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ST官方工具让AI开发变简单

[复制链接]
 楼主| 芯路例程 发表于 2025-2-25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提供了NanoEdge AI Studio和STM32Cube.AI等工具,即使不懂机器学习也能快速上手。比如用这些工具给电机震动数据建模,预测故障,几天就能搞出能实际用的AI功能,连代码都不用从头写
公羊子丹 发表于 2025-3-10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NanoEdge AI Studio确实挺方便的,尤其是针对嵌入式开发者,免去了很多复杂的AI模型调优过程。
周半梅 发表于 2025-3-10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STM32Cube.AI的模型转换功能挺强的,能把常见的AI框架模型直接转成STM32上能跑的代码,省了不少事。
帛灿灿 发表于 2025-3-10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之前用NanoEdge AI Studio给一个传感器项目做了异常检测,效果还不错,确实上手挺快的。
童雨竹 发表于 2025-3-10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工具对嵌入式开发来说挺有帮助的,尤其是像电机、传感器之类的应用场景。
万图 发表于 2025-3-10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不知道这些AI模型在STM32F1、F4这种老款MCU上的表现如何,资源紧张可能是个问题。
Wordsworth 发表于 2025-3-10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ST的AI工具虽然操作简单,但理解背后的算法原理还是挺重要的,否则参数调不好效果可能会差很多。
Bblythe 发表于 2025-3-10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人试过用STM32Cube.AI在STM32G4上跑AI模型?听说G4性能不错,挺适合做这类任务。
Pulitzer 发表于 2025-3-10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工具对小体积、低功耗的嵌入式AI场景真是太合适了,省去了不少手动优化的麻烦。
Uriah 发表于 2025-3-10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好奇NanoEdge AI Studio生成的代码性能怎么样?在实战中能不能稳定运行?
Clyde011 发表于 2025-3-10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结合FreeRTOS一起用就更好了,这样在复杂项目中整合AI模型会更方便些。
fengm 发表于 2025-3-12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STM32Cube.AI              
qiufengsd 发表于 2025-3-12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STM32Cube.AI              
earlmax 发表于 2025-3-1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NanoEdge AI Studio支持自动化的机器学习流程,从数据收集、模型训练到推理,都能够通过简单的配置和点击操作完成。
benjaminka 发表于 2025-3-12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在STM32微控制器上运行AI模型,可以实现边缘计算,将数据处理和分析直接在设备端完成,减少对云端的依赖,降低延迟和带宽消耗。
ccook11 发表于 2025-3-12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STM32Cube.AI自动替换标准CNN算子为优化后的CMSIS实现。
primojones 发表于 2025-3-12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IoT设备中集成AI功能,可以实现智能感知、数据分析和决策,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适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健康监护等领域。
i1mcu 发表于 2025-3-12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ST官方工具的推出,极大地简化了AI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开发过程,使得即使是不具备深厚AI背景的开发者也能轻松地将AI功能集成到STM32微控制器中。
uiint 发表于 2025-3-12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在 PC 上本地运行,获取输入数据并生成 NanoEdge AI 库,该库包含模型、其预处理和功能,能轻松集成到新的或现有的嵌入式项目中。主要优势在于其基准测试,能探索数千种预处理、模型和参数的组合,根据用户的数据确定最适合其需求的算法。
louliana 发表于 2025-3-12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将TensorFlow Lite、PyTorch等模型转换为优化的C代码,直接部署到STM3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

主题

1953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