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你的观点,这也让我联想到了孔子弟子的两则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规定,国人凡有去国外旅行者,见有鲁国人在外沦落为奴,可花钱把他赎回,回国后可去国库报销费用。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外面看到有鲁人为奴,遂赎回,赎后却不去国库报销。别人由此称赞子贡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子贡,说他做错了。别人奇怪了,做好事赎了人,而不去报帐,这不是高尚吗?孔子说非也,子贡的做法反会导致更多的奴隶不能从国外被救赎。子贡不报帐,将来别人看见鲁人为奴,本想赎,却犹豫,我赎买后,若去报帐,别人会嗔怪:以前有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若不报账,自己的负担过重,这样,这个人只能装聋作哑不去赎人。因此不报账的做法实际是在阻碍更多的鲁国奴隶被救赎,是有害的。⚡️另一个故事:有人落水,孔子的大弟子子路跳下水去把人救起。家属送他一头牛答谢,子路大方地收下。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后,表扬了子路,说他做得对。因为救了人,人家要报答,可以收受,这样就鼓励以后的人乐意施救,从而使更多落水者得救,这种事情要看客观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