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有自己DIY(SMT)贴片机的没有啊?

[复制链接]
楼主: afok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liuyu305| | 2009-7-10 1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当然有的了

网上现在还是有几个人做出来的了,只不过目前国内好像我还没看到有视觉识别的,不过据说有人做出来视觉识别的机器,现在简单的,能用的贴片机肯定是有个人做出来的,而且我看过视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小智若愚| | 2009-7-11 02:01 | 只看该作者

能否给个网址让俺也开开眼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ess| | 2009-7-12 12:37 | 只看该作者

网上现在还是有几个人做出来DIY 贴片机的了

没错。我也看见了。
不过,那是玩具级的。
是能动作贴片没错,但离真正的工厂干活还差太远。
你如果在SMT房干上半年的话,你就会明白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chunyang| | 2009-7-13 11:45 | 只看该作者

自动贴片机这种东西是寨寨们对付不了的

楼上说的对,玩具级的东西于现实是毫无意义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liuyu305| | 2009-7-13 13:23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意义是看需求的

那些人做机器,主要是自己用的,没有几个人想是用这个去做大生产,贴些BGA什么的。

就像去一个几米远的地方,是走去过去方便,还是开车过去方便一样。


贴几千片的阻容,就是用这样的玩具贴,也比手焊的好看,而且不用跑到工厂受气来的好。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chunyang| | 2009-7-15 11:39 | 只看该作者

自己用也会发现不如直接用手工贴

    手工贴还可以采用专用手动贴片装置进行辅助,适合动手能力不强的人用,而自动贴片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在DIY的层面上做出来的东西根本无法实际应用,哪怕是非常简单的“生产”,这里不谈什么“大生产”和BGA,20多万等级的进口二手设备都搞不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McuPlayer| | 2009-7-15 11:45 | 只看该作者

小量的话,还是手工放 + mini回流焊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huangqi412| | 2009-7-15 12:00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刻胶网,刮锡,借助定位手工放,小回流焊比较实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liuyu305| | 2009-7-16 17:02 | 只看该作者

看样子chunyang老大还是不相信啊

http://www.mzyes.com/bbs/forumdisplay.php?fid=6你们可以到这里看看 ,他们做的机器都在实际使用当中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chunyang| | 2009-7-17 16:40 | 只看该作者

那个不能算是“实用”

功效及可靠性还不及手工,手工用流水线式作业,贴装较复杂的元件借助“机器”辅助,生产成本比使用自动贴片机还便宜,很多大批量低端产品都是这么做出来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chunyang| | 2009-7-17 17:11 | 只看该作者

若自动贴片机的价格能在低5位数,速度不计,但可靠性可以

    仅满足实验及小批量样品生产就行,谁推出这样的贴片机谁就可以赚大钱,至少千万富翁不是问题。即便如此,也不要小看其技术,虽然和真正的生产型自动贴片机不能比,但目前还看不到哪怕是稍微靠谱的设计。自动点胶机早已国产化,很多人在点胶机平台上动脑筋想完成自动贴片机,但要走的路还很漫长,这个东西需要精密机械加工和电子技术的配合,而前者在人才方面国内实在差的太远。
    自动贴片机的难点在于最后贴装动作前的元件位置无积累误差的微调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失误、缺陷和故障报警、处理这两个方面,其它的则是小菜,后者还简单一些,前者则只能靠人工视觉配合精密机械系统来完成,人工视觉问题已可以解决,但精细微控则与执行部件的结构设计、加工精度以及传感器相关,这是目前国内技术水平无法解决的死穴。而在商业上,如果谁能解决,那么制造生产型自动贴片机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反而无需在廉价“实验性”平台上有什么动作,于是在逻辑上形成死扣,核心技术解决则可以进入主流市场,而回避核心问题(所有DIY层次上的“贴片机”都没去碰这个问题)即使低速小批量下的自动贴装也无法做到真正实用,需要人工干预的过多,理论上就如此,这方面我做过详细论证。
    那么什么时候是自动贴片机的DIY时代(这也将是贴片机山寨化的时代)?等国产自动贴片机成为市场主流的时代以后。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woti| | 2009-7-18 13:47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说的很精辟

工业生产还是用工业的设备好了。批量小可以外发加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山智| | 2009-7-19 03:38 | 只看该作者

