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交越失真的互补输出级??????

[复制链接]
8114|24
 楼主| izefei 发表于 2010-5-20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当正弦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1V时,在Q1的基极测得的为理想的正弦波形;而正弦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2V时,测得波形则在顶部出现失真(失真范围内电压值不变)(见图)。麻烦哪位进来的大侠给解释下啊,谢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HWM 发表于 2010-5-20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极管有那么大的hfe?查手册最大也就两百多。按实际情况上下都应该削顶。
sxdxy 发表于 2010-5-20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2N5551/5401是小功率管,偏置太高了,饱和失真。增大R3和R4
 楼主| izefei 发表于 2010-5-2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b] 2# HWM 大侠能不能说清楚点,怎么就应该削顶呢,你看啊,假设二极管D3正常导通(导通电压0.7V),Q1基极电压最大也就是3.5V,恒小于集电极电压5V,另外发射极电压又恒小于基极电压,所以Q1一直工作在放大区,不应该削顶啊
 楼主| izefei 发表于 2010-5-2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早试过了,R3,R4越大越失真,减小之后反而不失真。就是不理解为什么。 2# HWM
HWM 发表于 2010-5-20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是如此,反过来增大负载电阻(R1)也可以。另外,这两个管子也承受不起这个功率,仅是仿真而已。
maychang 发表于 2010-5-20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负载为1欧,太小了。
自己计算一下,R3R4中电流经Q1Q2放大后,可以将负载驱动到多大峰值输出。

评论

的确是R1太小了。  发表于 2019-7-3 11:17
 楼主| izefei 发表于 2010-5-2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R1上的电压不是Q1基极电压减去其BE间的导通电压吗?假设二极管D3正常导通(导通电压0.7V),Q1基极电压最大也就是3.5V,R1上的电压又能大到哪里去,况且R3上的电流不是全部流过Q1的基极吧。个人愚见,望大虾批评指正 7# maychang
maychang 发表于 2010-5-21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8楼:
“R1上的电压不是Q1基极电压减去其BE间的导通电压吗?”
不是。

“假设二极管D3正常导通(导通电压0.7V)”
在静态时可以这样假设,在输入正半周尤其是如图中发生切峰时不能这样假设。
输入信号正半周,随着输入端电位不断升高,D3逐渐趋于截止,直至完全关断。D3关断后,R3上电流完全流入Q1基极,该电流乘以Q1电流放大倍数是Q1集电极电流,再加上R3中电流即Q1基极电流,是Q1发射极电流,也就是R1中电流。此电流完全由电源电压和R3以及Q1放大倍数决定。R1小,两端电压就小,Q1基极电位也就上不去。
你的示波器,量的是Q1基极电位。切顶表示虽然输入端(两二极管之间)电位上升,Q1基极电位却再也上不去了。此时D3还导通?
HWM 发表于 2010-5-21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to 8L:

自己算一下,如此需要多大的电流放大倍数(即β或hfe),还没考虑到是否能通过此电流。
 楼主| izefei 发表于 2010-5-21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输入信号正半周,随着输入端电位不断升高,D3逐渐趋于截止,直至完全关断”。大侠能不能再详细点,怎么输入端电位升高,D3就截止了?在线等 9# maychang
luckycrow 发表于 2010-5-21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搭的什么电路。

首先信号输入端直流工作点并不是0V,不能和信号直接耦合,要加点解电容。输出端也同样要电解电容耦合。
其次,不知道你测量Q1基极电压目的是什么,这个电路是用于增强输出,提高放大电路带负载能力,要测也应该R1的波形。

不过就你这个图而言,为什么为有这个现象,是因为Q1的基极直流工作点在1.8V(2.5 - 0.7)左右,所以当信号高于1.8V的时候二极管就截止不导通了。
maychang 发表于 2010-5-21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楼:
“怎么输入端电位升高,D3就截止了?”
水往低处流。
输入为零时,R3中电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流过R3,另一部分流入Q1基极。注意此时R1上端电位也是零,故两部分电流大致相等。
输入端电位上升,显然流过R3的电流减小,流入Q1基极电流增加(正因为流入Q1基极电流增加Q1才有输出)。当R3中电流完全流入Q1基极,D3截止。此时Q1发射极输出电流达最大,R1上电压不能再增加,切顶。
maychang 发表于 2010-5-21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12楼:
楼主所发电路并没有错,只是负载电阻太小。
你的“首先信号输入端直流工作点并不是0V,不能和信号直接耦合,要加点解电容。输出端也同样要电解电容耦合”是错误的。
“其次,不知道你测量Q1基极电压目的是什么”,楼主要看这点波形,也无可非议。怎么就不能看呢?
“所以当信号高于1.8V的时候二极管就截止不导通了”。完全错误,错得简直有些离谱。
151466528 发表于 2010-5-2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8楼:
“R1上的电压不是Q1基极电压减去其BE间的导通电压吗?”
不是。

“假设二极管D3正常导通(导通电压0.7V)”
在静态时可以这样假设,在输入正半周尤其是如图中发生切峰时不能这样假设。
输入信号正半周,随着输 ...
maychang 发表于 2010-5-21 07:48


maychang大牛貌似犯了个小错误,就这里的正半周而言,Q1一直是开启的,KVL,故
VbQ1=vBE1+Vo 也就是说
R1上的电压 确实是 Q1基极电压减去其BE间的导通电压
问题在与由于hef 对Ie1*R1的限制,所以Vo限幅,VbQ1达到max
maychang 发表于 2010-5-21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15楼:
  1. R1上的电压 确实是 Q1基极电压减去其BE间的导通电压
没错。这句完全正确。
错误在于后面这句:“Q1基极电压最大也就是3.5V,R1上的电压又能大到哪里去,况且R3上的电流不是全部流过Q1的基极吧。”
我这么直接写“不是”,看来是容易引起误会,再多引用后半句就好了。
batsong 发表于 2010-5-21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个仿真软件是什么啊?
 楼主| izefei 发表于 2010-5-21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multisim 10 17# batsong
 楼主| izefei 发表于 2010-5-21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了,maychang大侠,听你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啊!!! 13# maychang
大秦正声 发表于 2010-5-2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输入信号比较大!
而电源电压才5伏!

不能工作在放大区,要引入负反馈!


销售 c8051f单片机开发工具,芯片,usb,rf,internet开发板
http://yang96381.blog.163.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主题

80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