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vwwj”改行

[复制链接]
 楼主| xiaosun 发表于 2009-4-18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度表不是这样做的<br /><br />精度其实无所谓,我的几个产品就只有1%精度<br /><br />低成本表要注重应用<br /><br />把计量院的测试数据印外壳不是好主意
yewuyi 发表于 2009-4-18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太刺激人了。。。

vwwj只是想尽量做出好东西,但没注意违背了一些基本原则
李冬发 发表于 2009-4-18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到哪行?都一样的,做哪行都一样的。

  
iC921 发表于 2009-4-18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能好到什么程度?

要有个底,而且这个“底”必须是客观的,不是表观的或主观的
vwwj 发表于 2009-4-18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没说要把测试数据印到外壳

&nbsp;&nbsp;我说的是最终结果,即是形式审查后的进行批量测试的最终结果
vwwj 发表于 2009-4-18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贴证据

&nbsp;vwwj&nbsp;发表于&nbsp;2009-4-16&nbsp;09:27&nbsp;技术交流&nbsp;←返回版面&nbsp;&nbsp;&nbsp;&nbsp;<br /><br />46楼:&nbsp;我在8楼的计算是针对3楼的计算&nbsp;<br /><br />&nbsp;&nbsp;因为他算出精度2级,所以我按照他的算法算出了那个结果<br /><br />&nbsp;&nbsp;现在没人知道精度等级,因为产品甚至没有开发完成,谈何等级?<br /><br />&nbsp;&nbsp;真正的精度等级要等小批量测试稳定后,通过国家形式审查,然后批量测试,最后才给出的.我强调的就是这个最终结果,这个最终结果要印到外壳上.<br /><br />&nbsp;&nbsp;我一直不谈精度,因为现在根本没法知道精度.没法知道精度为何老是攻击我们做不到?我们有没有造假?<br /><br />&nbsp;&nbsp;3楼计算出我产品的精度等级,说我完全失败,有人怀疑过么?为何错误结果没人怀疑?我按照他的算法纠正为何引得这么多人攻击?&nbsp;<br />&nbsp;<br />
vwwj 发表于 2009-4-18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早的证据

vwwj&nbsp;发表于&nbsp;2009-4-15&nbsp;14:28&nbsp;技术交流&nbsp;←返回版面&nbsp;&nbsp;&nbsp;&nbsp;<br /><br />21楼:&nbsp;逐条答复&nbsp;<br /><br />&nbsp;&nbsp;1.因为现在软件还在修改中,送去检测目的只是做准备,摸摸底,因此只送一台,要是送3台,按照现在情况,岂不是亏掉3倍?当然,正式出来后还是要按照规矩来
yewuyi 发表于 2009-4-18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硝烟又起,俺不参与战斗了。。。

  
patrick007 发表于 2009-4-18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文人相轻啊,呵呵呵。。。。。。。。。。
iC921 发表于 2009-4-18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吗?如果这点事都能激起矛盾

大家都改到小人国国籍算了。<br /><br />*--------<br />patrick007&nbsp;发表于&nbsp;2009-4-18&nbsp;16:40&nbsp;技术交流&nbsp;←返回版面&nbsp;&nbsp;&nbsp;&nbsp;<br />9楼:&nbsp;re&nbsp;<br />文人相轻啊,呵呵呵。。。。。。。。。。
t.jm 发表于 2009-4-18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改行倒不必,

想做很便宜的性能很好的温度仪表,性能不佳时又怪罪于它的便宜,一个表头为了便宜探头也不配!所以我建议:<br />直接问松翰,富晶拿方案好了,不仅更便宜,而且性能肯定比他现在的更好!
vwwj 发表于 2009-4-18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市场决定的

&nbsp;&nbsp;首先性能不佳时我没有怪罪于它的便宜,而是发帖看看有谁能帮我改进<br />&nbsp;&nbsp;其次建议你到本地市场走走,大部分低价格的温控仪都不配温度探头<br />&nbsp;&nbsp;最后,根据现在的测试结果,24位AD实测能达到17位的水平,其他厂商恐怕还没有实测能达到17位水平的单片机<br />&nbsp;
t.jm 发表于 2009-4-18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17bit,0.1度分变率,

加上软件标定14bit就够了。<br />表头单卖既不能帮客户省钱,还降低系统精度,只要你的表头分开卖了别谈提高精度!
vwwj 发表于 2009-4-18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恐怕不行

&nbsp;&nbsp;因为客户需要不同探头长度,不同导线长度,不同形状探头,防爆/非防爆等等<br /><br />&nbsp;&nbsp;要是集成探头,这些都没法弄,只能有几家固定客户,上不去量
dragon_hn 发表于 2009-4-1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VWWJ的东西叫电阻表好了

我认为VWWJ的东西叫XXX电阻表好了,这样因探头不准带来的责任也不会推到你们公司身上.
李冬发 发表于 2009-4-19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固执也是没人能企及的。

  
vwwj 发表于 2009-4-20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建议大家参与采购和销售环节

&nbsp;&nbsp;参与采购环节可以节约成本<br />&nbsp;&nbsp;参与销售环节可以提高产品性价比<br />&nbsp;&nbsp;参与PCB制版可以提高产品抗干绕性能<br /><br />&nbsp;&nbsp;只做自己负责的窄窄的一块是不行的......
 楼主| xiaosun 发表于 2009-4-20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VWWJ的产品用途

我的产品以1%为目标,批量生产中还不能保证1%<br /><br />0.5%级按现有条件免强能做,0.2%肯定做不来了(现有设备0.05%&nbsp;UJ33a&nbsp;、0.02%&nbsp;ZX25a)<br /><br />温度仪表的误差至少的做几十个,标定后在合理的条件下(0-40℃)测误差(是温度或者%),再乘个2-3<br /><br /><br />个人认为低价表误差不应高于0.5%<br /><br />真正的0.2%价格应在K级<br /><br /><br />
 楼主| xiaosun 发表于 2009-4-2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没看清

&nbsp;我以为是整个产品的成本,<br />信号采集处理部分价格约20元&nbsp;&nbsp;做0.2-0.5级应该没问题,只要有足够精度的信号源和能使信号源正常工作的人
vwwj 发表于 2009-4-20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 xiaosun 厉害啊

&nbsp;&nbsp;和我的估计差不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

主题

473

帖子

2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