曾经有个和LZ同样的想法,也关注过,

据说上海某大学做出了试验品,广州这边一家公司也做出来了,先不说是仿制还是自己研发, 最难的应该是机械部分。 当然我们也不要太悲观,不要以为这个水真的那么深,路是靠人走出来的,以前我们没有cnc,现在国产的不是也挺好用?我一兄弟就买了2台,感觉也不差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chunyang| | 2009-7-19 13:32 | 只看该作者

自动贴片机是863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之一

    做出试验品的不仅是楼上所及,国内很多研究机关和企业都在尝试,有两家公司在几年前就已“正式生产”,广东的风华高科和一家江苏的企业,但不被市场接受,适用性太差,所谓的“正式生产”也只是通过“鉴定”而已。
    商品不是专用品,要市场接受得凭真本事,实验室工作只是**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工作还有很多,总的工作量远大于实验室,而对于自动贴片机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要素跟一个社会的工业能力密切相关,不能指望个别突破来解决问题,需要整体进步,否则无法实现真正的商品性,这件事情要看门道而非热闹。
    南韩在1980S就已实现自主技术下的汽车量产并大量出口至发达国家,二十年后方有能力进入中低端自动贴片机行业,今天中国的自主汽车工业真正起步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虽然今天的国际合作可以使起步的平台更高,也有更多外力可以借助,但路仍需一步步的走出来,外方的转移生产可不代表民族工业的真实水平。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郑成功了| | 2009-7-22 17:18 | 只看该作者

俺当年也有这个志向

俺机械电子软硬件都能拿得起,
俺能制作1CC左右的各种小内燃机汽缸;
俺也能编写各类软件,从简单的手表软件一直到复杂的PDA软件;
俺工作后一只从事嵌入系统软件开发。
10多年前,俺也是雄心勃勃想为我国伟大的精密机电装备事业作贡献,但做半导体工艺装备(类似贴片机)的国企却以非硕士的理由把俺挡在门外,
而后来俺去的地方比他们要好很多,
10多年后我得知他们的技术并没长进多少。
他们却错过了俺这样的人才,
俺这样的例子恐怕不在少数,
有人才不用,用人却不适当,一味追求高学历而忽视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恐怕也是国内精密制造水平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chunyang| | 2009-7-22 19:42 | 只看该作者

社会精密制造的水平是由普通基层工艺工程师和技工的水平

    靠专家和高学历的人解决不了,靠少数专业技能优秀、一线经验丰富的高手更解决不了,甚至二者合力也差的远。
    中国基础工业的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人才选拔上一开始就输了,看看同一所大学机电各专业的招生分数差,再看看技术工人的文化素质这一块,跟发达国家比实在差太远了,甚至远劣于电子信息类的差距,国内大学生们都当自己是“人物”,不屑那些“蓝领”工作,一方面抱怨工作难找工资低,另一方面需要较高文化素质的岗位却不得不靠仅有初中基本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其结果只能是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做些终端性和加工性的简单工作,不改变这一现实只靠简单引进,中国根本无法在社会这一层面上整体改观自己的工业水平。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zhiyuan1106| | 2009-8-5 17:27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很强大!不太现实……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ywp125| | 2009-8-5 21:19 | 只看该作者
很现实啊 现在有现成的软件  视频定位 也有开源代码 明白的人说简单 不明白的说不可能 不过做出来反正是赶不上商业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chunyang| | 2009-8-6 14:21 | 只看该作者
商业机和玩具机的本质差别前面已经讲过,二者间有一条很难跨越的技术鸿沟,甚至专业实验室里的技术在此都无实际意义,这里需要的是整体工业加工水平。国内设计的实验室样机并不差,但无法有效商品化,其根本症结在于:如果质量上要达到哪怕仅仅被普通生产用户接受的程度,销售价格都将明显超过进口货,但质次价高的东西谁原意要?如果追求相比进口产品的价格优势,那么这样的产品根本不堪使用,那谁又敢用?
对此,俺的态度是:DIY,鼓励,但要清楚,此贴片机非彼贴片机,不要盲目拔高,对待技术要有科学的态度,“本人”式的思维将害人害己。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hhzy2004| | 2009-9-29 14:58 | 只看该作者
兄弟者DIY也催有难度了点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