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的 电子设计大赛 通信类的出来了 大家看看 给个建

[复制链接]
5396|23
 楼主| 磐石稚子 发表于 2007-9-3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线识别装置(B题)<br />【本科组】<br />一、任务<br />设计制作一套无线识别装置。该装置由阅读器、应答器和耦合线圈组成,其方框图参见图1。阅读器能识别应答器的有无、编码和存储信息。<br />图1&nbsp;&nbsp;无线识别装置方框图<br /><br />装置中阅读器、应答器均具有无线传输功能,频率和调制方式自由选定。不得使用现有射频识别卡或用于识别的专用芯片。装置中的耦合线圈为圆形空芯线圈,用直径不大于1mm的漆包线或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密绕10圈制成。线圈直径为6.6±0.5&nbsp;cm(可用直径6.6&nbsp;cm左右的易拉罐作为骨架,绕好取下,用绝缘胶带固定即可)。线圈间的介质为空气。两个耦合线圈最接近部分的间距定义为D。<br />阅读器、应答器不得使用其他耦合方式。<br />二、要求<br />1.基本要求<br />(1)应答器采用两节1.5V干电池供电,阅读器用外接单电源供电。阅读器采用发光二极管显示识别结果,能在D尽可能大的情况下,识别应答器的有无。识别正确率≥80%,识别时间≤5秒,耦合线圈间距D≥5cm。<br />(2)应答器增加编码预置功能,可以用开关预置四位二进制编码。阅读器能正确识别并显示应答器的预置编码。显示正确率≥80%,响应时间≤5秒,耦合线圈间距D≥5cm。<br />2.发挥部分<br />(1)应答器所需电源能量全部从耦合线圈获得(通过对耦合到的信号进行整流滤波得到能量),不允许使用电池及内部含有电池的集成电路。阅读器能正确读出并显示应答器上预置的四位二进制编码。显示正确率≥80%,响应时间≤5秒,耦合线圈间距D≥5cm。<br />(2)阅读器采用单电源供电,在识别状态时,电源供给功率≤2W。在显示编码正确率≥80%、响应时间≤5秒的条件下,尽可能增加耦合线圈间距D。&nbsp;<br />(3)应答器增加信息存储功能,其存储容量大于等于两个四位二进制数。装置断电后,应答器存储的信息不丢失。无线识别装置具有在阅读器端写入、读出应答器存储信息的功能。<br />(4)其他。<br />三、说明<br />设计报告正文中应包括系统总体框图、核心电路原理图、主要流程图、主要的测试结果。完整的电路原理图、重要的源程序用附件给出。<br />
chunyang 发表于 2007-9-3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去看看RF ID的工作原理,作个简化的就行

不要用现成的商品方案,否则如果我是评委会立刻判零分。
computer00 发表于 2007-9-3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要求还是比较低的,

  
木头东瓜 发表于 2007-9-3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相当的简单啊

可惜当时俺看这个就和看天书一样
 楼主| 磐石稚子 发表于 2007-9-3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晕倒

<br />&nbsp;&nbsp;&nbsp;各位大虾能不能给点具体的方案和资料&nbsp;我都急死了&nbsp;&nbsp;你们你们&nbsp;竟然...............<br />&nbsp;&nbsp;&nbsp;谢谢大家给的建议哦&nbsp;&nbsp;不过要快&nbsp;&nbsp;
 楼主| 磐石稚子 发表于 2007-9-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着急哦

大家快点给个建议哦
toplayout 发表于 2007-9-3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

这个看起来并不难啊。
myfaith 发表于 2007-9-3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会说简单

又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打&quot;简单&quot;两个字谁都会,动动嘴巴
 楼主| 磐石稚子 发表于 2007-9-3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简单 你们倒是给个好点的资料 和建议阿

&nbsp;&nbsp;着急哦!!<br />&nbsp;&nbsp;&nbsp;其实不简单&nbsp;&nbsp;其中涉及到的东西相信没做的时候你不会想到。
chunyang 发表于 2007-9-3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渔非鱼

善渔者,鱼易得;求鱼者,临渊慕鱼。<br />求鱼莫若求渔。
wenbinjj 发表于 2007-9-4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渔者要拼几年老命才得鱼。

  
chunyang 发表于 2007-9-4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急功近利者众

&nbsp;&nbsp;&nbsp;&nbsp;楼主起码该看看书,做些基础性方案,然后在你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指点,直接给结果就是对那些勤勤恳恳、自力更生的参赛者不公。<br />&nbsp;&nbsp;&nbsp;&nbsp;
wahahacat 发表于 2007-9-4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难啊///

冻瓜教我
木头东瓜 发表于 2007-9-4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你什么时候变冻猫了

我再教你
wahahacat 发表于 2007-9-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1

你Y会不会啊,口口声声简单.我连LZ说的啥都没看明白.靠.
computer00 发表于 2007-9-4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搜集几篇RFID方面的论文看看吧

  
wangfei803 发表于 2007-9-8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_^ ^_^

我们学校有人做了这题目
长征406 发表于 2007-9-9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要注意

请大家注意,这道题要求的是电感耦合,其原理类似空心变压器,利用空间内两线圈的交变电流形成闭合磁路进行通信的,说白了这是典型的磁通信。而不是简单的利用电磁波进行通信。所以做这道题要具备一些《磁路》的基本知识。<br />大家不要小看这道题,这是国家一个重点科研项目的简化版,据说当时做这个项目时最远也不过18cm。
chunyang 发表于 2007-9-9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忽视了一个重要条件

&nbsp;&nbsp;&nbsp;&nbsp;“装置中的耦合线圈为圆形空心线圈,用直径不大于1mm的漆包线或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密绕10圈制成,线圈直径为6.6±0.5&nbsp;cm”<br />&nbsp;&nbsp;&nbsp;&nbsp;这个电感量不大且无铁芯,因而工作频率较高,采用典型的无源RF&nbsp;ID原理可轻松解决问题,所以题目有限制:“不得使用现有射频识别卡或用于识别的专用芯片”,这是要求答题者自己掌握RF&nbsp;ID的原理和结构并用非专用器件实现,其难点不是原理而是工艺,能量积累和功耗控制的设计要求较高。至于最大工作距离,输入能量有上限(2W),这是制约而非什么绝对难度的限制。<br />&nbsp;&nbsp;&nbsp;&nbsp;当然,这道题目对非专业人员的学生而言有较大难度,但对专业人员而言,要是连这道题目都无法解决是吃不了这碗饭的。<br />&nbsp;&nbsp;&nbsp;&nbsp;21IC的computer00网友曾参加过大赛,成绩也不错,去北京领奖了,以我的鉴别力,我相信他当时遇到这道题是可以搞定的,现在更不用说了。另外东瓜说简单,也可以认定非虚言,否则这几年的职业经历算是糟蹋了,从东瓜对一些帖子的回答来看,他现在应该是有这个功力的,上学时如何没有印象就不好说了。<br />&nbsp;&nbsp;&nbsp;&nbsp;电子大赛赛的是提前进入职业角色的凤毛麟角式的人物,这是大赛的初衷,但听说不少老师都搅合进来,这是非常恶劣的,毕竟,对专业人员而言,大赛题目不是高不可攀的,所以我反对任何形式的直接指点。
长征406 发表于 2007-9-10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上

“这个电感量不大且无铁芯,因而工作频率较高”。<br />请问这个频率较高,会高到多少,几百M或者几个G行吗?<br /><br />我是一个非通信专业的学生。<br />请楼上赐教。<br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主题

10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