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听个故事:
[人物]
H:一个小公司;W:一个小公司;A,国际知名大厂;C:客户
[故事背景]
W的业务与C的采购关系好,W从C接到一个订单要买A的货;W不是A的代理商,A根据W所在城市介绍当地的代理商H与之接头。H和W对接了后,讨论了合作事宜,即W从H买货,H协助W围标,C规定竞标公司预交保证金2W,招标结束后归还。由于各种商业竞争,W需要的折扣非常大,H公司的利润空间很小,基本就是抵消营运成本,之所以要做,因为这是原厂交代下来的订单,所以H和W协商,保证金2W由W转给H,H转给C;C退给H,H退给C。
招标...W接单,向H下单都很顺利...
W付款给H,准备提货;但W的货款里面少了2W,W老板认为2W保证金已经付给H了,C会退给H,所以直接在货款里面扣。—— 第一矛盾点埋下,W老板在未予H老板沟通,达成意见一致的情况下,不按合同金额付款,埋下隐患;
H的财务收到货款,发现少了2W,即通知W少了2W,但在解释原因的时候,把原因说成“根据协议,H参与陪标,H中标,2W退回;W中标,2W作为H的投标费用给H”。W老板一听,大怒,认为H故意讹诈,大发雷霆,找A原厂出面沟通
—— 第二矛盾点埋下,这里H的财务在不确认先前协议的情况下,没有与老板沟通,擅自做主,且找出来的原因,非常不符合常识,任何人听到这种解释,都会认为在讹诈。看官们可能要问,这财务为啥敢如此大胆,因为国内小公司,不管H还是W,很多都是夫妻档,老公老板,老婆财务。
A找到H老板说明此事,H老板了解情况后,说,财务误会了,实际情况是:
1,客户C还没有退回招标保证金,根据先前协议,H是等C退了保证金后,再退给W的;
2,货款跟保证金是两码事,W并没有和H商量,货款就少了2W,H是不接受的,因为W没有履行合同;
3,私下说,H并没有获利,H眼里,这事儿纯粹是帮忙,不可能为W垫款;另外,H与C不熟,没有业务关系,万一C长期不退,H是没有精力去收款的,因为国内的商业环境本来就没有诚信可言,客户无意或恶意拖款的事情,比比皆是,H不愿冒险。
A找到W的老板沟通,说明了实际情况,先说了H公司财务的问题,然后说了W不按合同来做,事前不沟通事宜。最后结果,W公司请C提供退款流水单,拿到后,给H去查账;若2W到账,充货款,再发货。
结果:
1,H老板觉得W公司是个没有谱的小公司,没有事前沟通随意更改合同,毫无合作价值,不想主动与之接触;
2,W公司被H的财务一吓,觉得H这个小公司非常恐怖,恶意扣款,不想再与之合作,强烈要求A重新介绍代理商,;
3,H公司和W公司再无缘合作
总结:
1,不事前沟通,想当然的从方便自己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去做事情,是国内小公司人员常见的问题,这也是矛盾产生的根源。行为上不事前沟通,想当然,方便自己,有利于自己,内心上都是人性的利己私欲在主导;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而想当然的去做,就是情商低,个人修养低的表现。古人云,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是非常有道理的!要想把事业做大,其基本要求就是第一不要光图自己省事儿,不愿去主动沟通征求意见,想当然,践踏规则;第二,做每件事情之前,多想想他人的感受。W公司的老板娘就是没有做到第一条,而且还无事合同,擅意妄为;H公司的老板娘就是没有做到第二条,她的解释让任何人听了都会感到是在讹诈。
2,国内营商环境确实很恶劣,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在做事情的事情,一定要事前定好,按合同来,资金安全为第一要义,在资金安全的情况,考虑把生意做好,而不是本末倒置,为了追求所谓的合同业务额,无视资金安全,结果赚回一堆收不回来的烂帐。
3,该事件后,H和W的老板都不愿出面主动沟通,一个让A换代理商,一个说A介绍的什么客户;从此两家无缘合作。
我看国外的教育,第一是培养小孩自身的免疫能力,为成人做事业时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第二是培养小孩的合作能力,让小孩在团队活动中学会贡献自己,保护自己,利他同时利己,学会体察身边人的情绪,体会身边人的利益;善于协调身边人,让大家为同一个目标和利益一起努力。
反观当前中国的教育,从小背书学特长,一切为了考,学而优则仕 —— 其本质专递的信息就是,我优秀,别人就该俯首称臣;还是主子奴才那一套;这一套下来,决定了永远无法成才,永远在生生死死边缘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