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IAP 研究设计1. 概念 IAP: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中文解释为“在程序中编程”。ICP(In-Circuit Programming)技术即通过在线仿真器对单片机进行程序烧写,而ISP技术则是通过单片机内置的bootloader程序引导的烧写技术。 2. 框架设计简要说明: 将STM32 的Flash 512Kb 分为两个部分,一个256Kb 用来存放最小系统,一个256Kb用来存放APP代码。具体最小系统与APP的Flash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难点解析:最小系统与APP的存放地址 要找到最小系统与APP的存放地址,那么就需要了解STM32的Flash存储空间,如下:
最小系统与APP的跳转 系统启动之后首先进入最小系统,这是由硬件决定的,进入最小系统之后,再判断APP系统烧录的地址的栈顶指针是否正确来判断是否烧录了APP,启动APP。官方例程代码如下: /* Test if user code is programmed starting from address "ApplicationAddress" */if (((*(__IO uint32_t*)ApplicationAddress) & 0x2FFE0000 ) == 0x20000000){ /* Jump to user application */ JumpAddress = *(__IO uint32_t*) (ApplicationAddress + 4); Jump_To_Application = (pFunction) JumpAddress; /* Initialize user application's Stack Pointer */ __set_MSP(*(__IO uint32_t*) ApplicationAddress); Jump_To_Application();}上面这个是第一种方法,还有第二种方法是:在将APP程序写入Flash后在Flash中写入相关信息,最小系统程序不断检测读取该信息,如读到该信息则写一个标志位到SRAM中,重启MCU,剩下的同样利用上面的代码,只不过判断条件改为SRAM中的标志位了。 启动顺序
关于启动顺序,网上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没有使用IAP的
使用IAP的 最小系统与APP的编译 最小系统的编译直接按照正常的工程编译就行,而APP的编译则需要特殊处理:keil中设置如下:
上面这个是针对程序的存放的Flash地址的,还需要对中断向量表进行重地位,可使用函数 void NVIC_SetVectorTable(u32 NVIC_VectTab, u32 Offset);
在APP main函数中调用该函数设置偏移量,偏移量要等与程序 Flash相等的偏移量
还没有亲自试过,这个是参考别人的代码来的,过段时间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