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输入工具(DxDesigner)
我所购置的Mentor软件的前端管理工具是DxDesigner。由于我们手中没有现成的中心库可用,时间又比较紧张,在设计之初,我们采用的是两个人分头进行的设计方法:一个人负责建立符号库及原理图设计,另一个人则负责作封装库,到基本完成后再整合在一起。
原理图设计工具是viewdraw,在viewdraw的环境中也可以编辑制作符号,符号(symbol)创建有导航,在编辑时比较方便,也可以用 VHDL或Verilog语言作为输入源,由于现在器件公司网站上一般都会提供语言的描述,所以有时候会比较快,但是用这种方式做出来的符号往往管脚排列 不规则,需要改动,有时并不比手动输入时方便多少;元器件的属性种类比较丰富,但常用的基本属性就几个,只要填写正确一般也不会出大问题;他的路径设定比 较麻烦,若想把在别的机器上的设计拷过来,必须先进行归档(Archive)操作,把库、设计数据进行打包,这样的工程才能在新的机器上打开;原理图编辑 功能也都大同小异,总的感觉,它的原理图输入工具没什么优势可言,输入的方便性及直观性都比较一般。

库管理工具(Library Manager)主要用于中心库的创建及管理工作,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焊盘堆(Padstack),符号(Symbol),封装(Cell),元件 (Part),分别由各自编辑器来完成编辑工作。此外,中心库管理器还提供了导入导出功能,可以与别的中心库进行较为方便的数据交换。
焊盘是封装的基础,因此一般先建焊盘,焊盘堆编辑器中提供的焊盘种类很丰富,能满足各种需求,除非特殊需要,一般情况下都选用通孔和表贴焊盘,只是 孔径有所区别。封装建立时有导航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封装种类,然后选择管脚间距,确定焊盘,较快的生成封装。符号部分可以由符号编辑器完成,我们 由于大部分符号在画原理图时已经建好,因此可以直接导入。最后一步就是生成元件(Part),这个过程虽然比较简单,只需在编辑器中导入相应的符号及封装 进行对应,但是对于管脚比较多的器件来讲,非常容易出错,如果在原理图里管脚定义有问题,在建元件(Part)时并不容易检查出来,但在进行原理图编译时 就会报错,提示为原理图的符号与中心库里的元件不匹配(Dismatch), 因为给的提示信息太少,这样的错误非常难找。我们在设计时就碰到了这样的困难,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原理图中的符号与中心库的元件不匹配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