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题设看,命题者是在“金属电子逸出功”上做**

[复制链接]
tyw 发表于 2008-7-26 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结构做成反的根本装不进去后,还用抽检死马

可能是客户根本不想动结构,因为结构一动,模具就得跟着改,相对讲做电子设备检测成本低<br /><br />
yewuyi 发表于 2008-7-26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非得只用1根线呢,装两根不就好说了吗?

  
chunyang 发表于 2008-7-26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确实没有清楚的描述问题,该打PP

&nbsp;&nbsp;&nbsp;&nbsp;该问题除了用结构设计的办法解决外,无法简单通过引线判断,不用再伤脑筋了,除非你还有什么条件没有留意到,上几张各个角度装配好但打开外壳的产品照片。
李冬发 发表于 2008-7-26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核磁共振、X射线、γ射线...嗯,对这个盒子发功!

对这个盒子发功!
 楼主| 西北电子狼 发表于 2008-7-27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 核磁共振、X射线、γ射线...

看来真的是给大大们出难题了&nbsp;&nbsp;。算了&nbsp;&nbsp;俺也不想这个东东了&nbsp;
tyw 发表于 2008-7-27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功?轮子功马?

西北狼收盘了拉
ZHANG123 发表于 2008-7-27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密度 质量法,学学 **称象

  
cnchip 发表于 2008-7-27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可以通过两根引线判断出来!

但若两根引线是从同一个孔引出来的,鬼知道线在内部有没有缠绕180度,还判个P啊^_^<br /><br />上照片可能有些为难,但起码可以上个简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吧???
将军令 发表于 2008-7-28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X射线,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透过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