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G-ARM] 这个**

[复制链接]
5814|28
masashinakayama 发表于 2009-1-17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反驳

沉迷于LZ的方式不可否认会有短期作用,甚至认为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只要实现功能就行<br />就怕长期这么搞技术难以迅速提高阿<br />
masashinakayama 发表于 2009-1-17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不用反驳了

理解21楼的高度也就是我想法了
zyok 发表于 2009-1-17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21楼

即使在不改变MCU,不改变编译器,不改变优化等级的情况下<br />如果后续产品维护,升级,程序稍微的改动,从新编译,是否还能保证那段延时程序完全没变?那是否又得拿示波器来量一下?
 楼主| chphei 发表于 2009-1-18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超过3分钟即可确定

从改一小段代码,到烧写完成,再通过示波器观察,不超过3分钟即可确定.&nbsp;诸工认为这个性价比如何?
lpc2000 发表于 2009-1-20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chphei,有的话难听,但还是要听

不仅仅程序在RAM和Flash里运行时间不一样,<br />有cache和没cache也不一样,<br />程序优化和没优化,优化的程度,延时的时间<br />也会不一样,<br />程序里有多少中断,中断服务时间长短,延时的<br />时间也会不一样,<br /><br />其它例子我就不一一举了。。。<br /><br />自认牛X,不是自信,自信的人,听得进别人<br />不同的意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br /><br /><br /><br /><br />
 楼主| chphei 发表于 2009-1-2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答lpc2000君

lpc2000:<br />&nbsp;&nbsp;dragon_hn君已做过回答,请阅读后再评论.<br />&nbsp;&nbsp;chphei本意是为大家做参考之用,并无显示牛X之意.&nbsp;我犯不着把自己测了多次的数据在这里显摆吧.&nbsp;有人会觉得有参考价值,至少可以知道延时时间和指令时间在什么数量级吧,这就算没有白费一点小小心意了.&nbsp;至于你说的环境发生变化(什么cache,flash,ram等),再重测即可,3分钟时间不到就可以测出.纠缠于这个理论细节是不是只要显示自己牛x呢?话说的难听了些,不过也希望你能听进别人不同的意见.
Batistuta_ 发表于 2009-1-20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masashinakayama 发表于 2009-1-20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在于不可控

或者说你知道这么测,你辞职跑了后边的人不知道怎么测<br />或者不知道这便还有一个技巧,<br />或者就知道这一个技巧,就是不高兴这么搞----譬如俺
 楼主| chphei 发表于 2009-1-20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答masashinakayama君

文档归档了,样机已完成.制造部需要的只是hex文件了.&nbsp;难道hex还能自个千变万化不成?&nbsp;&nbsp;除非产品升级,后面的工程师看到AD中的延时,如果困惑,文档中的注释自有说明.&nbsp;LED一直保留在板上,从调试开始到项目完成,一直是个不错的助手,所以样机也依然保留之.&nbsp;随时需要调试小程序时可以一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