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FPGA连载41:DDR控制器集成与读写测试之DDR2 IP核接口描述 特权同学,版权所有 配套例程和更多资料下载链接: http://pan.baidu.com/s/1c0nf6Qc 如图4.13所示,这是DDR2 IP核与外部接口的功能框图。 图4.13 DDR IP核功能框图 ● 图左侧为用户逻辑(User logic),它与DDR2 IP核的接口通常命名为“local_*”;图右侧为FPGA外部的DDR2芯片,它与DDR2 IP核的接口通常命名为“mem_*”。 ● DDR2 IP核内部分两个部分,即图示的“ALTMEMPHY”和“存储控制器(Memory Controller)”,正如图中所示,它们各有分工。存储控制器产生DDR2芯片实际读写操作需要的时序;ALTMEMPHY有两部分功能,一个功能是对DDR2做自动校正(Aoto-Calibration),另一个功能是实现DDR2所需的物理接口。 ● DDR2的自动校正是在初始化阶段进行的,此时ALTMEMPHY断开用户逻辑和存储控制器之间的接口,ALTMEMPHY产生存储控制器所需的DDR2读写控制,直到校正完成。在初始化过后,ALTMEMPHY将不再需要控制存储控制器,而是一直保持用户逻辑和存储控制器的连通。 ● 另外,图中未明确示意,实际上这个DDR2 IP核还包括了一个PLL,用于时钟的管理。 现在我们来看ddr2_controller模块例化的接口。这里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系统类接口,主要是一些系统或PLL的复位、时钟等接口;第二类为带“local_*”的接口,是DDR2 IP核与用户逻辑间的接口;第三类为带“mem_*”的接口,是DDR2 IP核与FPGA外部DDR2芯片的接口。 对于第一类接口,功能描述如表4.1所示。 表4.1 DDR2 IP核系统接口列表 信号名 | | | | | IP核的全局异步复位信号,低电平有效。该信号有效时,将使得ALTMEMPHY(包括PLL)都进入复位状态。 | | | | | | IP核的全局异步复位信号,低电平有效。该信号只能复位ALTMEMPHY,而不能复位PLL。 | | | phy_clk时钟信号的引出,时钟频率与phy_clk一样,可用于用户逻辑使用。 | | | phy_clk时钟信号的引出,时钟频率是phy_clk的两倍,可用于用户逻辑使用。 | | | 复位输出,用于指示用户逻辑DDR2 IP核的内部PLL输出locked还未完成。 | | | ALTMEMPHY产生供用户逻辑使用的半速率时钟信号。所有输入和输出到ALTMEMPHY的用户逻辑接口信号,都与此时钟同步。 | | | 与phy_clock时钟域相关的复位信号,低电平有效。可用此时钟复位所有DDR IP核和用户逻辑接口相关的信号。 |
注:方向是相对DDR2 IP核而言的。 对于第二类带“local_*”的用户逻辑接口,功能描述如表4.2所示。 表4.2 DDR2 IP核本地接口列表 信号名 | | | | | | | | 本地逻辑对DDR2 IP核的数据写入请求信号,高电平有效。 | | | 本地逻辑对DDR2 IP核的数据读出请求信号,高电平有效。 | | | 本地逻辑对DDR2 IP核的数据突发传输起始标志信号。多个数据传输时,该信号在 local_write_req或local_read_req信号拉高的第一个时钟周期时保持高电平,用于指示传输的起始。 | | | 本地逻辑写入到DDR IP核的数据总线信号,每次写入4个16bit数据。 | | | 读写数据字节使能标志信号。Local_be的每个位对应local_wdata或local_rdata的8bit数据是否有效。 | | | 突发传输的有效数据数量,即传输多少个local_wdata或local_rdata数据。 | | | DDR2 IP核输出的当前读写请求已经被接收的指示信号,高电平有效。 | | | DDR IP核输出的本地逻辑读出数据总线信号,每次读出4个16bit数据。 | | | local_rdata数据总线输出有效信号,高电平有效。 | | | | | | ALTMEMPHY完成DDR存储控制器的自动校准操作,拉高该信号。该信号可以作为用户逻辑的复位信号。 |
注:方向是相对DDR2 IP核而言的。 第三类是带“mem_*”的DDR2芯片接口,前面已经给出基本的功能描述,这里不再赘述。DDR2的在我们设计中例化的接口映射代码如下所示。 //////////////////////////////////////////////////// //DDR2 controller and phy IP core ddr2_controller ddr2_controller_inst ( .local_address(local_address), .local_write_req(local_write_req), .local_read_req(local_read_req), .local_burstbegin(local_read_req | local_write_req), .local_wdata(local_wdata), .local_be(8'hff), .local_size(3'd1), .global_reset_n(sys_rst_n), .pll_ref_clk(clk_100m), .soft_reset_n(1'b1), .local_ready(local_ready), .local_rdata(local_rdata), .local_rdata_valid(local_rdata_valid), .local_refresh_ack( ), .local_init_done(local_init_done), .reset_phy_clk_n(reset_phy_clk_n), .mem_odt(mem_odt), .mem_cs_n(mem_cs_n), .mem_cke(mem_cke), .mem_addr(mem_addr), .mem_ba(mem_ba), .mem_ras_n(mem_ras_n), .mem_cas_n(mem_cas_n), .mem_we_n(mem_we_n), .mem_dm(mem_dm), .phy_clk(phy_clk), .aux_full_rate_clk( ), .aux_half_rate_clk( ), .reset_request_n( ), .mem_clk(mem_clk), .mem_clk_n(mem_clk_n), .mem_dq(mem_dq), .mem_dqs(mem_dq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