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产品/技术] 英飞凌32位微控制器传统产品 (C500-, C166-, XC166-, AUDO1 系列)C165资源合集

[复制链接]
 楼主| IFX新闻官 发表于 2025-3-27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FX新闻官 于 2025-3-27 17:55 编辑

产品手册
PSOC™汽车微控制器用于人机界面、智能传感和通用应用的汽车微控制器
英飞凌 PSOC™汽车微控制器专为汽车人机界面(HMI)、智能传感及通用应用设计,集成 ARM Cortex-M0/M0 + 内核与可编程混合信号外设。其核心优势包括高压处理能力(支持 12V 至 42V 直接输入)、第五代 CAPSENSE™电容感应技术及多协议通信接口(LIN/CAN-FD/CXPI)。产品家族覆盖 HVMS(混合信号)、HVPA(高精度模拟)及 Multitouch 系列,满足 ASIL B/C 功能安全等级及 ISO 21434 网络安全标准。AI 集成通过 ModusToolbox™支持边缘智能开发,优化手势识别与液体检测等复杂场景。生态系统提供评估套件、安全软件库及合作伙伴支持,加速汽车电子创新。


产品描述
微控制器口袋指南
英飞凌微控制器产品组合覆盖工业、物联网、消费电子及汽车安全关键应用领域,提供从低功耗 Cortex-M0 到高性能 TriCore™架构的多样化解决方案。工业领域以 XMC 系列为核心,包括 XMC1000(Cortex-M0)和 XMC4000(Cortex-M4),支持高精度 ADC、多协议通信及电机控制,适用于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家居。PSoC™系列集成可编程混合信号外设,如 PSoC 4000/4100/4200/4700,结合 CapSense™电容感应技术,满足人机界面与智能传感需求。汽车应用方面,AURIX™ TC2x/TC3x/TC4x 系列基于 TriCore 架构,支持 ASIL-D 功能安全及车规级可靠性,适用于 ADAS、动力总成与车身控制。TRAVEO™ T2G 系列专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设计,集成高性能 Cortex-M4/FPU 及图形处理单元,支持多屏显示与复杂 HMI 交互。所有产品提供开发工具链及安全机制,满足工业与汽车领域的多样化需求。


用户手册
C165/C16316位CMOS单芯片微控制器
英飞凌 C165/C163 系列 16 位 CMOS 微控制器基于 C166 架构,集成高性能四阶段流水线 CPU,支持 100ns 指令周期及 16×16 位乘法(500ns)、32/16 位除法(1μs)运算。片内集成 2KB/1KB RAM、可选 ROM/Flash 存储器及丰富外设,包括双通用定时器(GPT1/GPT2)、异步 / 同步串行接口(ASC/SSC)、看门狗定时器及多通道 PWM 单元。外设事件控制器(PEC)支持中断驱动数据传输,显著降低 CPU 负载。其外部总线接口支持多模式配置(8/16 位数据、复用 / 非复用地址),可扩展至 16MB 存储空间。开发工具链包括编译器、仿真器及实时操作系统,适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文档详细定义了寄存器配置、指令集及应用场景,强调通过分段内存管理和灵活中断优先级优化系统实时性。


指令集手册用于英飞凌 C166 系列 16 位单片微控制器
英飞凌微控制器产品组合覆盖工业、物联网、消费电子及汽车安全关键应用领域,提供从低功耗 Cortex-M0 到高性能 TriCore™架构的多样化解决方案。工业领域以 XMC 系列为核心,包括 XMC1000(Cortex-M0)和 XMC4000(Cortex-M4),支持高精度 ADC、多协议通信及电机控制,适用于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家居。PSoC™系列集成可编程混合信号外设,如 PSoC 4000/4100/4200/4700,结合 CapSense™电容感应技术,满足人机界面与智能传感需求。汽车应用方面,AURIX™ TC2x/TC3x/TC4x 系列基于 TriCore 架构,支持 ASIL-D 功能安全及车规级可靠性,适用于 ADAS、动力总成与车身控制。TRAVEO™ T2G 系列专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设计,集成高性能 Cortex-M4/FPU 及图形处理单元,支持多屏显示与复杂 HMI 交互。所有产品提供开发工具链及安全机制,满足工业与汽车领域的多样化需求。


