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rteryMCU 于 2020-8-5 11:11 编辑
ASPENCORE旗下《电子工程专辑》分析师团队经过半年的第一手跟踪调查和分析,加上各家公司的官网信息和公开数据,挑选出30家国内MCU厂商,并对他们进行了适当的量化评估和综合实力陈述。这是继《中国IC设计行业30家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名》分析报告之后,China Fabless 100系列行业分析的又一重量级报告,相信会让读者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中国MCU市场及国内MCU厂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报告分为如下七个部分:
● 2020年MCU产品及应用现状和趋势
● 全球MCU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
● 中国MCU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
● 国内MCU厂商的市场竞争力
● 30家国内MCU厂商基本信息及统计分布
● MCU六大应用领域及相应的TOP厂商
● 30家MCU厂商综合实力对比
什么是MCU?
微控制器(又称微控制单元,MCU)是一种针对特定应用的控制处理而设计的微处理器芯片,其工作频率(在1MHz到200 MHz)和功耗一般比PC和手机的CPU/MPU都要低。现今的MCU都是系统级芯片(SoC),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了多种功能模块和接口,包括存储器、I/O端口、时钟、A/D转换、PWM等,以及SPI、I2C、ISP等数据传输接口。
按照位数来划分,MCU可分为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微处理器,现在32位MCU已经成为主流,正在逐渐替代过去由8/16位MCU主导的应用和市场。若按照指令集架构(ISA)来划分,MCU类型包括8051、Arm、MIPS、RISC-V、POWER等微处理器。基于Arm Cortex-M系列内核IP的MCU已经成为32位MCU的市场主流,最近几年开源的RISC-V微处理器也开始流行起来,特别是在新兴的物联网领域。
2020年MCU产品及应用现状和趋势 ● 32位成主流,低功耗是关键 32位MCU工作频率大多在100-350MHz之间,处理能力和执行效能比8/16位更好,其应用也更为宽泛。系统厂商出于自身产品研发效率和项目管理的需要,将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容易获取设计资源的内核处理器。因此,既满足厂商需求又具有丰富生态系统资源的Arm内核成为32位MCU的主流方向,其优势和市场占有率会越来越大。 此外,随着先进制程工艺的采用,32位MCU的成本逐年降低,其平均售价(ASP)正逐渐逼近8位MCU。早在2015年,全球32位MCU出货量就已经超过4位、8位与16位MCU出货量总和,占到总体MCU市场的54%。预计32位MCU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2020年市场占有率将超过60%。 低功耗是MCU器件的核心指标,因为很多MCU都是内置于电池供电的电子设备中,续航能力不足会严重影响消费领域的用户体验。而工业领域的要求更为严苛,如隧道或桥梁上用于检测位移变形的传感器节点,有些仅靠电池供电且要求正常工作长达十年以上。在新兴的AloT领域,传感节点数量众多,主控芯片的功耗和联网设备的续航能力直接影响产品的可用性。 ● 汽车电子成为MCU长期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汽车电子应用已经占据超过1/3的MCU市场,而汽车自动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正在推动着汽车电子行业快速发展,这将大幅拉动高集成度MCU器件的需求。同时因为系统复杂度日益增加,车用MCU逐渐由8/16位升级到32位,并且使用数量也在增加。以ADAS系统为例,Level 2车型就搭载了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紧急制动刹车等功能,其中大量使用的车载传感器和车载摄像头需要高性能的MCU来做模拟数据的处理与驱动控制,未来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有望加速MCU市场的增长。 ● 受疫情影响,测温仪意外带动MCU需求猛增 疫情影响带动了测温仪市场,一时需求快速增长供不应求,带动了传感器、MCU及运算放大器等需求迅猛增长。预计2020年国内手持测温仪总产量达65万台,同比增长117%,全球红外MCU出货量将呈跳跃式增长。
全球MCU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
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2019年全球MCU整体市场规模为164亿美元,预计2019-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MCU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工控/医疗、计算机网络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占比分别33%、25%、23%和10%。
