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我要提问
12
返回列表
打印
[ZLG-MCU]

从性价比上看,感觉有点“**肋”

[复制链接]
楼主: Airwill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zlgmcu| | 2007-5-19 0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luminary先进的cortex M3内核,

32位的运算能力是16位的mcu所不能比的.

另 正交编码器 及 死区控制 , n 路具有特色的PWM,
用过之后才会深有体会.

欢迎各位与我们联系样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violit| | 2007-5-19 17:21 | 只看该作者

初步对比~~

一般说来luminary也是工作在16位的Thumb指令模式下,尽管这个指令集效率较高,但是也不会高的太多;而dsPIC33还带有DSP内核。

PWM功能,dsPIC的PWM模块是至今我所知道的功能最强大的,luminary的虽然也很不错,但在某些应用中还是有差距。

编码器功能两者都有,但是感觉luminary要强一些,能否比较方便的通过定时器差分得到速度,而这一点dsPIC似乎没有这个功能。

目前正打算做一个简单的电机控制,单个处理器控制三个直流电机的电流环/速度环,本来打算用LPC2103(比较熟悉)但是他的PWM功能实在太蹩脚,于是深入了解了一下dsPIC,深受震撼。luminary应该也很不错,继续了解一下!!

另外dsPIC的定时器功能(包括捕捉和匹配)功能很强,带有高速10位AD和12位AD~~~

luminary要取胜估计还应该在价格上有更大的动作。

以上是我这几天研读两者资料的一点体会~~

http://www.microchip.com/ParamChartSearch/chart.aspx?branchID=8183&mid=14&lang=en&pageId=75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violit| | 2007-5-19 20:37 | 只看该作者

luminary的AD功能不是一般的厉害阿!

不仅带有几个序列管理,还有自动的累加平均滤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zlgmcu| | 2007-5-20 14:08 | 只看该作者

re

非常感谢violit的关注,

luminary不仅在pwm, 电机控制方面有优秀表现,
其后续芯片更集成了can , tcp/ip, 及另一种工业以太网总线.

现在的项目不仅仅就是控制某个电机就完了,
通信是整个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考验mcu能力的一点.
在这个环节上.Lumianry 明显要高于 dpsPIC.

带FIFO的UART, 及SSI接口,使其在数据通信上有明显优势.
其UART接口完全兼容 SC16C550系列芯片.且 FIFO具有多个触发级别,通信更灵活,更可靠,减少系统数据通信中丢数据的可能性。
这是目前很多mcu所不具有的.



//----------------------------
另在开发上,我们公司已经推出EasyARM101及EasyARM615系列开发套件.
其配套图书有多人在不断修订中。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图书中,有大量章节文字就电机操作给出详细范例及说明(熟练工程师的经验总结)。
其最终目的,务必使大家快速上手,而且本人使用过其mcu的感觉就是简单方便.

而且EasyARM101目前市场价只要180, 
且有ZLG的技术服务。
以上都是luminary的优势,都是dspPIC所不及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violit| | 2007-5-20 17:57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动心啊~~

本来都已经在画dsPIC的板子了~听ZLG说的又动心了~~
再画一天时间摇摆一下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zlg315| | 2007-5-21 15:12 | 只看该作者

创维彩电、舞台灯光、空调,后面两家客户要求保密!

     但都是国内第一行业老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guxiang| | 2007-5-26 17:2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流明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hehuading| | 2007-5-26 23:00 | 只看该作者

EasyARM615开发板,将于6月初上市.

http://www.embedtools.com/pro_kaifa/ARM/easyarm615.asp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席君秋| | 2007-5-27 19:34 | 只看该作者

已经在项目中使用了101,很不错!

期待推出新的3xx系列的片子,Flash能达到32K以上,且价格能做到比6xx(32kFlash)的价格低就好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蛋蛋的老公| | 2007-5-28 20:45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吧,关注中。。。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xzl| | 2007-5-29 16:58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关注ISP

开发投入太多成本不合适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daguang72| | 2007-5-29 17:04 | 只看该作者

看来也值得关注一下了

不过本人最关注的是把并口的H-JTAG改成U口的JTAG,比如我很看好南京万利推出的ST-LINK,190元,便宜还好用,因为现在的本子基本上都没有并口了,而买U口的仿真器又太贵,所以目前看好ST的ARM,如果周公能推出简易的U口jtag,说不定会收到意外的效果。。。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