应用手册
汽车应用指南我们让汽车清洁、安全和智能。
英飞凌汽车应用指南聚焦清洁、安全与智能化解决方案,涵盖安全系统、车身控制、动力总成及 (H) EV 技术四大领域。安全应用通过 AURIX™多核微控制器、XENSIV™传感器及 PROFET™智能开关实现主动安全功能,如安全气囊、电动助力转向及 77GHz 雷达系统,支持 ISO 26262 标准。车身与便利模块采用 SPIDER + 多通道驱动及 LITIX™ LED 控制器,实现高效负载管理与智能交互。动力总成解决方案包括 48V 微混系统、自动变速箱控制及汽油 / 柴油直喷技术,结合 OptiMOS™ MOSFET 提升能效。(H) EV 领域提供牵引逆变器、DC-DC 转换器及车载充电器芯片组,支持高功率密度与可靠性能。汽车安全方案集成 OPTIREG™电源管理、OPTIGA™ TPM 安全控制器及 AURIX™硬件安全模块,保障车联网通信与数据安全。文档强调 PRO-SIL™认证与零缺陷计划,确保产品符合严苛质量标准。


应用文档
扫描C166系列微控制器中的问题CPU.21
英飞凌 C166 系列微控制器的应用指南聚焦于识别和处理特定批次设备中的 CPU.21 问题(BFLDL/BFLDH 指令在写入内部 IRAM 后可能引发的异常)。文档提供两种解决方案:对于已部署软件,推荐使用扫描工具 aiScan21 分析最终 HEX 文件,结合定位图或配置文件精确判断指令风险;开发阶段可升级编译器(如 Keil/Tasking)自动规避或插入 ATOMIC 指令保护,并通过 Tasking 汇编器检查代码。工具包包含 aiScan21 V2.3 及反汇编器,支持 Intel HEX 格式分析,输出诊断信息辅助风险评估。受影响设备及步进需参考 EPN_CPU21_V14.pdf 文件确认。文档强调根据项目阶段选择工具链更新或手动代码调整,确保系统稳定性。


AP1602813:C166 微控制器第 21 版问题 CPU 扫描方案
AP1602813 文档围绕 C166 微控制器第 21 版的问题 CPU 扫描展开。C166 微控制器在工业控制、嵌入式系统等领域应用广泛,运行中可能因硬件故障、软件冲突等出现 CPU 问题。该文档给出一套系统的扫描策略,涵盖从系统初始化到各功能模块的详细检测流程。第 21 版新增对新硬件特性的支持,优化扫描算法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能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并解决 CPU 相关故障,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微控制器 ApNoteAP166201
英飞凌 C16x 微控制器通过同步串行接口(SSC)实现与 2.048 Mbit/s PCM 时分复用(TDM)接口的高效连接,支持全双工通信及 32 个 8 位时隙。系统通过检测帧同步信号(FSC)的上升沿触发 SSC 初始化,利用外设事件控制器(PEC)在单周期内完成寄存器配置,显著降低 CPU 延迟。验证机制分为两种模式:有反馈系统通过已知数据校验同步偏差,无反馈系统则借助定时器 T5 测量同步误差。软件采用双缓冲架构(发送 / 接收各双缓冲区),通过 PEC 传输实现数据自动搬运,CPU 负载仅约 10%。文档提供基于 Keil 开发环境的示例代码(PCMuC/PCMuCl),并支持 KitCON161 评估板验证,适用于电信设备、MDSL 等应用场景。


微控制器ApNoteAP242005
英飞凌 C500/C166 系列微控制器的晶体振荡器设计指南涵盖多种类型的片上振荡器反相器(Type_A/B/C/R/RE/LP1/LP2/RTC1/RTC2),支持基本模式及三次泛音模式,频率范围覆盖 2MHz 至 40MHz。文档详细阐述了驱动电平计算(公式涉及负载电容、串联电阻及安全系数 SF)、启动时间分析及 PCB 布局建议,强调通过负电阻法验证振荡可靠性。附录提供具体型号的外部电路参数(如 CX1/CX2/RX2 取值)及石英晶体选型指南,包括标准温度范围(-20°C 至 70°C)与汽车级(-40°C 至 125°C)解决方案。设计建议包括抑制噪声的接地策略、高频信号隔离及安全系数优化,确保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