今年上半年,受到全球电子供应链整体疲软、汽车销售放缓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MCU整体市场规模有所下滑;年中以来,市场出现稳定迹象,预计2020年出现适度反弹。根据IC Insights预测,2022年全球MCU销售额将达到240亿美元。
在2020年全球各类MCU市场份额预测中,32位MCU将占据62%,16位占23%,4/8位占比15%。预计到2024年,32位MCU将达到71%,而4/8/16位MCU会逐年下降。
中国MCU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 据 IHS数据统计,2008-2018 年间,中国 MCU 市场年平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 7.2%,是同期全球 MCU市场增长率的 4 倍,2019 年中国 MCU 市场规模达到256亿元。目前,中国物联网和新能源车行业的增长领先全球,预计2020年中国MCU市场规模将超过268亿元,市场增长速度仍将领先全球。
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2019年中国MCU应用市场主要集中在家电/消费电子、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汽车电子、智能卡,以及和工控/医疗等领域,市场占比分别为25.6%、18.4%、16.2%、15.3%和11.2%。其中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应用对MCU的需求增长是最快的,预期到2023年工业/医疗电子的市场份额将赶上消费电子,达到92亿元*币。
国内MCU厂商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国内MCU厂商主要在消费电子、智能卡和水电煤气仪表等中低端应用领域竞争,但在市场潜力大且利润比较高的领域,比如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物联网市场,都被国外的MCU厂商垄断。预计2020年国产MCU厂商的销售额将达到148亿元*币,占整个中国MCU市场的55%。2019-2020年由于ETC和5G市场对智能卡的需求量剧增,使得智能卡应用的市场占比超过15%,预期2021年后会逐渐放缓,占比逐渐下降。 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虽然对华为等OEM厂商有负面影响,但却间接带动了“国产替代”热,为国内MCU厂商创造了大好商机。预计到2023年国内MCU厂商的出货量将增长到256亿元,其中在消费电子MCU市场的占比将达到86%。 根据2019年国内MCU厂商的上市公司财报,中颖电子以7.79亿元的MCU销售额占据第一的位置;兆易创新的MCU收入为4.43亿元;上海贝岭的MCU营收为2.31亿元;东软载波为2.12亿元。以兆易创新为例,2018年该公司MCU业务在国内整体MCU市场上占率为2.09%。而在国内MCU高端市场,兆易创新市占率为9.4%。该公司积极布局32位通用型MCU市场,目前已经形成近20个系列、300多款芯片的产品矩阵,以ARM Cortex-M4系列为代表的新产品跻身高端市场,同时也开始量产基于RISC-V内核的MCU芯片。像兆易创新这样的国内MCU厂商,未来增长空间仍然很大,特别是在新兴的物联网、汽车电子,以及工业控制领域。
30家国内MCU厂商基本信息及统计分布 ● 员工中位数:150人 ● 上市公司:12家,其中包括2家在新三板上市,以及3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 ● 总部:上海10家、深圳7家、北京3家、珠海3家、苏州2家,青岛、南京、杭州、重庆和安徽芜湖各1家 以下是26家国内MCU公司在线提交调查问卷的信息综合统计。 1. 2019年营业收入 2. 2019年营业利润 3. 研发投入占比 4. MCU采用的微处理器内核架构
MCU六大应用领域及TOP厂商 在中国市场,MCU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六个领域。我们根据这30家MCU厂商的产品特性和出货量,分布归入相应应用类别,但这并非意味着一个公司只提供一个应用的行业方案。国内MCU厂商多集中在家电和消费电子应用领域,该市场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而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国内MCU厂商的技术、产品和应用方案跟国际大厂还有不小的差距,有能力提供车规级MCU芯片的厂商还不多。 ● 家电和消费电子:炬芯、建荣、中微、中颖、雅特力、芯圣、汇春、灵动、晟矽 ● 物联网:芯海、乐鑫、贝特莱、兆易、云间 ● 智能表计、IC卡及安全:国民、复旦、贝岭 ● 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国芯、极海、东软、沁恒、华芯 ● 工业控制:华大、万高、时代、航顺、赛元 ● 汽车电子:赛腾、杰发、芯旺
30家MCU厂商综合实力对比 我们从如下五个角度对每家公司进行高度概括性陈述和对比:主要产品、核心技术、关键应用、主要客户、竞争优势。虽然公司员工人数和研发人员比例、申请专利数量和财报等数据可以更为直观地对比,但因为大部分厂商都是非上市公司,我们获取的数据还不能全面而客观地反应这些公司的综合实力,因此我们在此没有列出这些量化指标。
