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替代性强的人
做了好几年的HR,说不要就不要,直接被财务取代了,这为什么?就是因为她的工作内容,财务都能完全胜任,公司何必要花多一分钱呢?
职场很残酷,同时也很现实,没有任何人是不可被替代的,如果自己处于替代性强的岗位,还不居安思危,尽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所奉献,那接下来等待的将可能是:公司感谢你一直的付出,咱们有缘再见。
第二种:不思进取的人
每个公司都有一个岗位的流动性特别大,就是销售,每次看见有新人入职或者老人离职,我们都是表面的认为,这人可能业绩不好或者是对这行业不太适合等等,往往都忽视了他对岗位的态度。
刚进来的新人,都是抱着满腔的热血立足干一番大事业,但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后,满腔的热血变成了满腔的抱怨,总是觉得客户有问题、有毛病,久而久之就质疑公司的产品,把所有的热血磨灭完后,并且得不到更好的生活时,就会选择急流勇退,重新找另一份工作,结果依然重复之前的那个过程。
但有些已经晋级到销售经理、销售总监层次的人,他们反而会待的更久,一方面公司很大部分的经济来源出自他们,另一方面他们本身的思想觉悟高,他们不满足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所以他们总想着学习、进步,公司能提供大的平台给他们实践,所以除非出了什么重大事故,一般来说,公司是不会开除这些人。
第三种:谋取私利的人
其实很多公司会有这样的人,在自己的岗位做的越久,把自己岗位的里里外外规则都摸熟摸透,他们会花心思如何从这些规则里面获取额外的利益。
如果是经常出差的,公司是定额报销还好,倘若是实报实销的,说不定出差一趟花了1000,到财务报账的时候就变成了1500。
如果是采购岗位的,可能里面的‘水’更深,回扣吃得更厉害。
不过一般被发现了,等待他的将是辞退书,更厉害的是还要负上法律责任。
要想真的想要在公司好好干,长时间干,自己需要不断学习、创新,单一型技能的人才已经不吃香了,除非你在自己领域上取得独一无二的成就,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一人身兼多职已经不是奇怪事。 |
培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