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个运放电路。

[复制链接]
 楼主| wushanyu1 发表于 2016-9-4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captzs 发表于 2016-9-3 12:47
不知道正统的计算法,按照我自己的思路,用差分运算计算和仿真的结果一样,请指教。 ...

输出电压的确是这个数值,我最初写的11.2V是R5=30K时的输出电压。
但你的这种分析,当R6去掉后,如何估算-端的对地电阻Re呢?
我最开始是这么考虑的:将正负输入端的压差当成一个交流信号输入Ui,则将这个电阻分为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两部分,直流通路输出Uo1=7.5V,交流通路输出电压Uo2则通过正向比例放大电路计算。最后两者相加。也可以得出一个貌似正确的结果。
tuv 发表于 2016-9-4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wushanyu1 发表于 2016-9-4 14:08
输出电压的确是这个数值,我最初写的11.2V是R5=30K时的输出电压。

OK!基本上所有OPA应用电路中,OPA正负极电压U+、U-都能用节点电压法来计算,简单的用弥尔曼来计算,更简单的用***《电工技术》介绍的中点电压法计算,最简单的用电阻串联分压公式来计算。然后令U+=U-,就能得到Uo与若干个ui的关系。

评论

谢谢指点,受用不尽,十分佩服!  发表于 2016-9-4 14:24
 楼主| wushanyu1 发表于 2016-9-4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6-9-3 16:14
闭环不会有影响,对稳定性有影响。

您说的很对,的确影响输出稳定性,能否请详细分析一下。
 楼主| wushanyu1 发表于 2016-9-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使用中,需要把这个运放换为大功率输出的型号。这个电路的作用有3个,1是输出一个稳定的电压,用于负载供电;2是通过调节R2的电阻实现输出反向;3是正向输入端会有一个交流信号输入,用于信号放大。
电子0 发表于 2016-9-4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电子0 于 2016-9-4 15:59 编辑
zyj9490 发表于 2016-9-3 16:09
说白了,你把A,B 二点当成激力源,单独计算,最后用加和原理把它们合成,总的结果也是对的。但这样计算不 ...

应该怎样计算才正规?@zyj9490
还有为何说r6影响稳定性?
zyj9490 发表于 2016-9-4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wushanyu1 发表于 2016-9-4 14:17
您说的很对,的确影响输出稳定性,能否请详细分析一下。

你算下环路增益,有没有是大不一样的,尽管闭环是一样。
zyj9490 发表于 2016-9-4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0 发表于 2016-9-4 15:55
应该怎样计算才正规?@zyj9490
还有为何说r6影响稳定性?

反馈糸数不一样。
zyj9490 发表于 2016-9-4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j9490 于 2016-9-4 17:15 编辑
电子0 发表于 2016-9-4 15:55
应该怎样计算才正规?@zyj9490
还有为何说r6影响稳定性?

可以想,从V-端断开,算环路增益,把运放按一阶极点换进去,如果是10HZ的极点。有这个电阻是否不一样。
zyj9490 发表于 2016-9-4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0 发表于 2016-9-4 15:55
应该怎样计算才正规?@zyj9490
还有为何说r6影响稳定性?

看28楼。TI的运算放大器权威指南稳定性内容。
zyj9490 发表于 2016-9-4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没有R6,反馈糸数为12//10/(10+12//10),=0.35,加了呢会变成多少呢。
zyj9490 发表于 2016-9-4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j9490 于 2016-9-4 17:36 编辑

有了R6,反馈糸数变为:((10//10+2)//12//10)/(10+(10//10+2)//12//10)=0.24,环路增益比不加下降了40%,如果按20DB/10倍程斜率下降了,相当于增加了相位裕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电子0 发表于 2016-9-4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6-9-4 17:17
看28楼。TI的运算放大器权威指南稳定性内容。

超过本人的知识范围,
t叔,有没有这方面的书藉?@tyw
captzs 发表于 2016-9-5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旨在摸索简单易懂的计算法,巧合差分法计算结果一致,经楼主在21楼提醒,又花一天时间,按照zyj9490关于反馈电流使运放-端与+端电压相等的提示,找到一个另类计算法,贴在13楼更新。
tyw 发表于 2016-9-5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0 发表于 2016-9-5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tyw 发表于 2016-9-5 09:47
〓◆ ADI实验室电路 10册 190M ◆〓 , 模电工之葵花宝典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童诗白 v4 651页 24.5M ...

谢谢
lihui567 发表于 2016-9-5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怎么样了楼主?
batiafu 发表于 2016-9-8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wushanyu1 发表于 2016-9-13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帮助分析,此电路已实际用于产品中。再次感谢,完美落幕。
hrg13579 发表于 2016-9-1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rg13579 于 2016-9-14 10:26 编辑

把图整理下就可以了,这样大家都能看懂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很好,实例分析对理解节点电流分析法很有帮助。  发表于 2016-9-14 11:35
dsyq 发表于 2016-9-15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下,用在何处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