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二极管测温电路,精度要求0.1°,要求电路简单。

[复制链接]
5091|27
摸摸 发表于 2016-9-11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精密测量的情况下,热电动势不能忽略,基准和限流电阻都会有温度变化,用二极管取温度值做到头来不容易.
kk118a 发表于 2016-9-11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这么多高精度电路下来还不如买一个DS18B20
LearningASM 发表于 2016-9-11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LZ确定手上基准精度有0.1°C再说,要不走偏了也不知道
ETjason 发表于 2016-9-11 0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不了这么准确吧
linqing171 发表于 2016-9-1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nqing171 于 2016-9-11 09:49 编辑

0.1的分辨率没有意义,0.1的精度还是非常难的。参考源的一致性可以校准,但是温漂难校准。因为温漂是厂家校准之后的,已经是没有规律的了。
二极管一般建议BCM874之类的三极管的B和C短路,BE间的二极管,比4148这种二极管要准,就和很多防静电的地方用三极管代替二极管的电路一样。单二极管如果单点校准的话,工业级范围的温度精度大约能做到正负15℃(三西格玛,cpk指标)。
如果外置的话没有什么说的,DS18B20,新手的最爱。2002年的时候用过,现在回想起来模拟传感器想做这个指标对ADC的要求还是挺高的。
如果精度要高的低成本模拟传感器的话,还是建议用一个match的很好的对管(必须原配,封在一个芯片里面的,而且手册上写了是对管),然后搭个类似于微电流源那样的对称电路,然后像微电流源一样把其中的一个串入电阻,拉偏pn结的工作点,测量两个pn节的压差来计算温度。 这个温漂和一致性比单二极管的好,但是如果做0.1的精度仍然需要大量的校准。

MCU内置的温度传感器到目前为止,最准的是C8051F392,其手册是1西格玛典型值好像是正负1,标了最大正负2(按照datasheet惯例,如果除了典型值还有最大值的都是出厂测试的时候不合格的会挑出来)。但是大约----------------------------------------------------------------------------。删除几句试验数据和评价,特别对业界的评价。
NE5532 发表于 2016-9-11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热敏电阻的线性还好些吧。
icefox225 发表于 2016-9-12 2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电偶电路是不是一端接地,另一端放大后进AD就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