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还没醒悟:要想不变成炸*,到底该做多大的电容和装置呢

[复制链接]
8945|41
xwj 发表于 2008-12-3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就算你的数据是对的,那么得多大的尺寸才不会变成

想象下1.389GKWh的能量,在1秒钟内充入某个装置时,回又什么样的反应吧:-)<br /><br />O(∩_∩)O哈哈~
PowerAnts 发表于 2008-12-3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可以写一本《穿过太阳》的书

飞船硬度足够大,休积足够大,携带足够多的挥发性冷却物质,在烧完之前,赶紧穿出来...
PowerAnts 发表于 2008-12-3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算法有问题

雷电并不是从始至终电压和电流保持恒定<br /><br />雷电的发生,有多次回击后,才可能产生稳定的放电通道。这时电流才最大,相当于电容器放电。<br /><br />如果真的有这么大的电容器,可以人工诱电,在雷雨多发地区,用小火箭拉一跟细钢线到云中去,引雷入装置,但是获得的电能与工程造价相比,实在是原子弹炸蚊子
 楼主| bobo1 发表于 2008-12-3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把电势(电场能)能转移,让这电容器永远也充不满...

另外一个地方再来放...<br /><br />呵呵...
xwj 发表于 2008-12-3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LZ还没醒悟:要想不变成炸*,到底该做多大的电容和装置呢

那得多少材料和成本呢??<br />要能获得多少能量才划算呢???<br />雷电真的每次都有这么多的能量吗????<br />真的能安全的获得这些能量吗???????<br /><br /><br />PS:<br />姑且不管你的那些常识性错误吧,你先仔细想想,回答了这些问题再说!<br /><br />
PowerAnts 发表于 2008-12-3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能力太差

PowerAnts&nbsp;发表于&nbsp;2008-12-3&nbsp;15:38&nbsp;创业|外包|承接&nbsp;←返回版面&nbsp;&nbsp;&nbsp;&nbsp;<br /><br />20楼:&nbsp;原来你的问题出在于此啊&nbsp;<br /><br />平板电容常识:<br /><br />电容充电完成后,断开电源,人为拉开极板距离,电荷量不变,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br /><br />电容量与距离成反比,电势差与距离成正比,<font color=#FF4040>电容储能与跟离成正比。<br /><br />多出来的能量那里来?机械能转化为电荷的电势能罢...&nbsp;<br /></font><br />=============================================================<br /><br /><br />坚决要退出此话题了,刚才还抱着一线希望...<br /><br />
 楼主| bobo1 发表于 2008-12-3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改变距离啊,是用机械能移走电场能量啊

  
xwj 发表于 2008-12-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偶也闪.....

  
 楼主| bobo1 发表于 2008-12-3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xwj,PowerAnts兄:

我这只是理论啊,主要的是讨论的电场的能量转换原理..<br /><br />我没有说我做成了产品要卖啊?<br /><br />我也没有说我其他.....<br /><br />我这是来寻求帮助的,我也是普通农民一个啊,不是国家什么人员.<br /><br />我自己的东西奉献出来有错吗?<br /><br />你们知道不,一年前我就将这**发到了相关的单位.....<br /><br />证明可以通过电场转移来改变直流压并取得高压电...<br /><br />但现在有很多人在搞用火箭引雷啊.....浪费百姓财产啊..<br /><br />我公布出来是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或关注的,不是讨论这些啊.<br /><br />现在有一帮人用小火箭拉一跟细钢线到云中去,引雷啊....<br /><br />纳税人的钱啊.....<br /><br />在目前,要和平利用雷电只有此法,其它一律不可行,半导体火箭....全部是骗术啊.<br /><br />这一方案现在也存在材料的问题,仅仅理论而已.<br /><br />无线电通讯得靠电磁波,但必须等到三极管发明后才能行啊.<br /><br />现在便宜的彩频多媒体手机同大哥大本身都是电话,但如果没有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可能永久是大哥大啊....<br /><br />我这是理论,拿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求大家能帮忙完善啊.<br /><br />出一个定律就是永久的光明啊....<br /><br />以后你的名字就是定理啦....<br /><br />这不是抄袭的产品<br /><br />也不是商品,更不是发明..<br /><br />而是发现...<br /><br />我们不来完善,人家一样能够完善...<br /><br />我们不提出来,其他国家一样会提出来啊.<br /><br />到时候就是一大堆专利是别人的,我们问别人买设备,并向别人交钱啊.....<br /><br />现在是一个基本的方程,如果要完善可能还要一千到一万个方程......<br /><br />我个人没有这么大的能力、精力同财力的,我也要养家糊口啊..<br /><br />我是希望有好朋友的,所以发来这里。<br /><br />如果你们觉得那里可以改的更好的,欢迎跟贴,如果想哄钱的,<br /><br />拜脱,我也是知道一点奉献一点,没有钱的,时间也有限。。。。<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
chunyang 发表于 2008-12-3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我为什么说无奈了吧

