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TC的精度是由晶体振荡器频率决定的。我认为是晶体振荡器频率仅仅是其中1个原因罢了,难道用我们国产几毛钱的DS1302用个精工的晶振或者爱普生的晶振就能使其达到原厂的精度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决定RTC绝对性的因素还是在于RTC本身是否精准,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说晶振老化率、温飘、电容、湿度、晶体振荡器频率的偏差,难道现在前辈还是认为仅仅是由晶体振荡器频率决定的?
:即使国产几毛钱的RTC芯片,只要其是满足技术规格要求的合格品,仅就计时一项指标来说,和国外厂家的RTC芯片没有太明显的区别,因为他们都是数字芯片,都是根据晶体振荡器的脉冲来计数进行定时的,这就如同: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数数的能力基本是一样的,当然白痴例外。
至于你所谓的‘晶振老化率、温飘、电容、湿度、晶体振荡器频率的偏差’,这本身就是决定晶体振荡频率的各个因素,请注意,我说的是晶体振荡频率,而不是晶体的标称额定中心频率。
2、我认为MCU内部的RTC的精度是要拿来揣摩的,要是内部的RTC的精度很高的话那还需要外置的?现在外置的时钟芯片用的行业还是很广的吧。楼主要是对时钟的要求不是很高的话,可以考虑内置。
:从计时准确度来讲,MCU内部RTC无任何问题,但MCU厂家在集成RTC时,多数只提供基本的计时中断等,并不会集成例如闰年、星期等逻辑,这些需要用户自己用软件去完成,显然增加了软件的开销,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选择外部RTC芯片的原因,是否选择外部RTC芯片和时钟精度无关。
3、请不要在此排斥商家,因为商家在其专业方面还是很专业,也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建议的。
:欲加之罪,不予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