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IC而言,兼容可分100%兼容和Pin to Pin兼容,前者是真正的兼容,内电路和制造工艺是完全相同的,在专利期内,这是需要支付专利许可证费用的,比如CM8870就是MT8870的兼容产品,版权是购买来的。<br /> Pin to Pin兼容是一种“仿制”IC,这里不谈“逆向设计”的仿制品,在专利期内那种行为是非法的。Pin to Pin兼容是指管脚和功能兼容,但内电路不同,故而电参数和性能上也有差别的不同的产品,比如HT9170,该IC不是照抄8870的,而是“有限借鉴”、自行设计的,所以绕开了专利保护得以公开销售。但IC原创厂家也不会这么傻到任人宰割,在西方,专利法为此不断修正,不但IC内电路设计、版图等传统项目可以是专利,接口指令、数据格式甚至管脚排列都成为专利内容了,PIC诉海尔一案,其中就有管脚排列问题,依目前的西方法,这已经构成侵权嫌疑,依中国法,空白。<br /> 正因为法律制度的修正,8870后的8880和8888除授权厂家外并无第三方生产,连Pin to Pin兼容的都没有。<br /><br /> 好了,还是回到正题,楼主的设计在PCB方面可以考虑兼容两种芯片,但电容问题该有就有,不该有就不要有,即使器件有一定容差力也要严格按手册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原厂MT8870等早已停产,甚至其生产商都早已被别人购并,目前只有授权的CM8870等兼容(这是授权的真正兼容)芯片在市场上还能找到,MT的要么是已有十几年的积压老品,要么就是翻新货,再要么就是用9170冒充的,这时就有电容方面的“兼容性”问题了,这值得注意,特别是那些外观崭新的“原厂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