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国庆将至,出一道题给同学们玩玩----答案已另帖公布!

[复制链接]
楼主: iC921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楼主
本帖最后由 mmax 于 2010-9-29 20:21 编辑

在家没事干,拍脑袋想了一个,用画板画出来了。

第一个运放是脉冲积分,每来一个脉冲,C1的电压增加一些,虽然不是线性。
然后后面三个比较器,跟不同的电压比较产生三个脉冲。
当C1电压到40个脉冲的时候,就用Mos管放掉电容电压,形成循环。哈哈~

输出脉冲还没有整形。
可能会自振荡

后续再优化吧。
应该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我先把想法搁这了,呵呵。

未命名.JPG (37.13 KB )

未命名.JP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沙发
mmax| | 2010-9-29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哟,用三个独立的40计数器,在不同计数值处各输出一个脉冲,然后再二极管并着输出。
哈哈~ 版主是不是也不给分呀。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mmax| | 2010-9-30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max 于 2010-9-30 08:40 编辑

优化了一下我的模拟方法,一个脉冲积分器。每来一个脉冲沿,C1增加确定的电压。

增加一个二极管,保证脉冲低电平的时候运放处没有负压。

R3/C2的充放电时间慢一些,相应R1/C1的时间也慢,至少1/8~1/4输入脉宽。

然后让后边的比较器每 40/3 = 13.33个脉冲的电压做比较,输出一个脉冲。

后续再整形输出。

呵呵。还是担心C2原因会震荡。待后续优化。

10092920207f199bc9202b8bd4.jpg (28.62 KB )

10092920207f199bc9202b8bd4.jp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mmax| | 2010-9-30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21# iC921

关键40/3不能整除,所以就想到模拟了,呵呵。

可能最后不是非常准确的40/3,而且脉宽不能跟随。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mmax| | 2010-9-30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如果一般脉冲的话,只关注个数比。

用一个41位移位寄存器,一直装载1。

当移到38脉冲的时候,使能一个MOS管开关,放信号过去。放(38/39/40三个脉冲过)
然后移到第41个,关闭MOS管,整个寄存器清0,重新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mmax| | 2010-10-1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27# mmax

再优化一下这个方案。

一个40位循环移位。输出40位,但只有一位是1,每来一个脉冲,这个1向高位移动一位,循环。

然后在13/26/39位处,并三个二极管到输出,输出对地拉个电阻。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mmax| | 2010-10-3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max 于 2010-10-3 22:11 编辑

国庆一个人在家闲的无聊。把我的模拟方案仿真了一下,还真能用,呵呵。 就是输出只是尖脉冲,没有整形。

输入为4k的方波。输出为每10mS三个脉冲。呵呵~

仿真三个波形为:输入,中间的C3的积分电压,输出

2.JPG (51.8 KB )

2.JPG

1.JPG (80.38 KB )

1.JP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mmax| | 2010-10-4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max 于 2010-10-4 06:51 编辑

方案2:用移位寄存器


1)40位移位寄存器由5个164组成。
2)上电时候装载逻辑1,然后第一个脉冲输入后将输入A/B端钳位到0。当计数满40时,又再装载1。电容C6起到只要第一个脉冲输入后,Mos管就永久导通。电阻R8/R9/R10,按照大小,对Vcc、脉冲、移位溢出强制优先级。保证上电第一次R8接通AB,第一次脉冲时R9接通AB,循环溢出的时候R10接通AB。
3)所以整体是一个40的循环移位寄存器,所移位的数据只有一位1。

4)在13/26/39处分别接二极管,做或处理为一个信号,脉宽是输入的两倍。

5)或出来的信号再与输入脉冲做与运算,相当于选通,放三个脉冲过去。

彻底完成40/3脉冲的完美分频,脉宽一样,就是三个脉冲的间距不一样。

3.JPG (93.91 KB )

3.JPG

4.JPG (74.05 KB )

4.JPG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mmax| | 2010-10-15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57# iC921

哎,老大。

作为一个硬件大牛。

怎么不对自己好点呢,搞一个猛一点稳定一点的电脑呢。
印象中,maychang好像也用一台非常破非常破的电脑。

多费劲呀。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mmax| | 2010-10-15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出一个高档方案吧:

用FPGA,用内部CLK(200MHz)去扫描输入脉冲。

然后根据正周期时间计到的数值,做依据处理。

可以做到完美的:等间距、3/40、脉冲等宽度跟踪。

方案特点:
1)灵活,分频倍频都可以,可以做一个脉冲比例跟随功能。
2)性能优异
3)成本贵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