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浪涌保护器的概念与作用
浪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简称SPD)是一类专门用来保护低压配电系统及其用电设备免受雷电感应、电磁脉冲及操作过电压影响的装置。
按照IEC 61643-11及我国GB/T 18802.1-2011标准,SPD分为:
Ⅰ级(B级):用于建筑物总配电柜,防直击雷及大能量冲击;
Ⅱ级(C级):用于楼层或分配电柜,防雷电感应、电磁脉冲及开关操作过电压;
Ⅲ级(D级):用于终端设备前的细保护。
二级浪涌保护器正是Ⅱ级SPD,主要吸收残余雷击能量和抑制操作浪涌,保护楼层配电箱、分配电柜和下游用电设备。其典型放电电流(In)为20 kA/线(8/20 μs),最大放电电流(Imax)可达40 kA/线或以上。
二、二级浪涌保护器的技术参数
正确理解主要技术参数有助于选型与安装。常用关键指标如下:
额定工作电压Un:230V AC(单相)/400V AC(三相),SPD长期运行电压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275V AC / 385V AC ,SPD能长期承受的最高电压
标称放电电流In:5–20 kA (8/20 μs),SPD在多次冲击下的耐受能力
最大放电电流Imax:40–80 kA (8/20 μs),SPD能承受的一次性最大雷电冲击
电压保护水平Up:≤1.5 kV–2.0 kV,SPD限制电压水平,越低越好
响应时间tA:≤25 ns,SPD动作速度
模块形式:可插拔模块式,便于更换与维护
遥信接口:常开/常闭触点,远程监控告警用
说明:在TN-C-S或TT系统下,常用385V AC Uc的SPD;在IT系统或高敏感负荷处,宜选用275V AC Uc的SPD。
三、地凯科技防雷二级浪涌保护器的选型原则
1. 按接地形式(系统制式)
TN-C-S/TN-S系统:常用3P+N或4P SPD,Uc=385V AC;
TT系统:必须具备N-PE保护模块或选用4P+NPE SPD,Uc=255V AC;
IT系统:依据系统电压选择275V AC Uc,注意共模与差模保护。
2. 按雷电等级与配电位置
总配电柜已装Ⅰ级SPD(Iimp≥12.5 kA/极),二级SPD应选In≥20 kA、Imax≥40 kA,Up≤1.5 kV;
若总配电柜未装Ⅰ级SPD或区域雷暴强度大,二级SPD应选更高参数如In 40 kA、Imax 80 kA;
三级终端保护可选In 5–10 kA、Up≤1.2 kV。
3. 按负荷特性
普通动力、照明:可选经济型模块式SPD;
精密仪表、数据中心、ICU:需Up低、响应快(≤10 ns)、具备遥信告警功能;
工业控制、变频器:建议差模+共模混合型SPD并带脱扣或熔断保护。
4. 按后备保护器匹配
根据SPD的最大短路电流(Isc)选择合适的后备保护器(SCB或熔断器)。常用选配:
SPD Imax=40 kA → 后备断路器C型63 A(Isc≥6 kA);
SPD Imax=80 kA → 后备断路器C型125 A(Isc≥10 kA)。
四、地凯科技防雷二级浪涌保护器的安装方法
1. 安装位置
置于楼层配电柜或分配电箱进线处主开关下端,与负荷并联;
距离受保护设备越近越好,一般<10 m。若线路过长,应在设备端再加Ⅲ级SPD。
2. 接线方式
三相四线(TN-S):L1、L2、L3、N各接SPD对应端子,SPD PE端接地;
三相三线(TN-C):L1、L2、L3接SPD相端,N/PE共接地;
TT系统:SPD需带N-PE保护模块,N与PE端必须单独接地。
典型接线图(描述):
电源进线 → 总开关 → 二级SPD并联 → 下游断路器 → 负荷
SPD的PE端→接至配电柜主接地排(≤0.5 m铜排)
3. 接线与接地要求
SPD与母排、接地排的连接导线应短、粗、直,避免环路;
导线截面积:相线、零线≥16 mm²铜,地线≥25 mm²铜;
接地电阻:工业、建筑≤4 Ω;机房、数据中心≤1 Ω;医疗设备可要求≤0.5 Ω。
4. 后备保护器与熔断器
按厂家说明书选配SCB或熔断器并联在SPD前端;
便于SPD短路或失效时脱扣,不影响主回路供电;
SCB分断能力需大于本地短路电流Isc。
5. 模块插拔与维护
选用带指示窗和遥信触点的模块式SPD;
定期巡检指示窗(绿色正常、红色失效);
失效后不停电可快速更换模块,降低运维成本。
五、典型行业部署应用方案
1. 商业建筑楼层配电柜
场景:商场、写字楼楼层配电间;
配置:Ⅰ级SPD在总配电房,二级SPD在每层配电柜;
参数:Uc=385V,In=20 kA,Imax=40 kA,Up≤1.5 kV;
接地:TN-S制式,接地电阻≤4 Ω;
效果:有效抑制电梯、空调等大功率设备启动浪涌对照明及弱电系统的干扰。
2. 数据中心/机房
场景:IDC、通信基站、控制中心;
配置:总配电屏Ⅰ级SPD(Iimp=25 kA/极),机房配电柜二级SPD;
参数:Uc=275V,In=40 kA,Imax=80 kA,Up≤1.2 kV;
接地:专用等电位接地网,电阻≤1 Ω;
特点:SPD具备遥信接口接入BMS,实现故障告警。
3. 工业厂房分配电柜
场景:化工、冶金、机械制造;
配置:总配电房Ⅰ级SPD,车间分配电柜二级SPD,关键控制柜Ⅲ级SPD;
参数:Uc=385V,In=20–40 kA,Imax=40–80 kA,Up≤1.5 kV;
接地:TT系统时加N-PE模块,接地电阻≤4 Ω;
特点:混合共模+差模保护,保障PLC、变频器安全。
4. 医疗机构楼层配电柜
场景:医院手术室、ICU等敏感负荷;
配置:总配电房Ⅰ级SPD+隔离变压器,楼层配电柜二级SPD+末端UPS带Ⅲ级SPD;
参数:Uc=275V,In=20 kA,Imax=40 kA,Up≤1.0 kV;
接地:≤0.5 Ω独立医疗接地系统;
特点:选用低Up、高响应速度SPD,保障医疗设备不受浪涌影响。
5. 光伏、充电桩配电柜
场景:分布式光伏逆变器交流侧、充电桩配电箱;
配置:DC侧直流SPD+AC侧二级SPD;
参数:AC侧Uc=385V,In=40 kA,Imax=80 kA;DC侧Uc=1000V,Imax=40 kA;
接地:TT制式,接地电阻≤4 Ω;
特点:SPD需通过TÜV/CE认证并满足GB/T 18802.1及NB/T 32004(新能源行业标准)。
地凯防雷配电柜二级浪涌保护器是建筑物防雷分级保护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选型与安装需结合系统制式、上游Ⅰ级SPD参数、负荷敏感度及接地条件综合考虑。
选型上:应根据Uc、In、Imax、Up、系统制式和后备保护器能力来匹配;
安装上:要做到“短、直、粗”接地,合理配置N-PE模块和后备保护器,模块化便于维护;行业部署:在商业楼宇、数据中心、工业厂房、医疗、光伏充电桩等不同场景下有针对性配置参数与接地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