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ZLG-ARM]

数字电子与模拟电子

[复制链接]
2418|4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tmake|  楼主 | 2009-7-11 1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电子电路主要有两种分类: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
模拟信号是一种大小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或电压;数字信号的特点是突变和保持。
在数字电路中常将0~1V范围的电压称为低电平,用0表示;而将3~5V范围的电压称为高电平,用1表示。
晶体管的三种工作状态:放大、饱和、截止。
在模拟电路中,晶体管主要工作在放大状态;在数字电路中,晶体管工作在饱和与截止状态,也称为开关状态。
在数字电路中,即使输入信号产生失真畸变,但只要高电平没有变成低电平,或相反,数字电路处理后就能输出不失真信号。
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水**融的,所以没有不含模拟电路的数字产品。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篇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半导体知识,能较为深刻地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本章重点:PN结的形成和单向导电性;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本章难点: PN的形成、三极管电流放大的基本原理、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理解、稳压管的稳压特性和场效应管的导电机制。

第二章   放大电路基础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原则、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还应掌握常用基本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特点和分析过程.通过几个电路的分析、训练,能训练掌握微变等效电路的分析法.
     本章重点:本章是模拟电路中第一个重点章,其重点是: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和工作原理、偏置稳定共射放大电路和共集放大电路的组成、特点和交直流分析法。
     本章难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静态工作点、固定偏置电路工作点不稳定的原因、分压式偏置稳电路的稳定原因、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原理及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

第三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较扎实地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电路—差动放大器和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参数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和简单的非线性应用。
        本章重点:本章是模拟电路中第二个重章,本章的重点是:差动放大电路、信号动算电路。
        本章难点:差动放大电路中电阻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恒流源和尾式差动放大电路、集成动放中的信号运算电路(包括比例运放、求和运放、积分运放、微分运放及电压比较器。

第四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较深入地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知识,深刻理解电路的组成、振荡的起振条件;掌握选频网络的频率特性、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原则;能熟练分析有关振荡电路。
       本章重点: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振荡原理和分析方法。
        本章难点:文氏电桥振荡电路的组成与分析,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的组成与分析,电感、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组成与分析及四种振荡电路频率的计算。

第五章  直流稳压电路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直流稳压电路的组成、各部分的工作原理、能正确分析集成三端稳压器和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能设计一般的直流稳压电路。
        本章重点:整流电路、电容滤波电路、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集成三端稳压电路、电路开关电源。
        本章难点:R L C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基本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有关参数的计算、开关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第二篇    数字电子技术

第六章    数字电路基础
        目的与要求:数字电路是专门研究数字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的电路,它不同于模拟电路,它主要研究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具有与模拟电路不同的另外一套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二——十,八——十六进制的互换,以及有关BCD码和格雷码。
        本章重点:计数体制及其相互转达换、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基本功公式、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与图形化简法。
        本章难点:编码与码制;二—十进制的互换;

第七章    逻辑代数基础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数学工具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能运用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图形化解法解题。 
        本章重点: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及运算法、逻辑代数的图形化简法以及公式化简法。
        本章难点:逻辑函数的基本运算公式熟记、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逻辑函数的图形化简法。

第八章    组合逻辑电路
        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分立元件门电路、集成TTL门电路、集成CMOS门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同时对组合电路、编码电路、译码器译码显示电路的设计有一个初步系统的认识。
        本章重点:分立元件门电路、集成门电路的逻辑符号、逻辑功能以及组合逻辑电路分析方法,能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
        本章难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编码器、译码器、数据比较器、加法器以及数码比较器的工作原理。

第九章   时序逻辑电路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各种触发器的工作原理、逻辑符号及功能表,掌握由触发器组成的寄存器和各种计数器。熟练掌握寄存器和计数器,尤其是计数器工作过程的分析。
        本章重点:触发器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逻辑符号和功能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本章难点:计数器、寄存器的分析方法。

第十章   脉冲信号的产生及波形变化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环形振荡器和RC环形振荡器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555时基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应用。
        本章重点:RC环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555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本章难点:RC环形振荡器、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555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第十一章  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
        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掌握D/A、A/D转换器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集成D/A、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本章重点:数/模转换的原理、权电阻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逼近型A/D转换器和比较型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本章难点:权电阻D/A转换器、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逼近型A/D转换器和比较型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课外作业、实验、考试考查等。
     1、课堂讲授                                                              
     ⑴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以及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                                                           
     ⑵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插播教学录像。逐渐运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⑶ 计算机应用:以分析电路为主,尽量多安排学生上机画电路和设计电路。   
                                                             
     2、教学辅助资料
     电路幻灯片、录像片、习题库及电路原理教学软件。          
               
     3、实验环节
     ⑴ 实验要求:实验课是电子技术课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要使学生能对具体电路进行测试、调试。以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电路工作原理的能力。实验课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选做其中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实验6个。

     4、习题课安排
     ⑴ 单管电压放大电路的静、动态分析及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镜倍数的分析中。
     ⑵ 集成运算放大器结束后。         
     ⑶ 直流稳压电源结束后。                                
     ⑷ 组合逻辑电路结束后。                        
     ⑸ 时序逻辑电路结束后。

     5、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秦曾煌主编 《电子技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五版
    [2] 周连贵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初月出版。
    [3] 华荣茂  邵晓根  左全生主编《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4] 华荣茂主编《数字电子技术与逻辑设计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
[5] 童诗白主编《数字电路》

6、说明
⑴本课程的教学须由一定工作经验的讲师以上的教师担任,以保证理论知识和实教学的统一。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又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⑵本课程需在《高等数学》、《电工基础》开设后,方可开设此课程。
⑶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也可结合适当的实践教学。
⑷本课程大纲适用于高中入学三年制高职的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数控专业及四年制数控及计算机应用专业。
 
   

相关帖子

沙发
postcode| | 2009-7-13 13:38 | 只看该作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armqt| | 2009-7-15 13:1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和ARM关系大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chun1chun| | 2009-7-17 13:24 | 只看该作者

是说区别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sule121| | 2014-4-4 21:47 | 只看该作者
模电推荐《电子线路》(谢嘉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电推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

主题

179

帖子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