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hkjg 于 2010-10-7 16:40 编辑
别搞的这么玄乎,这个电路我们一直在用!下面的二极管确实是温度补偿点,热电偶的冷端补偿就是靠下面的二极管来的!二极管上面的5V是给二极管一个偏置电压,好让二极管在受到温度变化的时候能输出一个对应的电势。之所以能这样用是这个电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每台机器出厂前都需要校准。所以能这样使用,如果考虑到现在大多数使用的单片机测温电路则这种方式不大合适,因为如果用单片机的话直接常用热敏电阻就能解决问题。并且免去了校准的环节
大体的工作流程是,假设外部环境温度在0度的时候,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为1V,那么叠加到运放后端的电压按照1:1的方式计算也就是减掉1V但尾部环境温度升高到10度的时候,这时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则因为自身的原因其两端的嗲呀跟着降低,假定为0.3V,那么反馈到运放后端的电压也相应的降低到0.3V,这样使其达到对热电偶冷补偿。因为我们都知道在测量热电偶温度的时候,如果把热电偶输入端拿掉直接短接输入的话,测量的温度将是冷端温度及环境温度,所以,冷端补偿换句话讲其实就是在测量到热电偶的电压后在加上一个外部环境的温度。如果你这样理解可能就能明白了。另外用324或358确实很多厂商在这样用,问我为什么,因为很多热电偶传感器的误差已经超出了运放本身的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