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找各位老大:请教8870晶震的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ddddgggg 发表于 2009-3-1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下做电话拨号器当然需要TM8870解码芯片。<br />大家知道:8870需要3.5795的石英晶震。而晶震两端分别接有电容对地。<br />我实验的结果是:没有这两个电容8870照样工作。<br />我请教的问题是:请各位老大帮助我在技术上做没有这两个电容的利弊分析。<br />
chunyang 发表于 2009-3-11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8870的晶体振荡电路本就不需要并联匹配电容

&nbsp;&nbsp;&nbsp;&nbsp;去看看器件手册。<br />&nbsp;&nbsp;&nbsp;&nbsp;是否需要并联匹配电容由晶体振荡电路的形式和参数决定。
 楼主| ddddgggg 发表于 2009-3-11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春阳恢复之快

MT8870手册上没有电容,与之可以兼容的HT9170却有这两个电容。<br />参考其它有关石英晶震的用法和说法,都说有该电容的优点。<br />可我想追求去掉它而不影响功能的效果,这样从经济上可以使我节省一点成本和工时。
chunyang 发表于 2009-3-11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8870和9170是不兼容的,二者的内电路截然不同,仅功能相同而

&nbsp;&nbsp;&nbsp;&nbsp;前面已经讲过,是否需要该电容完全由晶体振荡电路的设计决定,有时还要考虑晶体本身的电参数,用与不用谈不上优点或缺点,不用的加上了反而坏事,要用的则决不能省。
 楼主| ddddgggg 发表于 2009-3-12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使用两种芯片的结果

这些年我一直把8870和9170当作是兼容的来用,并没有发现有任何问题。<br />我认为:后来的9170的设计者应该是按照兼容早先的8870来设计的——这一点从管角的功能相同上好象能说明问题吧?<br />8870的手册上没有那两个电容,而9170却有电容。
 楼主| ddddgggg 发表于 2009-3-12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

这是两者的典型应用
 楼主| ddddgggg 发表于 2009-3-12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同时发两个图

再发一个8870的
chunyang 发表于 2009-3-12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兼容”分多种

&nbsp;&nbsp;&nbsp;&nbsp;对IC而言,兼容可分100%兼容和Pin&nbsp;to&nbsp;Pin兼容,前者是真正的兼容,内电路和制造工艺是完全相同的,在专利期内,这是需要支付专利许可证费用的,比如CM8870就是MT8870的兼容产品,版权是购买来的。<br />&nbsp;&nbsp;&nbsp;&nbsp;Pin&nbsp;to&nbsp;Pin兼容是一种“仿制”IC,这里不谈“逆向设计”的仿制品,在专利期内那种行为是非法的。Pin&nbsp;to&nbsp;Pin兼容是指管脚和功能兼容,但内电路不同,故而电参数和性能上也有差别的不同的产品,比如HT9170,该IC不是照抄8870的,而是“有限借鉴”、自行设计的,所以绕开了专利保护得以公开销售。但IC原创厂家也不会这么傻到任人宰割,在西方,专利法为此不断修正,不但IC内电路设计、版图等传统项目可以是专利,接口指令、数据格式甚至管脚排列都成为专利内容了,PIC诉海尔一案,其中就有管脚排列问题,依目前的西方法,这已经构成侵权嫌疑,依中国法,空白。<br />&nbsp;&nbsp;&nbsp;&nbsp;正因为法律制度的修正,8870后的8880和8888除授权厂家外并无第三方生产,连Pin&nbsp;to&nbsp;Pin兼容的都没有。<br /><br />&nbsp;&nbsp;&nbsp;&nbsp;好了,还是回到正题,楼主的设计在PCB方面可以考虑兼容两种芯片,但电容问题该有就有,不该有就不要有,即使器件有一定容差力也要严格按手册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原厂MT8870等早已停产,甚至其生产商都早已被别人购并,目前只有授权的CM8870等兼容(这是授权的真正兼容)芯片在市场上还能找到,MT的要么是已有十几年的积压老品,要么就是翻新货,再要么就是用9170冒充的,这时就有电容方面的“兼容性”问题了,这值得注意,特别是那些外观崭新的“原厂产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

主题

184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