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我要提问
12
返回列表
打印
[活动]

大声说出 TI 大学计划与我的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21ic小管家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我与TI的故事---初次邂逅,努力前行

    初次知道TI大学计划,是大二的时候,记得刚开始学习模电的时候,教模电的老师上课的时候给我们说到,我们上一届的学长去参加TI的竞赛去了,言语中的自豪,让我们这些菜鸟很是吃惊,不就是一个竞赛吗,我参加学校的比赛多了去了,也没见有什么用。
    等到慢慢的学习开模拟电路,才知道这里面的门门道道,实在是太复杂了,明明老师讲的听懂了,可是一看课后习题,完全懵逼了,参数什么的都不会计算。老头又给了我们一些实例让做,后来才知道是TI竞赛的题目,简直是狗咬刺猬无从下手,结果班里的同学完败,没有一个人做出来的。出于不挂科的目的,我加入了老师的实验室,跟着老师学习,做实验。
后来慢慢的和学长他们熟悉了,看到他们整天在备战TI的竞赛,才对TI大学计划有了一定的了解。原来这是一个厂家和学校搞的活动,可以让人在学校的时候接触一些在工作后才了用到的知识,这样就比别人更早的站在起跑线上了。据说前几届的学长比赛得了奖,毕业后很容易就找到了好的工作。
    从此以后,我就积极的参与到学长他们的实验中去,帮他们打下手,看他们熬夜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一步步的成长很受感动。我也要好好学习,争取明年或者后年也去参加TI的竞赛,好好锻炼一下自己。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ylslib| | 2017-12-6 1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lslib 于 2017-12-8 13:52 编辑

我与TI的故事--无限遐想
补上一个更新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余三水| | 2017-12-6 20:42 | 只看该作者
我与TI 的故事+校园培训哪家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萧洛毫| | 2017-12-6 22:39 | 只看该作者
我与TI的故事

    记得在大三的时候,加入了老师的实验室。老师给我布置的任务是做一个采集广电信号的装置,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只是笨笨的在网上搜集资料,用OP07搭载的三级放大电路,然后用教科书上的ADC0809进行电压的读取,然后对比得出光信号的强弱。毕竟只是第一次自己做,精度太差了,收电源和环境影响太大,adc的读取也不是那么精确。后来在网上多次发帖,经过网友的指导后认识了TI。用TI的LDO,精度非常好,纹波一下子就降下来了。又经过网友的指点,去掉了op07的放大电路,直接采用TI的ADS1230 20位的AD芯片,使用内部PGA进行放大,一下子电压就上来了,精度也是不错,达到18位精度没问题。现在成品已经出来了,效果老师很满意。要感谢TI,顺便说下,用学校的邮箱申请TI的样片,速度很快,芯片运行也很稳定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离心loip| | 2017-12-6 23:26 | 只看该作者
我与TI的故事
前段时间我们参加省赛的时候就是用的TI的MSP430F5438A,当时是做了一个三维超声波测距,个人感觉TI430中5系列和6系列的片子比较给力,跑起程序来不会感觉吃力,而相反,其独特的超低功耗是该处理器最大的特点之一,而且在开发过程中,我们依靠看TI官方的例程一点一点的学习该单片机的内部资源,不得不提的是5438的内部资源相当的丰富,内部模拟部分与数字部分的干扰特别小,而且能开发USB和直接驱动段式液晶,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例如刚开始不知道它工作的机理,慢慢的我们就能够比较透彻的理解整个单片机的结构,所以TI给我的感觉是很给力,我会一直支持TI的,希望能在今后的日子里与TI一起进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学生会那点事ya| | 2017-12-6 23:30 | 只看该作者
我与TI的故事   
以前对ADC的输入级不怎么注意,都是直接将输入引脚接到被测的电压端或是接RC滤波之后再接到ADC输入端,有的场合出现过情况,有的则没有出现过意外情况。比如之前调试ADS1115的时候直接接到输入脚上就没有任何问题,采回数据特别稳定;而之前调试ADS7811时,就出现了采回数据跳动特别大的情况,用MSP430单片机内部ADC的时候也出现过数据跳动特别大的情况。那时候总结的原因是:慢速ADC牺牲速率,提高精度及稳定性,快速ADC追求速度为先,精度以及稳定度次之。这样总结的原因是ADS1115的采样速率只有2KSPS,而ADS7811大约有500Ksps。所以也就一直认为是这个原因。现在看来或许还与ADC输入级的处理有关,这个以后可以实验。之前在《德州仪器高性能单片机和模拟器件在高校中的应用和选型指南》(2012年版)看到过类似于此篇博文的**,介绍的更加详尽。在书中介绍到,如果运放和ADC之间直接相连,则ADC输入端的电荷注入效应将对运放的输出造成影响,加入RC组合则会解决电荷注入效应的问题。与此同时,书中对RFLT和CFLT的选择也进行了介绍,CFLT要是银云母电容或C0G电容,这些电容能够为Csh提供稳定的电压和频率性能。 CFLT 必须至少为 20x CSH,接下来利用ADC内部电阻、电容决定RFLT:最终决定的Cin和Rin的时间常数是CFLT和RFLT时间常数的70%,RFLT的阻值大小为50Ω~2KΩ。当RFLT和CFLT决定后,运放电路应该在驱动阶跃信号是也能及时稳定得到期望的精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wrsh| | 2017-12-11 10:54 | 只看该作者
从认识大学开始,无意间接触到TI,到现在读研开始做东西时习惯性地先去TI官网找。不得不说TI的产品带给了我很多惊喜,感谢有你,一路相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