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家能不能大致地说一下飞思卡尔单片机和其他单片机相比

[复制链接]
10424|32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uqiong|  楼主 | 2007-11-21 1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想做一下简单的调研

相关帖子

沙发
ayb_ice| | 2007-11-21 10:42 | 只看该作者

S08相对于其它的8位机

指令丰富,适合跑C,C++语言,低功耗方式做的还可以,价格也不错,品种丰富,开发环境也不错,定时器功能强,外设也丰富。
正打算全面使用S08,RS08。。。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gxs64| | 2007-11-21 11:35 | 只看该作者

re

指令丰富----位操作怎么样?
适合跑C,C++语言----其它的就不行?
价格也不错---悬!!
品种丰富----ok
开发环境也不错---差
如果一个ad口(mr32)的输入电压过高(6v),其他ad全不正常。
如果io口上有电,则不能复位(gp32)。
mr32的pwm与io口冲突,只能选其一。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张明峰| | 2007-11-21 12:57 | 只看该作者

RE 3楼

指令丰富----位操作怎么样?
针对普通寄存器或RAM有BCLR,BSET,BIT,BRCLR,BRSET,针对状态寄存器的判断还有更多


适合跑C,C++语言----其它的就不行?
汇编算不算?现在单片机除了C和汇编,还有什么是主流编程语言?难道要BASIC?


价格也不错---悬!!
不作评价


品种丰富----ok
开发环境也不错---差
Codewarrior用惯了还是不差的。工具么关键是熟悉的问题。

如果一个ad口(mr32)的输入电压过高(6v),其他ad全不正常。
基本上所有单片机AD或普通IO引脚加上6V电压(不限电流)都会死。你不知道几乎所有IO引脚内部有上下钳位保护二极管?只要你引脚前串个电阻限制电流,不要说接6V,接220V都可以。


如果io口上有电,则不能复位(gp32)。
原因同上,芯片通过上钳位保护二极管已经得电工作,怎么复位?不信可以试试其它单片机。

mr32的pwm与io口冲突,只能选其一。
IO口多功能复用,当然某一时间用一种功能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free_tech| | 2007-11-21 13:3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价格

Freescale单片机的价格也可以和其他欧美的一些厂商去PK了.
不要一味的去追求底价格.目前,中国的电子行业是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但属于发展中的一个迷滥状态,跟风,低价格强占市场,甚至是抄板状态,但这种形态是最后弄得大家都没钱赚,将来很快会向高质量化转变,所以,现在就做出高可靠性的产品才是将来发展的硬道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ayb_ice| | 2007-11-21 13:46 | 只看该作者

重点回答3楼的“适合跑C,C++语言----其它的就不行?”

是其它的单片机也能跑C语言,但效率不高,比如51就不适合跑标准的C语言,因为堆栈太小,又没有专门针对堆栈的相关操作(不是压,出栈)来支持C语言(局部变量通过堆栈分配),所以一般都不是标准的C有语言,比如KEIL C51就有这面的限制,当然keil可以通过软件模拟堆栈,但效率太低,其它的什么PIC类(中档)就更差,更不适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gxs64| | 2007-11-21 13:54 | 只看该作者

re:4楼

Codewarrior用惯了还是不差的。工具么关键是熟悉的问题。---
1:Codewarrior只有一个断点
2:程序全速运行且通过断点时,不能更新寄存器数据。(很多有此功能)
3:仿真时,独占仿真口。
mr32的pwm与io口冲突,只能选其一。IO口多功能复用,当然某一时间用一种功能了。---pwm和d口冲突
适合跑C,C++语言----其它的就不行?---我的意思是其它单片机就不行?

