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yzhd 于 2019-3-18 10:02 编辑
回想10年前,接触单片机也是工作需要,我们公司是做纺织机械的,在机电结合上需要自己研发电控,所以当时也赶鸭子上架地接触了单片机,根据我们设备的使用环境,选择了高稳定性的PIC的8位单片机,四处找相关的资料、书籍,上网读贴等等,也自己动手用洞洞板焊接了人生第一块开发板和烧录器,花了2个月的学习时间,并没有花太大的精力,就简单的设计出了几款产品,并相继开发了数款工控成品,比如:计数器,马达控制器,电源控制器等,在我们的设备上投入使用,经我们用户使用,反映不错,感觉PIC的单片机稳定性确实高,但是开发工具不便宜啊!当然单片机也不便宜。为了控制成本的投入,决定再找相对便宜的单片机,因为当时对这个圈子不太熟悉,所以后来就不了了之了,继续延用PIC,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第一块开发板,纯手工,某宝淘的山寨PICkit3。焊的简易板的PICkit2找不到了,2012年的时候有在**论坛发过帖子,有账号的坛友可以去睢睢(我的账号过期了)。https://www.amo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91211&extra=page%3D17%26filter%3Dauthor%26orderby%3Ddateline
后来知道和了解ST的单片机是在2016年,公司从国外采购了一批纺织机械部件,兴趣使然,对其进行了拆解,发现电控部分用是STM32F100的单片机控制光纤收发,电路简洁,后来查了一下,成本相对你低廉。感觉好神奇哟 ,原来还可以这样玩,哈哈。。。这只是知道有这个芯片的开始,而真正开始进入STM32的世界的是2017年的一次众筹,花了78块众筹了一块STM32F302CBT6带OLED的开发板,并下载资料学习此芯片,并重新登录了早已注册但并没有登录过的论坛,参加活动,相继得到了一些板卡和书籍,也在一些论坛发测试帖,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国外进口的电控
手上现有的官方的板卡
手上相关STM32的书籍
通过这两年对STM32的学习,个人感觉在ST的开发上比较人性化、模块化,对库的应用比较成熟,官方给出的工具流程化比较强,相对的开发工具的成本也相对较低,适合初学者;比如STM32CUBE和STM8CUBE,在操作上,使用都只要点点选选,即可以完成工程所需的设置,并且STM32CUBE还能生成基本的工程代码,后面开发都就只要添加自己的相关代码就可以非常简便的完成自己的项目,不得不说人性和简单,大大节约了开发者的选型和开发时间。但是现在这两个软件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STM32CUBE的新版本不支持目录,打开全是方块,STM8CUBE不能生成代码等!
另外就是这段时间最热的SDK FOC马达控制开发,相应的ST也给出了容易上手的开发工具和板卡,STMotorProfiler可以测试马达的参数并生成马达文件,以便后续的开发;STMCWB可以使用马达文件,通过一些细致的参数设置生成工程代码,并能在线调式马达运转及观测马达的相关参数情况,可以说是非常直观实用,并且ST每年都有现场培训活动以及免费的板卡赠送,欢迎大家积极参加学习!
以上只是我个人理解的一些皮毛,因为本人还是菜鸟一枚,后续还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ST MCU对我来说是人生道路的一次重要的转变,使我在工作学习上更加用心的探索思考单片机世界的奥妙和精彩,同时也感谢论坛开展的这次活动。希望在以后的时间里,能同广大坛友共同进步,谢谢!
|
宝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