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下研究问题的方法。
以传输线为例,传输线系统本身是超级复杂的,如果窜上来就把一切理想因素、非理想因素都考虑到,理论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几乎所有实际电路设计或是考虑,都是首先抓住核心因素分析,然后慢慢加入非理想因素,看它对理想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
以运放IC设计为例,设计时候,除非是非常有经验的工程师,否则一般不可能直接画出下面的原理图,然后通过计算或仿真确定元件参数。
设计时候第一步,直接用各种理想源代替偏执电路,然后仿真输入差分对和单管模拟的输出级,通过仿真确定补偿电容是多少,然后在3个管子的基础上,慢慢添加元器件仿真,最后用实际偏置电路代替理想源,最后再添加各种保护电路,例如过热保护,过流保护,输入保护和ESD等。
也就是说,研究总是从简单开始,慢慢加深,对于成熟设计电路,也要不断改进,即便每次改进5%也是必要的,这就是慢慢积累的过程。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