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没明白俺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做啥硬件本质都是一样的,没必须说哪个过时了哪个不行了。万变不离其中。你看看硬件牛人,其实随便换什么样的处理器,他都可以顺畅的原理做好,一点点的搭建起整个项目。因为对于牛人来说,本质都是一样的,你说数电模电的差别我信服,要说处理器的差别,也就是性能高低的差别。另外从严格意义上来说,ARM只是一个内核,不是单片机,但是这么辩论的话,那就是没事找事型。做ARM没啥了不起,做51也没啥不好意思。
本人从51做起,DSP,CPLD,FPGA,ARM,CONTEX A8。 除了双核的目前没接触过,各种处理器几乎都玩遍了,本质有何差别呢?性能高低尔,也就是内部复杂点,什么总线,什么IOMUX,各种驱动模块而已。我也从来没有觉得我就脱离51了。所以听着什么51不行了,落后了,觉得刺耳罢了。这么说的人,80%就一半瓶水。希望新手别被误导了。学习,不是学习某个器件,是学习一种思想。比如写程序,在基础学好后,学习不是具体的某个什么USB模块的驱动拉什么的,需要学习的是一种整体的思想,一种思路,要站的高,如果整体只是纠缠在这些具体的模块里(当然不是说模块就不要花时间),终究只是一个CODING的工程师而已。
所以我带的工程师,打好基础后,强调的不会再试某个具体的处理器。我一样要他们从51开始,扎实的基础,写出漂亮的程序结构,清晰的整体框架。而硬件设计一样要整体的思维考虑,包括要考虑到自己的失误不要影响整体项目的进度,要灵活变通。
衷心的希望所有新手找到一个优秀的工程师来带领,不要被误导,免得多年后走进死胡同。
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