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理想的体二极管性能
在Heric拓扑中,续流路径依赖于二极管的导通。传统硅基MOSFET的体二极管存在严重的反向恢复问题,即在二极管从正向导通转向反向截止时,会有一个短暂的反向电流尖峰,并储存大量的反向恢复电荷Qrr。这个过程不仅会产生巨大的开关损耗,还会引起严重的电压过冲和电磁干扰。
SiC MOSFET的体二极管则表现出近乎理想的特性。双脉冲测试数据显示,B3M040065Z的体二极管在400V/20A工况下的$Q_{rr}仅为0.16µC,反向恢复峰值电流I_{RRpeak}也只有−8.74A[1]。其反向恢复波形干净利落,几乎没有拖尾电流[1]。在Heric拓扑中,这一优势对于交流旁路支路中的续流二极管(D5、D6)以及工频桥臂开关管(如Q2、Q4)的体二极管至关重要。近乎为零的Q_{rr}$消除了一个主要的损耗源和EMI源,降低了器件上的电压应力,从而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可靠性。
3.2.4. 系统集成:栅极驱动的关键作用
SiC MOSFET极快的开关速度(高dv/dt和di/dt)是一把双刃剑。在桥式电路中,当一个开关管(如下管Q2)保持关断,而其对管(上管Q1)快速开通时,桥臂中点电压的急剧上升(高dv/dt)会通过下管的栅漏寄生电容$C_{gd}$产生一个米勒电流$I_{gd} = C_{gd} \times (dv/dt)$。该电流会流过关断栅极回路电阻Rgoff,在栅源两端产生一个正向电压尖峰。如果这个电压尖峰超过了器件的开启阈值电压VGS(th),就会导致下管被错误地寄生导通,形成上下管直通的灾难性故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