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ZLG-ARM]

厚积薄发的读书秘诀(转)

[复制链接]
984|0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即时生效|  楼主 | 2011-12-28 1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虽然很多教材老师授课很好上手,学生也容易学“懂”,当真正上机编程时,则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就是当前C语言教学中存在的现状。
    有经验的人常常告诫新手,提高编程能力的唯一途径就是多阅读经典范例程序和多上机编程,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看的书不少,甚至逃课上机,可结果编程水平却不见涨。为什么?问题出在方法上。要想“真正地”读懂他人编写的经典代码,关键在于如何下苦功夫挖掘和还原作者的设计思想。其实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地”懂,而是长期处于一种自以为是的“非真正懂”的状态  
,要以认真的态度详细地注释程序
接着设法改造代码并通过调试成为可以演示的程序,一定要记住,程序是调试出来的,而不是直接使用printf函数打印出来的,这就是本书的前面不介绍printf数据输出函数和scanf数据输入函数的原因。调试就是通过命令查看变量的值、内存的值以及结果的过程。尽管有时结果凑巧对了,但程序却有问题,无形之间给我们造成了知识上的盲点,实际上日后很多程序的bug”,就是因为平时学习时不注重细节所造成的。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问题解决了,但解释起来却不透彻,总感觉到有点“只可意味不可言传”的味道,不仅给别人讲不清楚,而且自己对自己也道不明,这就是悲哀所在——“读书与做事不求甚解”,那怎么可能成为专家和高手呢?因此写作开发文档挖掘和还原程序的设计思想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将别人的知识转化为我的能力,而不是说我看懂了每一行代码就算数。上述三个步骤做起来之所以很不容易,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能够独自成功的根本原因。如果你想成为成功的少数,那么你必须为此而付出艰辛的劳动
其实上面提到的三步曲就是“由薄到厚”的过程。当别人向你请教的时候,你就有能力在潜意识中无需刻意准备地将相关知识点串起来,不再是就事论事,而是“一题多解”式的娓娓道来,此时你已经完全步入到“厚积薄发(由厚到薄)”的境界了
要想完美地实现“由薄到厚、由厚到薄”,仅有上面三招还不够,中间的细节非常重要,作者送你十六方针,那就是“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前后铺垫、来龙去脉”。
其实作者在写作这本书时,对很多问题的理解不仅阅读过很多参考书,而且还很认真地与很多高手反复进行了多次讨论和验证。比如,很多教材对用const修饰“常变量”的问题就没有交代清楚,甚至给出的解释是不准确或错误的,但是我们并没有放过,我们将在最终版给出更有说服力的阐述

相关帖子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主题

685

帖子

3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