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是河中水,交流是水上船。

[复制链接]
11357|81
PowerAnts 发表于 2010-10-11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俺非常认同你的意见,知根知底会比较好,跟画虎要先画骨一个道理
HWM 发表于 2010-10-11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容许范围内的近似,这很正常。量子力量都容许微扰论的存在....

低频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到了射频或微波段就不合适,这就是超出容许范围的“近似”将变得无用。
PowerAnts 发表于 2010-10-11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见得,导波管也有个公差,不能说差0.1%就出问题了
sxdxy 发表于 2010-10-11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19# HWM
H大叔不是工程师?高校教授?博导?硕导?讲师?
PowerAnts 发表于 2010-10-11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没记错的话,老H你在一个磁环电感的贴里说过,该放过的就放过,现在又不放过了,哈
PowerAnts 发表于 2010-10-11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24# sxdxy

是教授
伟林电源 发表于 2010-10-11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蚂蚁是大师,都是咱要仰视的人物。
 楼主| pjy 发表于 2010-10-11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你对传输线的分析贴,了解你的想法了,其实此帖主要是讨论如何引导初学者建立一些基本的概念,这的确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大学物理电磁学,乃至后期的微波与电磁场,这些知识对于初学者而言,仔细想想,是比较难理解的,再说,我们强调的是实际的应用能力,不是建模然后罗列一大堆的数学公式及条件,那样反而会在增加学习的难度,因为需要高数的知识,还需要电子的知识,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很差的。
对于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根据不同的专业还是有所侧重的,本人大本期间学习了28门之多的专业课,毕业后花了差不多20年都没弄明白,很多都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去体会,感悟,绝不是建模然后罗列一大堆公式和条件,然后发挥数学的作用进行一番推演那么回事。
有时候希望面面俱到,想法很好,但是效果未必很好,十年模电!
to 13L:

不对。那时某些“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问题,或也许是自学不得要领的问题。

通常都必须先学《电磁学》然后才是《电路》(至少是同步)。而且《电路》首章都有相关说明,意在说明电路成立的条件。 ...
HWM 发表于 2010-10-11 12:21
 楼主| pjy 发表于 2010-10-11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话说的,一个会做不懂,一个虽懂不会做,一个即懂又会做,这是不同的,所以,学校特别希望招那些企业经验丰富的至少35岁以上的人来搞从事工科教育。
农村电工拉个电灯要不要学电磁学?

一拉开关,那个di/dt, dv/dt都很大... :lol
PowerAnts 发表于 2010-10-11 12:42
 楼主| pjy 发表于 2010-10-11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阶跃响应,高斯频谱,比不过DELTA(闪电),哈哈!
农村电工拉个电灯要不要学电磁学?

一拉开关,那个di/dt, dv/dt都很大... :lol
PowerAnts 发表于 2010-10-11 12:42
PowerAnts 发表于 2010-10-11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pjy真是个两面派,哈,知道老H是教授就翻脸了,哈
PowerAnts 发表于 2010-10-1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27楼,你别给俺乱戴帽子,电磁学方面,老H才是坛子里的大师
 楼主| pjy 发表于 2010-10-11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jy 于 2010-10-11 14:50 编辑

最崇拜的就是专家教授了!
要是相信专家教授的水平,那是真正的忽悠,绝对的忽悠。
现在的专家教授和90年左右的大学教授是没法比的啦。
和一个5年以上企业做研发的工程师都没法比。
当然极少数的还是很务实的,有很高的造诣的。
来21IC的教授,都是有水平的。
pjy真是个两面派,哈,知道老H是教授就翻脸了,哈
PowerAnts 发表于 2010-10-11 14:35
PowerAnts 发表于 2010-10-11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看老H,从表弟到专家,哈
 楼主| pjy 发表于 2010-10-11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2000年入的二姨家,老H是2001年入的,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吧,哈~
喜看老H,从表弟到专家,哈
PowerAnts 发表于 2010-10-11 14:50
PowerAnts 发表于 2010-10-11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有道理
 楼主| pjy 发表于 2010-10-11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如4L耍单杠的。
没什么东西“搁船”,也没什么东西“卡船”。这里不存在“外来者”。

真要形象地理解,那就是两个人拔河。想要范围大点(增加动态范围),两人站得远点(提高压差);想要拉的近点(将中点拉近),换个力气大点(降 ...
HWM 发表于 2010-10-11 08:21
PowerAnts 发表于 2010-10-11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werAnts 于 2010-10-11 16:19 编辑

找天花板和地板,还得靠图解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PowerAnts 发表于 2010-10-1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像硬盘磁头一样,装个气垫装置,切不可捧到头擦到脚。

实际上,由于放大系数随Ib变化而变化,开环状态想大动态保持线性输出是不可能的
 楼主| pjy 发表于 2010-10-11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所以自然就有了运放的故事了......学习低频,其实很多一部分就是体现在对运放的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