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0有人说差的要死,我不信,偏偏用M0来玩,M0相当给力!AVR准备停用之.........
plc_avr 发表于 2011-11-24 06:18 ![](https://bbs.21ic.com/images/common/back.gif)
实际ARM的指令集已经决定了它操控GPIO显然远不如MCU,因为MCU指令中已经多方考虑了对GPIO的位操作。
而ARM是通用的MCU,例如其核,NXP有M0,Nuvoton有M0,可能还有其他的M0.
那么这些厂家的M0的GPIO物理地址的分配不可能一样,故指令中不可能对GPIO进行操作,特别是位操作。
可能从汇编语言中看出,MCU可以对位操作,但是C语言实际没有真正意义的位操作。
而我们用的MCU开发平台由于是针对某些芯片的,故编译器可以识别出实现约定好的位操作。
再可以从红杏上看出,它由结构、联合、位域及枚举组成,我们需要的位操作实际是用位域替代的,是寄存器的&=~,|=等“位”操作。
故红杏在一般MCU上应用显然要效率低下,而在ARM上使用,由于通用性不支持真正的位,故红杏的效率将和理论分析的一样,即对ARM的访问,红杏的架构是最正确的。
所以可以看出在ARM用结构来描述特殊寄存器阵列是很好甚至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由于ARM是32位的,但指令可能是16位或32位的,故32位/16位指令集中不可能包含寄存器的32位地址或立即数。所以必须通过间接寻址即指针来访问。
故特殊寄存器的物理地址必须在指令语句的附近存放,即所谓的“文字池”。
所以ARM要想操作GPIO的一位,必须做工作:
1. 在附近的文字池中取出GPIO地址,如GPIOA
2. 得到某控制寄存器,如GPIOA.xxx
3. 对GPIOA.xxx进行“位操作”,如&=~或|=
故ARM操作GPIO指令效率肯定不如MCU,这是天生的而非某厂家的不足。
新唐为了提高其访问GPIO的效率,简化了俺说的上述3条基本步骤,用寄存器替代位。
即用空间换速度。一个位就占用一个寄存器地址。
即一个GPIO的位将占用32位的ARM寄存器地址。
ARM快速操作GPIO的一位,必须改进工作:
1. 在附近的文字池中取出GPIO地址,如GPIOA
2. 得到某控制寄存器为某位,如GPIOA.bit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