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于1.8英寸数码管驱动电路设计遇到的问题请教

[复制链接]
10248|55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楼主

回复楼主

//
楼主: 关于1.8英寸数码管驱动电路设计遇到的问题请教 
...
数码管是1.8英寸的,8段,每段的驱动电流推荐值是10ma-25ma,8段就是至少80ma以上,而每段是由三个led串联(内部电路),每个led的启动电压为1.8v,所以要点亮数码管的电压必须高于5.4v.不知道这些信息说清楚没有,谢谢各位兄台指点. 
// 
>>>>>>>>>>>>>>>>>>>>>>>>>>>>>>>>>>>>>>>>>>>>>>>


请正确书写单位符号!这是一种态度!知识改变人生,态度决定一切。

下面分析过程依据上面附图左半部。
不知道你这些数据来源可靠不。假设都是正确的算。
每位电流:25mA*8=200mA
LED以外的电压差:12V-1.8V*3=12V-5.4V=6.6V
现在假设位驱动管压降为0.7V,段驱动管压降0.7V。
则R5上的
电压:6.6V-0.7V-0.7V=5.2V
电阻:5.2V/0.2A=26Ω  根据常用电阻参数系列选用27Ω。(楼主是用了51Ω,作为段驱动吗?)
功耗:5.2V*0.2A=1.04VA
在这个参数下,R5不会太烫。
*(如果你会,可以测量和计算一下以前的电路为什么烫。这不是鄙视你,而是你的确没有这么做的想法,至少没去做过)
可见,压差越大,功耗也越大。8V-9V电压比较合适。但下面计算依然以12V电源为准。

设  Q1=8550 with HFE=100
IB=IC/HFE=200mA/100=2mA.
为保证饱和,定为Q1_IB>=2.4mA。

R40 的计算:
设Q1_VEB=0.7V     (即VBE=-0.7V,这个是PNP管)
(我在这没有查资料都一律“设”一个参数,这不是正规工程做法。只不过是希望你能自己去查,比我代你查更有意义。)
12V-Q1_VEB-Q6_VCE=12V-0.7-0.7=10.6V
Q1_IB>=2.4mA    (前面已经选定)
则 R40=10.6V/2.4mA=4.417K。
从常用电阻参数系列中选接近数值4.3K。
因此实际Q1_IB=10.6V/4.3K=2.465mA

设 Q6饱和时压降为Q6_VCE=0.7V
则R4上的
电压:12V-0.7V=11.3V
电流:11.3V/10K=1.13mA
=> Q6_IC=2.465mA+1.13mA=3.53mA

设 Q6_IB=0.05mA   (这里纯粹假设!实际自己查资料和计算)
则 Q6_HFE=3.53/0.05=71.9
=> 我们只要用HFE>=71.9的9013即能满足Q6的工作要求。
特别提醒楼主,一般位驱动不限流,段驱动限流。不然点亮段数多了亮度正常,段少了亮度就会过高。因此R5也不要了,打散到段里。你自己考虑考虑。如果R5本来就是为段驱动设计,那么我算的结果不合适。
//END//
BTW,回这个帖我很费神。在想教会你我有什么好处么?你的班我来上,你的工资给我花,好不好?本“总工”下岗中。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沙发
杨真人| | 2007-6-6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要改电路。

如果是位驱动,R5应该打散到各段驱动中。因此限流电阻要重新计算。

具体我就不算了。楼主自己试试看,希望能掌握这些设计思路。
相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楼主都学过,但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不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是另一回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杨真人| | 2007-6-6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电流反灌,建议用三极管阵列驱动

用单片机经过非门或者374来驱动

注意电流反灌, 建议用三极管阵列驱动. OC输出.

如果只用1个LED8, 则位驱动可省略. 段驱动用可无输出实现消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杨真人| | 2007-6-7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流已经反灌了.停止使用374

不烧掉算你走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杨真人| | 2007-6-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你完整电路帖出来吧.

哎……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杨真人| | 2007-6-8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图。



图里用了74LSxxx,你可以用74HC273。
ULN2803你也可以用三极管搭8个共射极OC输出的反相器代替。这样别忘记给三极管B极加限流电阻。

ULN2803内部有下已经有下拉电阻,但这不是纯粹的下拉。为保险起见,外面要留下拉电阻的位置。用9个脚的集成电阻排体积就小很多。由于不清楚你的器件选型,实际中有没有必要安装这个下拉就要实验决定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杨真人| | 2007-6-8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相同的电路就不用贴出来了,

工程图纸就要一丝不苟。一般技术交流取图可以采用:部分取样法。概括法。

例如,一个单元从单片机到一个LED的完整电路,然后有多少个相同的LED组,这样就够了。

现在看来是有10个LED都是1.8寸用5V多电压25mA以下的电流。
没交代动态显示还是静态显示。估计是动态。那么
单片机输出的段数据经过缓存(374/273)送到段驱动电路。
单片机直接提供位驱动信号送到位驱动电路。
显示部分的硬件结构就这么有了概念。

过分热心是我的缺点。我都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关注你这个问题。一开始就说你这鸭走运了。也许这是缘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杨真人| | 2007-6-8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少人以为硬件容易,轻视硬件技术

不少人以为硬件容易,轻视硬件技术,眼睛只盯着软件。这无疑是因为做软件容易获得高收入。这种态度导致最后在硬件问题上碰壁。实际写软件的时候,由于对硬件工作原理不甚了解,写出来的程序运行中有很多BUG。总觉得自己写的程序无懈可击,于是把矛头指向硬件——“我写的代码几十万行,你的硬件才百来个零件”。往往要求硬件作改变来补偿软件的不足。而实际上很多优秀软件往往是用最低硬件投入实现所需功能,这是软件的价值。我见过很多关于LED显示故障的问题,都是出在对硬件不了解的基础上,错误地写出满以为完美的程序。有的**程序绝对没错(给我发程序代码,我都懒得看,我没写程序好多年),但在最后发现了程序的问题。楼主也很可能出这种错误,而且可能性极高。

硬件是演员,软件是演技。如果演技不行,演员再漂亮也只是摆设,戏会不好看。演技好,小丑也能满堂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杨真人| | 2007-6-9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叫你别这样用374,例图给你这么久还上心.374损坏是预料中事.