AP1605110:通过同步串行控制器(SSC)模拟异步串行通信(ASC)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硬件可能缺乏专门的异步串行通信(ASC)接口,或者需要更为灵活的通信配置方式。AP1605110 文档正是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利用英飞凌微控制器的同步串行控制器(SSC)来模拟 ASC 的具体方法。文档详细阐述了模拟的原理,给出了 SSC 的详细配置参数,还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步骤以及示例代码。借助该方案,开发者能够在相应的微控制器平台上实现 ASC 功能的模拟,从而增强系统通信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工业控制、数据传输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C16倍PEC-降低自己的中断优先级
英飞凌 C16x 微控制器的应用指南探讨了在 PEC 传输完成后降低中断优先级的两种方法:直接修改 PSW 寄存器的 ILVL 字段或触发低优先级中断处理非关键任务。直接修改 ILVL 可能导致高优先级任务延迟增加,尤其在中断嵌套时风险显著。替代方案通过设置低优先级中断标志,将后续处理移至低优先级上下文执行,避免阻塞关键操作。文档强调需权衡代码复杂度与实时性需求,建议优先采用第二种方法以确保系统响应能力。


微控制器ApNoteAP163703
英飞凌 C16x 微控制器的复位与启动配置指南详细阐述了多种复位类型(上电复位、软硬件复位、看门狗复位)及通过 PORT0 引脚或 RSTCON 寄存器的系统配置方法。硬件复位分为短(4-1024 TCL)、长(>1024 TCL)及上电复位,软件复位由 SRST 指令触发,看门狗复位则需定期喂狗。PORT0 在复位期间通过引脚电平配置系统参数,如总线模式、时钟分频等,不同复位类型的采样时机与引脚透明性存在差异。文档提供下拉 / 上拉电阻计算方法(如\(R_{PD} < V_{ILmax}/(I_{POL}+I_{SYSL})\)),确保引脚电平符合规范。RSTCON 寄存器支持单芯片模式下的固定配置,避免外部电路依赖。附录表格列出各型号复位特性与配置选项,指导设计时需注意不同器件步进的差异,确保系统稳定启动与可靠运行。


将C166和C500微控制器连接到CAN
英飞凌 C166 和 C500 系列微控制器通过集成 CAN 模块或外接 SAE 81C90/91 控制器实现与 CAN 总线的连接,支持标准(11 位)及扩展(29 位)帧格式。C167CR/C515C 的内置 CAN 模块包含 15 个消息对象,支持自动仲裁与错误处理,通过配置位时序寄存器(如 BTR)和全局掩码寄存器实现不同波特率与过滤策略。外接 SAE 81C90/91 时,可通过并行或串行接口与主机通信,支持 16 个消息对象及监控模式。硬件连接需配合 CAN 收发器(如 TX0/RX0)及终端电阻,软件初始化需配置控制寄存器(如 MOD、CTRL)并使能中断。文档提供完整示例代码,涵盖数据帧 / 远程帧传输、接收处理及 Basic CAN 功能,适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实时通信场景。


C16系列引导加载程序版本
英飞凌 C16 系列微控制器的引导加载程序(Bootstrap Loader)版本因型号和步进不同而异。80C166/83C166 从 CB 步进起集成 32 字节引导程序,确认字节为 55h,需通过 ALE 拉高和 NMI# 激活进入。C167 系列在 ES-AC 及 AC 步进中使用确认字节 A5h,BA 及之后步进升级为 C5h(支持半双工),通过 P0L.4 拉低进入。C165、C161K/O 等型号均采用 32 字节版本,确认字节为 B5h 或 D5h(如 C161RI/C164CI),同样通过 P0L.4 触发引导模式。所有版本要求加载 32 字节数据,并通过确认字节区分家族成员,确保编程兼容性。早期型号如 C161V/C163 未集成引导程序,需外接编程设备。


AP16032使用SMSC(SPI)在一个多主机系统中
英飞凌 C165/C167 微控制器的 SSC(SPI)多主机系统应用指南展示了通过同步串行接口实现全双工通信的方案,支持主从模式动态切换。系统通过 SSC 引脚 SCLK、MTSR 和 MRST 连接多节点,利用 4 位跳帽配置板载 ID,实现 16 节点间的地址识别。软件包含系统初始化、中断服务例程及数据传输协议,支持按键触发主从切换(单 / 双击区分功能)、LED 状态控制及 16 字数据块传输。硬件配置需设置波特率(如 115 kBaud)、数据位宽(16 位)及时钟极性(SSCPO=0),软件通过 PEC 外设实现数据自动搬运。文档提供完整代码示例,涉及主从模式初始化、多主机仲裁逻辑及错误处理机制,适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实时通信场景。


