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两个1.5千欧的电阻,而不直接用一个3千欧的呢

[复制链接]
jiajs 发表于 2022-6-12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人谈为什么要用2个1.5k的电阻??
pengf 发表于 2022-6-12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并联的二极管和电阻大家都已经说了,没什么疑问。
juventus9554 发表于 2022-6-16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设计者也没考虑为什么呢,纯粹为了对称好看。
renyaq 发表于 2022-6-1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肯定两个1.5K是抗干扰作用,减少电源带来的干扰。其作用====放大器输出端并联两个等值电阻原理一样!
lizye 发表于 2022-6-16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两个电阻是出于耗散功率的考虑,用一只3K的电阻,光耦压降是2V,发光二极管基本也是2V,也就是压降到限流电阻的压价是20V,流经光耦的电流是7mA,加上分流电阻的5mA(估计),也就是限流电阻的耗散需要0.25W,而一只0805的贴片电阻是达不到的,AXAL0.4封装的也就1/4W,不能满足使用,而使用两只,每只的耗散则只有0.125W,所以要用两只,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spark周 发表于 2022-6-16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键是引出部分,所以就是异常高发部分。线路短路,按键阻值变大,接插件氧化等等都是可能的。
wyjie 发表于 2022-6-16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散热考虑.简单计算一下ED和光耦约3V压降,3K电阻的压降约21V,则消耗功率21*21/3000=0.147W.
若该电阻所在的位置散热不好,电阻会很热,会影响寿命,时间一长电阻值会变大甚至无穷大.分为2个1.5K电阻,增大了散热面积.如果有安装条件,选择耗散功率大的电阻,那3K的有OK.
chenjunt 发表于 2022-6-16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可以在led发光管端并联一个0.1u电容。
其作用是什么呢?
工控级别的光耦常见用法。
pengf 发表于 2022-6-16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电阻的作用:其实用一个也是可以的,大家有没有发现两个电阻把二极管、光耦与外界电源隔开啦,可以防止外界的静电进入二极管和光耦,导致失效。起到ESD防护方面的作用。
xxrs 发表于 2022-6-16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R5的作用:提高光耦的导通门限,减小外界的噪声干扰。
二极管的作用:防止外加的电源反接对光耦造成损坏。
wyjie 发表于 2022-6-16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可靠性设计来讲:元件越多,失效的可能性越大。因此,1.8k电阻、1N4148二极管完全是多余。用2个1.5k电阻串联也是多余。为了可靠性2个1.5k电阻用3k/1W金属膜电阻替换就可以了。只要这个3k电阻可靠,多串联电阻、并联4148、1.8k电阻所带来的保护都是多余。
stly 发表于 2022-6-16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电路设计有点像M16。巴洛克风格:精细复杂。
去掉多余元件设计更像AK47。哥特式:简洁实用。
renyaq 发表于 2022-6-16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22楼是如何计算出3k电阻的功耗是0.25W的?
wyjie 发表于 2022-6-16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计算是: U^2 / R = 20 * 20 / 3000 = 0.133W .而不是 0.25W!
juventus9554 发表于 2022-6-16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人风格或习惯!…做过电路设计的都有“恶习”!…两个1。5K…从图上看;二楼正确!…还能有另外什么解释呢?…
dingy 发表于 2022-6-16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电路应该是PLC或类似产品的输入口,这个输入有可能是N天一直加电的,按32楼算的功率用2个电阻来代替1个3K的是 必要 的考虑
jiahy 发表于 2022-6-16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电阻分压,限制好两个发光二极管端电压为R5两端电压,而且有分流作用,R5上电流稳定为2Ud/R5,至于4148,是怕接反吧,接反的时候不让他工作。及反向电压仅有0.7V。个人的一点小想法,还望指正。
xxrs 发表于 2022-6-16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限幅和钳位和快速放电提高光耦的反应能力吧。
zwll 发表于 2022-6-16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是为了提高反应速度。增加抗干扰性。
dingy 发表于 2022-6-16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避免一个电阻短路掉之后电路不会过载烧掉。两个电阻同时短路的几率就比较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