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总结的一个电容降压输出电流计算公式:

[复制链接]
LGZ2006 发表于 2008-6-17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公式都有其适用范围

因为从未见过&quot;电容降压在3角波中的应用&quot;,也就没见过相应公式,也就不消费心计算.<br />也出一题请楼主做答:一常见电容降压电路,产品在北京地区应用.要求输出直流不得小于88mA,求一合适容量的电容器.
 楼主| t.jm 发表于 2008-6-1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LS太顽固了吧?做电子工程师切忌如此,

仔细看看20楼的贴子,用经典公式计算电容降压本就是错的,在我没有发现这个公式之前我就知道是错的!只是因为搜索所有的公式,也就只有阻抗法象一回事.<br />而阻抗法比我的公式差远了.<br />它只能计算一个特例:短路电流.<br />我设计是这样,计算严谨,取实例随便.
xwj 发表于 2008-6-17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唉,真不知是谁太顽固...

没有说你的算法是错的,<br />只是实际场合该怎么算、算到什么精度还得根据现场需要来。
maychang 发表于 2008-6-17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只有争论,能出真知。<br /><br />&nbsp;t.jm&nbsp;提出的算法,不仅仅用在工频电容降压取电上,在其它地方例如开关电源半桥电路输出倍压整流也是正确的,但在这个电路中根本无法用阻抗计算。
 楼主| t.jm 发表于 2008-6-17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maychang 理解我的一片苦心.

很早我就用这个公式了,一直没发表,近来看到一些新手不懂计算,所以才贴出来.
ezhanmygod 发表于 2008-6-17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术语

请问LS代表什么?还有工程计算含义又是怎样的!
LGZ2006 发表于 2008-6-17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LS-大概是"老师"吧

&quot;工程计算&quot;基于但不同于&quot;基本原理计算&quot;,其最大区别在于前者视应用对象的不同,所考虑的实现(产品)因素多寡不一,代以简单的设计系数(例如0.9,1.1等),而不去追求计算的精度.
 楼主| t.jm 发表于 2008-6-17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一直以为电工在设计中会用到很多计算的。

看来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我的计算是直接上数学软件,作为一个90年代的大学生,工作了十几年,经验多少总会有些吧,我都还把计算摆在一个重要位置,我认为年轻人更应如此,除非你不是设计,而是抄板。再说现在是电脑时代,计算是很简单且愉快的事,数学软件,仿真软件助你事半功倍。
computer00 发表于 2008-6-18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如果你将标题改下,或许就有更好的效果了:

“电容降压电路中电流的一种简单计算方法及推导”,<br /><br />然后按照物理意义,一步步推导,然后得出公式,再对公式进行简化,得出一条简单的式子:<br />电流&nbsp;=&nbsp;2*频率*电容量*(峰峰值&nbsp;-&nbsp;2*输出电压)。<br />对于220V/50Hz正弦信号,可以得到:<br />电流&nbsp;=&nbsp;100*电容量*(622&nbsp;-&nbsp;2*输出电压),<br />当输出电压很小时,有<br />电流&nbsp;=&nbsp;100*电容量*622,<br />即&nbsp;电流&nbsp;=&nbsp;电容量(uF)*0.0622&nbsp;≈&nbsp;电容量(uF)/16&nbsp;(A).<br /><br />当然,实际应用中,考虑到电压波动、电容误差、输出电压等因素,<br />实际电容要选取得比这个值大一些。
xwj 发表于 2008-6-18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还是圈圈的表达能力好:-)

  
maychang 发表于 2008-6-20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xwj 说计算开关电源变压器也从不用平方开方

根据电流计算漆包线的线径也不用?
蓝色日出 发表于 2008-6-26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偷学中!

  
bdkonly 发表于 2008-7-16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精确点好……

我认为一种理论如果在大多数场合都能应用很好的话,它就不失为一种好的理论。作为玩电子的工程师,最好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不要放过每个不起眼的细节,才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失误。<br />我的看法……
yewuyi 发表于 2008-7-16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了首贴还没看懂怎么算,

站个位置抽空再看。。。<br /><br /><br />倒塌,看见sqrt就头晕……
hduzyf 发表于 2008-7-17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公式……

最后的补充用的是什么软件?
 楼主| t.jm 发表于 2008-7-19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是:Mathematica.

  
smileage 发表于 2008-7-22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精确详细点总是好的
yinshisun 发表于 2008-7-26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该公式的适用范围

1。&quot;其一是有Vout输出时电路是非线性的,不能用线性公式计算&quot;说法不妥。应是:该电路的电流为非正弦电流(U0非零时),故不能使用阻抗计算电流。<br />2。直流电压输出端平波电容与负载电阻的时间常数必须远大于电源周期。并且输出端平波电容的容量还必须远大于限流电容容量,公式才能足够准确。
McuPlayer 发表于 2008-8-6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公子的公式用的更多,其实还有个更简单的

1uF供电60mA,比老徐那个更适合用来估算
birenai 发表于 2008-8-29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是好的

小弟刚出道,不懂什么。但我觉得不管算得对不对,这种精神是值得发杨的。向t.jm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