总的来说(特别是资料),飞思卡尔单片机不如51系。当然,如果用久了也可以,如果是初次的话,可能要费力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yuqiong|  楼主 | 2007-11-21 14:2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看看我的理解对不对

我觉得飞思卡尔单片机仅仅是某些资源在数量上超过其他单片机,其实现在很多单片机内部都集成了丰富的模拟和数字资源。只不过是可能比这个系列单片机少一点,比如MC9S12DP256就含有4个CAN。而其他可能只含有一个。也正是整个原因,飞思卡尔单片机好像尤其是和运用在汽车电子等工业现场,况且她是5V电源供电,抗干扰能力可能比其他单片机强一些。别的我觉得都差不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forthlab| | 2007-11-21 16:38 | 只看该作者

Codewarrior用便宜的仿真器有3-4个断点

我以前也以为只有1个,后来才直到有好几个。这个价格和性能,应该知足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gxs64| | 2007-11-21 17:35 | 只看该作者

请教 9楼

我的仿真器型号是hc08,如何设置3-4个断点。谢谢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luxinsun| | 2007-11-21 18:09 | 只看该作者

跑的太慢。

跑的太慢。比AVR慢很多倍,保守的说5倍。不容易使用,学习资料较少,中文资料更少,CW不知道怎么使用,太复杂了。
MOTO公司是个大度、开放的公司,开发资料、编程器资料、通讯协议全部公开。比ATMEL强多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forthlab| | 2007-11-21 19:54 | 只看该作者

我用的是Multlink的

HCS08QG8文档里面的:
"The BDC includes one relatively simple hardware breakpoint that compares the CPU address bus to a 16-bit match value in the BDCBKPT register. This breakpoint can generate a forced breakpoint or a tagged breakpoint."

"The on-chip debug module (DBG) includes circuitry for two dditional hardware breakpoints that are more flexible than the simple reakpoint in the BDC module."

意思就是有1个硬件断点和2个附加的硬件....

实际上我试过,确实可以设置3个硬件断点,再多就要告警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ayb_ice| | 2007-11-21 20:46 | 只看该作者

表面上比AVR慢,实际做事肯定比AVR快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张明峰| | 2007-11-21 22:27 | 只看该作者

to gxs64朋友

我想你的感受基本来源于908系列的开发,其简易的MON08串行调试接口确实原始,只能设一个断点,很不方便,我自己也觉得很不好用。现在基本上在9S08系列上开发,用BDM调试,单线调试引脚不占用任何其他引脚资源(小封装芯片可能和IO复用);可以设3个断点。还有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是程序全速运行时仍然可以实时地刷新监控变量。

很多人谈论CodeWarrior时和硬件仿真工具混为一谈。硬件工具当然有贵贱好坏之分,但CW本身只是一个集成开发平台,其功能设计是非常强大的,越用越熟就越觉得它称手,当然对于初学者上手来说确实有点麻烦。

资料不足确实是个问题,正努力改进中。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free_tech| | 2007-11-22 09:31 | 只看该作者

努力之中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wqb202| | 2007-11-22 09:59 | 只看该作者

希望FREECALE能在短时间内超过AVR,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gxs64| | 2007-11-22 10:09 | 只看该作者

re 14楼

其实我7、8年前就和你有过交道,当时你还在Microchip做fae。每种单片机都有自己的特点,资料不足将严重影响选型。
另飞思卡尔的fae太....,不懂的问题乱说。话说回来,不懂没关系,查清楚后再回答,人不可能什么都懂。
好像“free_tech ”(北京否?)他们的能力好一些。
希望飞思卡尔尽快提高服务。并尽可能的对我等e文烂的人提供一些中文资料。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wqb202| | 2007-11-22 10:15 | 只看该作者

TO:17楼,同感!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
forthlab| | 2007-11-22 10:5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觉得freescale的资料是最完整最规范的

在我看到的单片机资料里面,freescale的是最规范的,所有涉及到的问题都要表述(提示)一遍,以至于有些重复和啰唆,但对开发人员肯定是有好处的,不会遗漏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freescale的文档都非常大,打印了厚厚的2本(1本不好装订)。
关于E文,其实很多人都不是很好,但与其指望别人翻译,还是自己硬着头皮看吧,反正技术文档不是很难。退一步,各种技术文档E文的很多,不能都指望别人翻译好了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gxs64| | 2007-11-22 11:28 | 只看该作者

RE 19楼

退一步,各种技术文档E文的很多,不能都指望别人翻译好了吧。----当然,尽量自己看。但术业有专功,E文和技术都好的人毕竟是少数,开发周期是严格限制的,希望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开发,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细。freescale的中文是较少的,参考资料也少。
ZLG的技术文档的确不错。希望freescale可多参考一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主题

6

帖子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