如果只是实验,你可以继续让374这样工作下去。坏多少换多少。但做产品的话就死定了。这是严重的设计错误。

不知道你用什么工艺的374。LS?HC?请仔细查阅该工艺374的数据手册。
还有,你对各种逻辑IC的输入输出电路结构完全不了解,不明白现在这样的做法是对374极大的伤害。如果不是TTL-OC输出,是不能接入高于VCC电压的。否则必定反罐电流。例图中的ULN2803就是为此而设。74LS06是OC输出的。LM339也是OC输出的。……

再给你说一次:停止这样使用374做直接驱动。374必死!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杨真人| | 2007-6-9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一图



书上有的各位自己去读。我这里只是自个儿玩,没打算出书。
为了容易看清楚,我把图放得比较大。14寸显示器可能看得辛苦点。

74LS154是低电平输出的,不能推E极接了高于VCC电位的PNP管。电平转换麻烦,要加个非门才能正推NPN管。改用ST的M74HC4028充当位选,4028的输出是高电平有效的,正好用来推NPN,免去非门。
...(删除误图)
74HC175和74HC273组成位、段各自的缓冲寄存器。273和175的CLK类似行频和帧频作用。175和273共用了P0口。当然,楼主还可以考虑其他方法。

由于89C51的P0口是OD输出,通常用于位驱动比较合适。因此实际接的应该是P1口,我这里懒了。如果一定要接P0口,需要加上拉电阻。也许楼主已经知道这点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杨真人| | 2007-6-9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175占面积比273小。

如果不是很有必要,就不要273了,能小就小。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杨真人| | 2007-6-9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都打包了.

已经编辑过.从PROTEL99SE导出的.
电路图仅供参考.一切后果自负!
相关链接: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76/2007691373449.rar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杨真人| | 2007-6-9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劳 maychang 了。


经过长期改进,现在一般的逻辑IC输入输出都带了钳位二极管,用来保护内部电路不受一般浪涌过冲伤害。但这个电流容量很小,接上一个足够强的电流就会烧掉内部电路。轻则结热击穿,重则芯片爆炸。

这个图里没把MOS管的寄生二极管画出来。各位不妨自己加画上去看看,当输出脚电位高于门电路的VCC+0.7V,输出脚的电流会是怎么样走。

不是TTL-OC输出的输出脚禁止接高于VCC+(0.4V~0.7V)的电位或低于GND-(0.4V~0.7V)的电位。一些MOS-OD输出脚内部很可能带有钳位二极管(例如89C51的P1口就是带位二极管。如果以P0口驱动PNP管,则PNP管的E极不能接到比VCC高的电位)。
相关链接:https://bbs.21ic.com/club/bbs/list.asp?boardid=26&page=1&t=2548134&tp=%u8BF7%u6559%u4E00%u4E2A%u975E%u95E8%u7684%u7535%u8DEF%u5185%u90E8%u539F%u7406%u56FE%uFF1A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杨真人| | 2007-6-11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主题:关于1.8英寸数码管驱动电路设计遇到的问题请教

1/因为74hc4028是高驱动的,所以我决定不再用74ls154来译码,但是杨真人再该芯片之前还用了块175,我不明白,这样直接用单片机I/O驱动不行吗?
> 可以直接用单片机的IO控制4028、154。我提供了一个节约3个IO口的办法。但是节约这个,就要在其他地方付出代价。

2/273的clr脚我看datasheet上介绍是low有效,我再这里直接串一个电阻到5v不知道可以不?杨真人建议接到单片机复位电路,可是我想不明白为什么锁存器需要复位呢?
> 开机复位,MCU是高电平复位,273是低电平复位——你就不会加个非门。我打包的图里有的。
当然你可以不复位273。这样开机后273输出是随机的。175也是。

3/如果是三极管阵列代替uln2803我根据形成的回路倒是会计算该用多大的电阻,但是如果用uln2803这样的ic我就不知道如何选取电阻阻值了.
> 2803 实际上和分立元件一样用。只是它更紧凑。2803是单管NPN-OC输出,你可查看它的DATASHEET。相当于9013的驱动能力,做段驱动是完全没问题的。

要提醒一下,1.8寸LED的小数点(dp段)内部是一个LED,它的限流电阻与其余7段不一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杨真人| | 2007-6-1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楼


Ios 输出短路电流
单独一个短路——不允许多个短路同时发生。危险参数
避免达到Ios。

Icc VCC脚最大电流(极限参数!)
尽量别让Icc达到极限。

Ioh 高电平输出电流(一般参数)
为负值,表示电流从IC输出脚向外流。

Iol 低电平输出电流(一般参数
为正值,表示电流从外面流进IC输出脚。
还有其他参数,这些都反映了IC各种引脚的输入输出能力。
余下事情请去问欧姆先生。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