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为什么不能控制输出的电压啊?

[复制链接]
10363|43
 楼主| oywwen 发表于 2009-9-1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添加图处附件,不知怎么回事,老是提示图片有误,只能压缩一下传来上来了。
gaohq 发表于 2009-9-14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改过的错的更离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awey 发表于 2009-9-14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maychang 18楼的电路不是很好吗?
 楼主| oywwen 发表于 2009-9-15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将电路重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oywwen 发表于 2009-9-15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22楼,能指点下吗?哪里错了?请指出来,谢谢!
maychang 发表于 2009-9-1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等22楼,看他什么意见。
这样很好,一起讨论,才能够更深入认识电路。
 楼主| oywwen 发表于 2009-9-15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上面的MOS管,是不小心放反了
 楼主| oywwen 发表于 2009-9-15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22楼,等待中,请加次发表下高见!谢谢!
gaohq 发表于 2009-9-15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不好意思,我也是菜鸟一个,我感觉D1不该用的。
因为有了D1后不论PWM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时,Q2的C极电压都是大于12V的,而因为D2,Q5的G极是6到12V的电压(VIN是18至24V)这样Q4就永远不能导通,则Q5也就不能导通。
也不知对否,见笑了。
gaohq 发表于 2009-9-15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楼上的说法有误,Q4不是永远不能导通,当PWM是低电平时,Q1截至,Q2导通,Q4会导通一下,MOSFET的输入电容会放电,但当G极电压降到12V多一点时Q4就又截至了,不能让G极电压快速降低导致Q5导通时间加长。
 楼主| oywwen 发表于 2009-9-15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这是PMOS管,完全导通条件是Vgs=-4.5V到-12V之前,所以G级电压不能降到0V,降到0V会烧MOS管,所以D1这个二极管有意加上的,降不到0V就对了。降下去了才是真的问题。
maychang 发表于 2009-9-15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讨论才好,共同进步。
24楼的图可以工作,电源电压假定24V,MOS管G极电位(对地)在12V高一些到24V低一些(大概有23V)之间变化,这对驱动MOS管来说够了。考虑到电源电压变化,MOS管Vgs最大时也有6V,够用。
gaohq在29楼和30楼所说的情况存在,MOS管G极电位(对地)确实不能低到0。在31楼,楼主已经说明,这正是加D1的目的,不让MOS管G极电位降到0,否则管子可能损坏。
实际上,MOS管Vgs在datasheet中标明最大20V,但实际测量均在30V以上才击穿。厂家是留有余量的。所以这个电路中D1的稳压值可以小一些,例如取6-8V。
既然在这里已经采取了限制MOS管Vgs的措施,那么D2可以省去。
回到图中。该电路设计时的考虑显然是用Q3Q4这样的图腾柱形式(两个互补的射极输出)来加大驱动能力,这完全正确。该图的缺点是用元件太多。共增加了两支三极管和一支稳压管。楼主的PWM好像是由单片机产生的,那么要单片机输出的PWM反相只需要修改软件。这样Q1可以省去但保持PWM相位正确。至于怕单片机输出电平不能驱动Q2,只需要将D1串联在Q2集电极与R3R4之间即可。

请awey来评论评论。
 楼主| oywwen 发表于 2009-9-15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斑竹,果然厉害,分析得很对,呵呵!
 楼主| oywwen 发表于 2009-9-15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D2是我复制的时候,上去的,我就没管它了,倒是斑竹说的“将D1串联在Q2集电极与R3R4“之前,我觉得想法不错,倒是不怕单片机输出电平不能驱动Q2,因为我的单片机是设定的推挽输出,主要是这样我觉得我应该可以直接用PWM信号串一限流电阻到Q2的基极,那样我就可以省下一个三极管和一个电阻了。
maychang 发表于 2009-9-1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的就是省一支三极管。电路简单一点。
maychang 发表于 2009-9-15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进一步考虑,甚至可能将Q2都省掉。如果你的PWM输入幅度可以达到5V,只要D1稳压值合适,恰可使Q3Q4基极变化范围合适,就能省掉Q2。
这样还有个好处是相位关系不变。
 楼主| oywwen 发表于 2009-9-15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PWM输入幅度的确是5V的,但我觉得如果我的输入电压是固定的,可以考虑斑竹的这个思路(实际中我不习惯这样用,主要单片机引脚直接上拉到这么高的电压,一旦出问有问题,怕单片机引脚容易损坏),现在我的输入电压会变化,变化实际范围会在18V到26V之间,所以Q2再不能省了.
 楼主| oywwen 发表于 2009-9-15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考虑到我们输入电压可能最高要达到26V,8050和8550的耐压只有25V不够,所以电路中的三极管应该换掉,换成9014和9015
maychang 发表于 2009-9-15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的。
 楼主| oywwen 发表于 2009-9-16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最终电路,感谢maychang!和各位关心此贴的兄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