的时期是童年。我们出生时神经细胞比成人还多,经过裁剪的过程渐舍弃较少使用的神经联结,在最常用到的路径形成较强的联结。经过这个修枝剪叶的过程,使得脑部传达的讯息更清晰精确。这是个不断快速进行的过程,新的联结可以数小时或数日内完成。可以就经验(尤其是童年的经验)是脑部的雕刻师。
关于经验对脑部成长的影响,得过诺贝尔奖的两神经科学家梭期顿•威佐与大卫•胡柏做了最佳的阐释。他们以猫和猴子为实验对象,这两种动物的视觉神经腱的发展,以出生几个月为关键期。如果在这段时期将一眼蒙住,这只眼的神经腱就会减少,而张开的那只眼睛则会增加。这段时期过去后将眼罩拿掉,蒙住的那只眼睛虽然没什么问题,在功能上等于是瞎了,因为该眼通往皮质的路径太少,无法对眼睛接收的讯息做解释。人类视觉功能的关键成熟期则是七岁以前,这段时间内正常使用眼睛与视觉皮质之之间形成复杂的神经路径。这段时间小孩眼睛即使被蒙住几个星期,也会造成视力的损伤。如果蒙住的时间长达数月,事后即使再打开,观看细物的视力也会受损。
另一个有力的证明是富鼠与穷鼠的实验。富鼠住在较宽敞的笼子里,有梯子轮子等多种游戏设施。穷鼠住在类似的笼子,但空无一物。几个月后,富鼠发展出极复杂的神经网路,比较之下穷鼠的神经路径显得稀疏多了。
两者的差异极为显著,甚至连重量都不同,当然,富鼠走迷宫的本领也比穷鼠高明得多。同样的结果也显示在穷猴与富猴的实验,可以想见人类也不例外。心理治疗其实就是有系统的重新学习情感表现,也是经验可以改变模式与重塑脑冰运作的明证。一项针对强迫性精神官能症的治疗所做的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说明。我们知道最常见的一种强迫行为是不断洗手,甚至多达一天数百次,以至患者手部裂开。位射断层检查照像发现,这烃患者前额叶活动量大于常人。参与研究的患者一半接受标准药物治疗(百忧解),一半接受行为治疗。后者是有系统地让患者面对偏执或强迫情境但不得实际去做,譬如说让有强迫洗手就会得病死亡等。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后,强迫行为渐渐消除,效果和服药物并无二致。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PET扫描发现患者尾状核的活动量减少程度与药物治疗组相当,可见经验可改变脑部功能并减轻病症,效果不下于药物治疗。治疗的契机在所有动物中,人脑发展到完全成熟所需的时间最长。人脑各部分在童年期的发展速度不一,青春期则是整个脑部进行裁剪的重要阶段。攸关情绪功能的部位成熟的速度最缓慢,感觉区在幼年期就已成熟,边缘系统在青春期以前发展完成,而掌控自我控制、理解力、技巧的反应的中枢额叶,却一直到十七、十九岁还在发展。
童年及青春期不断重复的情绪管理习惯,有助于神经路径的形成,也因此童年是养成一生情绪特性的重要时机,这时期养成的习惯会嵌入神经网路的基本架构,不致因后来的经验轻易改变。也就是说,童年的经验会在情绪调节中枢形成恒久的联结,而所谓童年经验又与父母给与的情绪教育很有关系。
如何自我安慰是一项最基本的情绪能力,而且从婴儿期就开始学习,在童年期做进一步的修饰。婴儿的学习的对象是母亲或保姆,婴儿啼哭时母亲多半会将他抱起,轻轻摇晃到停止哭泣。学者认为这种生物调和的经验可教导婴儿自己如法**制。十到十八个月是个关键期,前额叶皮质与边缘系统之间的连结快速形成,使其成为痛苦的启闭枢纽。婴儿经过多次的被抚慰经验学会自我安慰,便可形成较强韧性连结,更懂得如何消减痛苦。当然,自我安慰的技巧城经多年的学习与磨练,随着脑部日趋成熟,孩子将学到更复杂的技巧。别忘了,负责调节边缘系统行动的额叶,到青春期还在持续发展。另一个童年期逐渐形塑的是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可调节心跳及其它器官的自主性肌肉运动,同时又可传达讯息给杏仁核,促使分泌儿茶酚氨,做出战或逃的反应。
华盛顿大学一育儿研究小组发现,情绪教育较成功的孩子迷走神经的功能较佳。主持这项研究的心理学家高特曼指出:“父母的确可透过情绪教育改变孩子迷走神经被激活的门槛。譬如说可教导孩子客观辩识情绪,而不采取批判的态度,遇到困境时学习不同的解决方法,而不一定要动轧打斗或退缩自卫。”适当的教养下,孩子较能抑制迷走神经的活动,进而避免杏仁核的过激反应,具体的结果是孩子会比较乖。每一项EQ都有其关键的发展期,多占据幼时数年的时间,这是很有道理的。每一个时期都是协助孩子培养情绪习惯的契机,如果错失良机,长大后便很难强补。正因为童年时期神经系统压大规模的修饰与形塑,早年的创伤长大后仍会留下恒久的伤痕,也因为如此心理治疗总是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见效,甚至在治疗后,有些情绪模式仍会残存,只是患者学会了新的观点与反应模式。
事实上,脑部的右塑性是一辈子都存在的,只不过没有童年那么显著。反有的学习经验都是脑部的改变,神经连结的强化。观察强迫精神官能症者的复原情形会发现,只要假以持续的努力,情绪习惯是一辈子都具可塑性的,甚至连神经系统都可改变。创伤后异常症者的脑部变化当然是比较显著的,其实任何情绪经验若是一再重复或非常强烈,便会导致类似的变化。
最重要的情绪经验来自亲子互动,有的父母能充分认知婴儿的情绪需求,教养中时时灌输同理心的意义。反观有些父母根本无视孩子的情绪变化,全凭个人喜怒任意打骂。这两种父母教养出来的子女自是非常不同。事实上,心理治疗可以说就是为早年扭曲或忽略了情绪教育补学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windertakers| | 2012-11-27 14:36 | 只看该作者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谈了很多后天情绪模式的改变,但对于与生俱来的性格又该如何对待?一个天性多变或极度害羞的人,又该如何改变其制式反应?这些问题都属于性格的范围,亦即构成每个人基本性情的感觉基调。性格可定义为一个人典型的情绪反应,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他最偏好的情绪类别,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促使你的人生朝某一方向推展的天赋条件。每个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似乎孩子一生下来就注定是温和、暴躁型等类型。问题是这种先天决定的情绪倾向是否能透过经验加以改变?生物基因决定的情绪类型终不可改吗?或者一个本性害羞的孩子也可成为充满自信的人?


真的是先天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jlass|  楼主 | 2012-11-27 15:40 | 只看该作者
16# pa2792 看完了全文,收益匪浅
现在也经常看一些亲子方面的书,工作重心全放到儿子身上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
jlass|  楼主 | 2012-11-27 15:41 | 只看该作者
16# pa2792 看完了全文,收益匪浅
现在也经常看一些亲子方面的书,工作重心全放到儿子身上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nihao251| | 2012-11-30 11:42 | 只看该作者
给他讲一些故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暗恋失败,分手未遂,入赘无果,破保险套!!!

80

主题

4495

帖子

26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