AP1602710:M3L 总线软件模块
AP1602710 文档主要围绕 M3L 总线的软件模块展开。M3L 总线在特定的系统架构中承担着数据传输和设备通信的重要任务。此文档详细介绍了该软件模块的设计理念、功能特性以及具体的实现方式。它涵盖了模块的初始化流程、数据的收发处理机制,以及与其他系统组件的交互方式等内容。通过使用该软件模块,开发者能够更高效地实现基于 M3L 总线的通信功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适用于涉及 M3L 总线通信的各类工业控制、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英飞凌 C16x 微控制器同步串行接口(SSC)连接至具备 32 个 8 位时隙和 8kHz 帧的时分复用(TDM)接口(脉冲编码调制总线)—— 软件实现方案
该文档聚焦于如何在软件层面实现英飞凌 C16x 微控制器的同步串行接口(SSC)与特定时分复用(TDM)接口的连接。这种 TDM 接口带有 32 个 8 位时隙和 8kHz 帧,常用于脉冲编码调制(PCM)通信环境。文档深入剖析了 SSC 的配置要点,包括时钟设置、数据格式定义等,详细说明了如何编写代码来完成接口初始化。同时,也给出了数据收发和错误处理的具体实现方案,为开发者搭建基于 C16x 微控制器和 PCM 总线的通信系统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指导。


C16倍引导式加载器-IDB/半双工
英飞凌 C16x 微控制器的引导加载器(Bootstrap Loader)在半双工模式下的使用涉及识别字节(IDB)的特殊处理。对于不支持半双工模式的型号(如 C165、C166、C167),需通过补充特定指令使 IDB 成为有效操作码,例如 C165 的 B5h 需附加 4Ah、B5h、B5h 构成 EINIT 指令,导致可用预加载数据减少至 28 字节。支持半双工模式的型号(如 C161RI/C164CI)则无需此操作,直接通过 P0L.4 引脚触发引导,确认字节为 D5h 或 C5h,确保全双工通信兼容性。文档强调需根据硬件步进选择对应模式,避免因 IDB 指令不完整导致的通信失败。


通过片上同步串行接口(SSC)仿真异步串行接口(ASC)
英飞凌 C16x 微控制器通过同步串行接口(SSC)仿真异步串行接口(ASC)的方案支持半双工通信,波特率可达 125 KBaud。该方案利用 SSC 的主模式传输数据,通过外部中断检测起始位并启动定时器,实现异步帧格式(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的软件模拟。硬件需占用两个 I/O 引脚(MTSR/MRST)、一个外部中断和定时器资源。软件包含底层驱动(uss_emul.c)、测试程序(uss_test.c)及配置头文件(uss_defi.h),通过状态机实现数据收发控制。在 16 MHz 晶振下,125 KBaud 时 CPU 负载约为 10-12%,奇偶校验会增加约 0.5% 开销。文档提供 KEIL/Tasking 编译工具链支持及 KitCON161 评估板适配指南,适用于需要扩展异步通信接口的嵌入式应用。


更多技术信息
16位单片微控制器
英飞凌 C165 16 位单片机(V2.0)基于高性能 4 级流水线 CPU 架构,支持 25 MHz 时钟频率下 80 ns 指令周期,集成 2KB 内部 RAM 及丰富外设。其通用定时器(GPT)模块提供灵活的计时与计数功能,串行接口包括异步 / 同步(ASC0)和高速同步(SSC)通道,支持多协议通信。外部总线控制器支持 16MB 地址空间,可编程配置总线模式及片选信号,满足扩展需求。器件提供 5V/3V 双电源支持,具备空闲和掉电模式优化功耗,适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配套开发工具完善。文档详细定义了寄存器配置、电气特性及应用场景,强调通过分段内存管理和灵活中断优先级优化系统实时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LOVEEVER 发表于 2025-3-27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peterLaw 发表于 2025-3-29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的资源合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1

主题

325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221

主题

325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