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iteqiu 于 2020-7-28 12:02 编辑
现在很多单片机都有ADC功能了,10位或者12位的,使用ADC测量电压是很方便的,测量电阻阻值的话可以使用欧姆定律进行分压然后测量分压后的电压即可计算出电阻阻值,最简单的电阻测量电路如下图:
这时候测量点的电压计算公式为:Vo=R2 / (R1 + R2) * Uref。
这是最简单的测量计算方法。但是因为简单也会导致不少小问题,比如如果R1取值为2K,Uref为5V,而R2的阻值范围在5到10欧姆左右,那么R2分得的电压Vo=0.01247到0.02488,电压变化的范围过小,如果ADC是12位的,ADC的参考电压为3.3V,这时候ADC的采集值的范围在15到30,也就是AD值的变化范围有30-15=15个,而电阻的变化范围为10-5=5欧姆,也就是5欧姆的变化范围用15个AD值的变化来计算,那么AD测量的精度就是:5欧姆 / 15个 = 0.33欧姆,也就是AD值加1,计算得到的电阻值就要加0.33欧姆,这精度着实让人接受不了。
再比如R1和Uref的值不变,而R2的阻值范围在1K到2K之间,同样的计算方法得到R2的分压值Vo=1.1到1.65伏,AD值的范围为1365到2048,AD的测量精度为:1K/(2048-1365)=1.46。奇怪的是为什么AD值的范围这么大了,精度反而更很差劲呢?因为电阻的取值范围很宽,导致精度降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