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教授的传奇!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8-10-30 1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
学术界的名人,对于学生来说,教材的作者就是名人!所以网络上介绍模电领域的名人,多是童诗白康花光之流!

学术界的名人,对于专业领域的人来说,多是指具有非常厉害的研究成果的人,例如波特。

所以同样是名人,一旦"跨界",就极有可能变成是无名人士了!例如许多学术界的名人,由于其研究成果在教材上没说,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名人就是无名之辈!同理,学生眼中的名人,对于专业领域的人来说,也是无名之辈,因为他们没有成果!

本贴想说的是模电领域有个名人,可是没有多少年轻人知道他的,这很不公平!

这个人有多厉害,看看他教出来的学生,培养出来的底子就知道了!他的弟子是模电,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尤其是仪器仪表类公司!而且电子系教科书中许多名人,都是他的弟子!

看他弟子有多厉害还不够,看看如今的电子系教材!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如今电子系教材——包括信号与系统,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等,以及"工程数学"细列中的线性代数等,很大程度上都是这个老教授创立的!而且是提前了几十年啊!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8-10-30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想列举他几十个徒弟的名字,对于模电领域的人来说,真是如雷贯耳。但是有些人会利用维基百科等查询他们的师傅名字,所以还是卖个关子,暂时不说!

潘建伟因为花几个亿纳税人的钱,
弄了个量子卫星,国内喜欢吹牛X的人就给他个封号:量子之父!
国内外学术界自然是不承认这个"之父"的,因为从量子概念创立至今,潘建伟算是第五代人,按辈分,是"量子之父孙子的孙子"!


本贴说的这个人,也是"XX之父",father of XX,不过人家这个是公认的,不是吹的!





kingTek 发表于 2018-10-30 2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板凳坐下,愿闻其详
caijie001 发表于 2018-10-30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8-10-3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知道,电子学最初是伴随通信技术——即便是今天仍旧如此——发展而来的,最初的好多电子技术书籍,都是介绍今天所谓的"实用技术"的,给出许多实用电路,拿过来就能用,如同现在的鬼子细列书籍!

但是这个老教授反其道而行,人家介绍基本原理,就是今天《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雏形,主要研究RLC无源网络分析技术!相比较于"实用技术",这些就是"空头理论",毫无实用价值!


老教授也给了个解释,他说这些理论,是工程师的stronghold——要塞,堡垒!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8-10-30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8-10-30 21:09 编辑


现在教科书上介绍傅里叶分析,多是采用先介绍傅里叶技术,然后令周期趋于无穷,过渡到傅里叶积分。要注意的是,站在数学的角度看,这种方法是极其不严谨的!这种写作方法现在几乎是通用的,不论国内还是国外!


大家知道这种方法,是谁最先用的吗?



评论

傅里叶级数非傅里叶技术。  发表于 2018-10-31 15:58
xyz549040622 发表于 2018-10-30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他的弟子知道他就好了,让网络知道有什么用,不是所有人都想的出名的,所以没有不公平的说法,在他的领域知名就好了,只有明星才需要所有人知道他。

评论

大井隐于市  发表于 2018-11-1 00:12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1 就是他大头照里面的头像的人脸像貌的人物的大师。

查看全部评分

雪山飞狐D 发表于 2018-10-30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学森?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8-10-30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连大一学生都可以熟练使用矩阵、矢量等数学工具分析电路,那么是谁率先把这些数学知识引入到电路分析中的?

毫不夸张地说,电子系本科生教材的框架,就是这个教授搭建起来的!是人家把许多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经浅显化处理以后,变得简单易懂,从而完成了高级知识向初级知识的转化的过程,于是有了今天的本科教材!
manbo789 发表于 2018-10-31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nbo789 于 2018-10-31 10:45 编辑

富兰克林?卡文迪许?
dsyq 发表于 2018-10-3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出来吧 年轻人
eyuge2 发表于 2018-10-31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行业这么牛,可能是美国人,说不定是MIT的。
Vansm 发表于 2018-10-31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卖关子了   看个帖子都这么费劲呢
雪山飞狐D 发表于 2018-10-31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工程控制论 编辑
控制论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关于受控工程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运行的理论。法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A.M.安培于1834年用控制论这一名词称呼管理国家的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自动控制技术在军事装备和工业设备中开始应用,实现了对某些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操纵。是中国科学家钱学森(Tsien, H. S.)于1954年所著的英文著作,由美国麦格劳-希尔集团(McGraw-Hill)出版;后来被翻译成简体中文版,科学出版社出版。钱学森在《工程控制论》中首创把控制论推广到工程技术领域,是控制论的一部经典著作,有德文、俄文译本。本书曾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一等科学奖。 [1]

内容
编辑
第一章 引言。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
第二章 拉氏变换法。拉氏变换解常系数常微分方程。
第三章 输入、输出和传递函数。波德图、奈奎斯特图;一阶系统、二阶系统;频率响应,超越传递函数。
第四章 反馈伺服系统
第五章 不互相影响的控制
第六章 交流伺服系统与振荡控制伺服系统
第七章 采样伺服系统
第八章 有时滞的线性系统
第九章 平稳随机输入下的线性系统
第十章 继电器伺服系统

第十一章 非线性系统
第十二章 变系数线性系统
第十三章 利用摄动理论的控制设计
第十四章 满足指定积分条件的控制设计
第十五章 自动寻求最优运转点的控制系统
第十六章 噪声过滤的设计原理
第十七章 自行镇定和适应环境的系统
第十八章 误差的控制


tom_xu 发表于 2018-10-31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邱关源?
zzz3265 发表于 2018-10-31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出名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可能不如一个卖皮的明星
HWM 发表于 2018-10-31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这本教材也是那位“老教授”的弟子写的?

运放电路正负反馈下的传递函数输出特性都是一样的?!

详见下帖:
http://bbs.21ic.com/icview-542792-1-1.html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8-10-31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HWM 发表于 2018-10-31 17:05
难道这本教材也是那位“老教授”的弟子写的?

运放电路正负反馈下的传递函数和输出特性都是一样的?!


你肯定不是那位老教授的弟子,你的模电师傅可能是赵本山!
看你帖子,上班路上是走一路,笑一路!
晚上睡觉前还不敢看你帖子,怕兴奋了睡不着!
linqing171 发表于 2018-10-31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特朗普吗?
听说过,他70多岁了,现在还选上了美国的总统,想不到他的模电也这么厉害,模电可是号称魔鬼电路啊。
怪不得感觉他的治国就好RLC电路一样,时而制造矛盾引起过冲,时而拉缓;又如波特图一样,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信号的传递,简洁的抓到了本质;还给统计局引用了矢量、矩阵、傅里叶等手段;

评论

当然是特朗普......  发表于 2018-10-31 22:39
不起眼 发表于 2018-10-31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讲,会个1+1就够他水平了,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