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ic问答首页 -
本帖最后由 sqlgogo 于 2025-8-6 21:01 编辑
一、核心存储原理
二、关键技术演进DDR 代际升级[td]
HBM(高带宽内存)前沿
三、核心性能指标优化
四、国产化技术突破
一、核心存储原理
[color=var(--cos-color-text)]DRAM 基础结构
- 存储单元由 1 个晶体管 + 1 个电容 构成,电容电荷状态代表二进制数据(有电荷=1,无电荷=0)48
- 需周期性刷新补偿电容电荷泄漏,刷新机制是“动态”(Dynamic)特性的核心来源46
- 随机访问(Random Access) 特性:任意比特的读写耗时均等,通过行/列地址线精准寻址68
[color=var(--cos-color-text)]SRAM 对比特性
- 采用 6 晶体管双稳态电路,无需刷新,速度更快但成本高、密度低,主要用于CPU缓存3
- 采用 6 晶体管双稳态电路,无需刷新,速度更快但成本高、密度低,主要用于CPU缓存3
二、关键技术演进DDR 代际升级[td]
代际 | 核心突破 | 性能提升关键 |
DDR4 → DDR5 | 电压管理革新:集成PMIC电源芯片,电压控制精度达±3% 10 | 带宽翻倍至76.8GB/s,频率超8000MHz510 |
通道架构:拆分命令/数据总线,读写独立降干扰10 | 实际应用性能提升30%-50%10 | |
可靠性升级:片上ECC纠错 + 命令地址校验10 | 单比特错误纠正率>99.999%10 |
- 3D堆叠技术:通过TSV硅通孔垂直集成多颗DRAM芯片,突破平面布线限制1
- HBM3E:优化能效比,AI训练场景下功耗降低20%,带宽达6.4TB/s级1
- 应用领域:GPU加速卡、AI服务器、高性能计算节点18
三、核心性能指标优化
- 时序与频率
- 预取(Prefetch)机制:DDR5预取位数增至16n,单周期传输数据量倍增57
- 双沿触发:时钟上升/下降沿均传输数据,等效频率翻倍7
- 信号完整性技术
- ODT(片上终结电阻):抑制信号反射,提升高频稳定性5
- DFE(决策反馈均衡):动态补偿信道损耗,保障6400MT/s速率可靠性10
四、国产化技术突破
- 制造设备
- 刻蚀机:北方华创12英寸TSV设备打入5nm产线2
- 材料:雅克科技前驱体覆盖先进制程,安集科技抛光液市占率30%2
- 封装与集成
- 深科技DRAM全流程封装适配17nm工艺2
- HBM技术推进中,成本较国际大厂低15%-20%2
- CXL 内存池化:解耦CPU与内存的物理绑定,实现跨设备资源共享1
- MRDIMM:多路合并缓冲架构,突破DDR5单条容量上限至256GB1
[color=var(--cos-color-text)]注:技术演进数据截至2025年8月,综合行业头部企业技术路线图及JEDEC标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