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巴克豪森判据

[复制链接]
3328|16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3-20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3-21 20:10 编辑







253505c920ace80557.png


455415c920ae97e0e3.png









: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3-20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3-21 19:26 编辑




483045c9222bd11cc1.png



所给的文献中,明明是这个:

913365c92231b27e8c.png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3-2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红兵的论文看的我一脸懵圈。


997285c9236f3bcf32.png



用他自己的话说,用他的“高级方法”推导出的 结果,和教科书上的方法,推导出来的“下限”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人家的起振条件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他欣喜若狂的成就推出来个所谓的“上限”?这个是毫无意义的结果。以维恩乔振荡器为例,负反馈电阻应该仔细调整,那么必然是接近“下限”的,此时失真才能尽可能地小。那个上限有什么用??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3-20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3-21 19:26 编辑



:

473855c923c193eacf.png


336545c923c45b5072.png




搭个实际电路测测??玩仿真器就没意思了。


5735c92413c788e5.png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3-20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几个正宗的结果:


①不管是并联反馈,还是串联反馈,只要等效为负阻,那么起振条件为:


413895c923e4f56ba6.png


请注意,如果一个电路中,有多个频率点满足上式,那么对不起,这个判据失效,请转用奈奎斯特等更一般的判据。


②反馈振荡器


起振条件为:

846895c923ef5a00cf.png




也要检查有几个频率点满足上式,如果多于1个频率点,那么就完蛋了,小心点吧。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3-2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3-20 21:32 编辑

另一个问题是频率稳定性

1,对负阻振荡器,稳定判据为:

911595c924006bbb99.png

2,对于常规单频振荡器,稳定判据:
809355c9240b14983e.png



3,对于双频,甚至是多频振荡器的稳定性,太复杂了,一般用不到,略。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3-21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3-21 20:11 编辑





301515c93144c32c31.png



292505c9316e27ec87.png







liuzuilianlian 发表于 2019-3-21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派掌门 发表于 2019-3-21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深奥了。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3-21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3-21 14:37 编辑

这一篇**,居然让成都信息科技大学4个教授沾光:


IMG_20190321_142750.jpg
IMG_20190321_142832.jpg


这个项目拿到21IC做,四川省科技厅一分钱也不要花。因为这些都是几百年前老掉牙的东西,根本不需要现代人研究。


花几十万,找4个大学教授研究巴克豪森判据,四川省科技厅真是有钱没处花了。


congfenglong 发表于 2019-3-2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徐你可真厉害啊,哈哈,不过给你点赞,虽然这些我不是很懂,但是确实很多项目就是混钱的,国内经济形势绝定的,院士都有水的,而且也要看看论文杂志级别,低级别杂志审稿人肯定也不咋地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3-2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congfenglong 发表于 2019-3-21 16:24
老徐你可真厉害啊,哈哈,不过给你点赞,虽然这些我不是很懂,但是确实很多项目就是混钱的,国内经济形势绝 ...

网上有卖可以看论文的密码的,中文期刊才8元一个多月,我都不愿意买。15元买了个谷歌等下载英文期刊的。

liuzuilianlian 发表于 2019-3-21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uzuilianlian 于 2019-3-21 18:49 编辑

**审稿人+项目申请答辩+项目实施者+项目完成答辩+出版社主编——这得有多少教授啊,就没人跟徐老师一样怀疑这些内容存在的必要么,问题是只不过花了一点时间就能看出的问题…………GDP除外。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3-22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liuzuilianlian 发表于 2019-3-21 18:48
**审稿人+项目申请答辩+项目实施者+项目完成答辩+出版社主编——这得有多少教授啊,就没人跟徐老师一样怀 ...


他这个推导,确实诡异。

正常情况下,根据虚部为零,可以推出振荡频率
但他这个推不出来,只能弄出个平衡时运放的增益是多少。





154665c94349535494.png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3-22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人家是怎么发明新电路的:



371325c943804cf48e.png



发明的方法就是使用对偶原理!?




所谓的实验,就是告诉读者元件值范围:

575815c943851e1fab.png

真是奇葩到极点了。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他根本没做实验。










jz0095 发表于 2019-3-22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z0095 于 2019-3-22 19:06 编辑

哎,复平面、环路增益。。。
没有物理特性和电路基本原理支撑的原理,都是振荡器原理的坑。
什么时候才能跳出来啊。
Nivans 发表于 2019-3-29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州仪器的《环路补偿很容易》说Boost Converter,Buck-Boost Converter等的右半平面零点不能抵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