看了上面的文字,现在是无奈加心酸……
PowerAnts 发表于 2008-12-3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约是93年

《电子报》有几个月的时间用整整一个第8版来讨论磁力永动机,利用七形八状的磁铁来“合成”永恒的吸力或斥力,俺一看便知有违平衡力原则。有人还说做出了5KW的样机,把图纸都画上去了,太好了,搞大点,发电卖算了。<br />从此以后,都不再看那个版面。
chunyang 发表于 2008-12-3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所说的那个可不是什么讨论

&nbsp;&nbsp;&nbsp;&nbsp;1980S,电子报社的编辑在同时期的基础入门级技术刊物编辑人员中水平较高,更是以思想开放著称,而那个时期也是中国至今为止“科学发现”和“发明”的“黄金时期”,民间“科学家”和“发明家”层出不穷,他们走正规途径无门就“水”淹《电子报》等技术和科普刊物,编辑们开始不予理睬,后来不胜其烦就发表了一些批判性稿件,结果“民间舆论”大哗,甚至还惊动了某些“上面的人”,指示说要“允许争论”(那个时期的“人体特异功能”研究也是在同样背景下开展起来的),《电子报》的编辑也是给逼急了,于是书生意气来了这么个一出闹剧。
 楼主| bobo1 发表于 2008-12-3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明白了来提问吧,我欢迎大家.

  
athlon64fx 发表于 2008-12-5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说,楼主的精神值得敬佩!

我认为出于爱好而研究没有错,但不要奢望去利用它的能量。<br />雷电本来就是危险的东西,又在高空,无法浓缩也不能运输,<br />获取难度极大,自然放电峰值功率极高,平均功率极低!<br />还不如把物质直接转换成能量,做个“物质电池”,靠自身缓慢湮灭来取得能量。<br />和你的“雷电站”的想法差不多。关键是能否实现。<br /><br />个人认为太阳能才是未来发展趋势,“雷能”只适合写科幻小说。<br />我还是研究我的以太理论。
chunyang 发表于 2008-12-5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研究要遵循科学方法

&nbsp;&nbsp;&nbsp;&nbsp;要有个“立论——推理——实证”的过程,而且每个环节都不能有误,否则一错全错。先别想着放“原子弹”,做个小规模的验证机构,稳定的驱动微安表(数字万用表即可)即可。<br />&nbsp;&nbsp;&nbsp;&nbsp;空想不如实干。
McuPlayer 发表于 2008-12-5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报应该算是那个时代的草根技术期刊了

我读中学的时候,还纳闷,既然质子可以决定物质,那咱把石头里面的质子都搞出来,然后按照79个一组,压制成原子---成金子了。<br />这下,米国多少黄金储备也密西了。<br />现在想起来挺好玩的呢,哈哈哈。
xwj 发表于 2008-12-5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那需要核电站来提供能量

  
 楼主| bobo1 发表于 2008-12-6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有大家来捧场太高兴了.......

希望有一些爱好者共用研究,说真的现在干活真的没劲.....<br /><br />不如一起来探索点东西玩玩有意识啊......<br /><br />最少没有那么郁闷...
 楼主| bobo1 发表于 2008-12-16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

.............................
llllwwww 发表于 2008-12-25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辩论!把中学的物理又复习了一遍!

利用雷电还不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都是太阳引起的,相比较更加安全和可靠,难度也小得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