雅特力科技 主要产品:AT32F407, AT32F403A, AT32F403, AT32F413, AT32F415,AT32F421 核心技术:55nm先进工艺ARM® Cortex®-M4 32位微控制器研发 关键应用:微型打印机、平衡车、三轴手持稳定器、电子白板、指纹识别、扫地机器人、光流四轴飞行器、电动车控制器与仪表、5G储能板、舞台灯光、教育机器人等消费性与工控型终端设备应用。 主要客户:小米及生态链相关企业, 广州数控设备, 珠海佳博科技, 桂林飞宇科技等。 竞争优势:全系列MCU芯片均采用55nm先进工艺制程和ARM® Cortex®-M4内核,具有高主频,宽温度范围-40°C~+105°C 和高可靠、高安全性等特性。
兆易创新 主要产品:闪存芯片、微控制器和传感器 核心技术:SPI NOR Flash、基于Arm Cortex-M和RISC-V 内核的通用MCU、光学和超声波传感和CMEMS工艺技术。 关键应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领域 主要客户:服务全球两万多家客户,比如海康,大华,宇视,诺瓦,大疆,小米生态链,科沃斯,石头科技,讯飞,新北洋等。 竞争优势:完整的产品线,立体化的生态系统,满足客户多种的设计需求
中颖电子 主要产品:工业控制级别的微控制器芯片和OLED显示驱动芯片。公司微控制器系统主控单芯片主要用于家电主控、锂电池管理、电机控制、智能电表及物联网领域。OLED显示驱动芯片主要用于手机和可穿戴产品的屏幕显示驱动。 核心技术:高精度ADC架构血压计微处理器、驱动电路及驱动电流控制方法和处理器。公司产品以高性价比,高可靠性,低不良率,高直通率为核心竞争力,是国产家电微控制器主控芯片的龙头企业。 关键应用:白色家电、生活家电及厨房家电、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风机、电脑周边(键鼠)、电力电表、锂电池管理和AMOLED手机、手表、手环显示驱动芯片。 主要客户:美的,格兰仕,九阳,苏泊尔,老板,志高,博世,欣旺达,联想,OPPO,奥克斯,小天鹅,海尔,鱼跃,九安等。 竞争优势:高性价比,高可靠性,低不良率,高直通率,根植中国,贴近中国市场及客户。
乐鑫科技 主要产品:Wi-Fi MCU通信芯片、ESP32-S2(搭载单核32位处理器,并集成RISC-V协处理器) 核心技术:大功率Wi-Fi射频技术、Wi-Fi物联网异构实现 关键应用:智能家居、物联网、可穿戴设备 主要客户:IoT设备厂商 竞争优势:物联网WiFi MCU通信芯片领域据领先地位
上海贝岭 主要产品:智能计量SoC、电源管理、非挥发存储器、高速高精度ADC、工控半导体 核心技术:下一代智能电表计量、5G 通信用数据转换器技术 关键应用:电表、手机、液晶电视及平板显示、机顶盒 主要客户:电网和供电公司 竞争优势:智能电表计量技术及应用方案
国民技术 主要产品:安全芯片、通用MCU、可信计算、智能卡、金融支付终端、蓝牙、RCC及其他创新产品 核心技术:信息安全、低功耗SoC、无线射频连接技术 关键应用:网络安全认证、金融IC卡、电子证照、可信计算、移动支付与移动安全、物联网、工业控制、智能家电及智能家庭物联网终端、智能表计、安防、医疗电子、电机驱动、电池及能源管理、生物识别、通讯、传感器、机器自动化等行业应用。 主要客户:智能卡客户包括银行金融机构、政府机构、水电气公司、家电厂商等。 竞争优势:提供业内领先的高集成度、高可靠性、低功耗、安全的全系列MCU、安全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
上海复旦 主要产品:低功耗MCU、智能卡金融IC卡芯片、智能电表芯片、EEPROM 核心技术:PUF(物理不可克隆)芯片技术、内嵌国密SM9算法的安全芯片技术 关键应用:智能电表,智能水气热表,安防消防,健康医疗,智能家居,智能家居 主要客户:威胜集团,林洋,三川智慧,杭州三星,正泰,蚌埠依爱,金盾电子,威星,新奥,安居宝,凯迪仕,金卡,安吉尔等等 竞争优势:从1999年开始MCU的研发与设计,深耕智能电表二十余载,市场占有率超6成;水气热、物联网、家电等领域多点开花。
华大半导体 主要产品:低功耗MCU、高效能模拟器件、功率器件和宽禁带半导体 核心技术:安全与智能卡芯片技术、超低功耗工业控制和车规级微处理器技术、工控和汽车电子的核心功率器件、第三代SiC功率半导体技术 关键应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安全物联网 主要客户:工业自动化设备厂商、汽车零配件厂商、物联网设备厂商等。 竞争优势:凝聚中电集团(CEC)旗下集成电路企业,国内半导体研发技术、人才、应用方案和资本均具有极强实力。
东软载波微电子 主要产品:HR7P/ES7P/7H系列8位MCU、HR8P/ES8P系列32位MCU、ES32F系列32位MCU 核心技术:8位/32位 MCU设计开发 关键应用:智能家居、智慧家电、智能楼宇、智慧社区、智慧医疗、车载电子、四轴飞行器、工业控制、智能互联网、智慧农业等。 主要客户:国家电网公司、海尔集团、小米、苏泊尔、AUPU、OPPLE等等。 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从芯片到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引领客户步入智能物联时代。
深圳中微半导体 主要产品:微控制器、触摸感应、电机驱动、健康测量、电源管理、无线链接、功率模块、显示驱动及专用芯片等 核心技术:8位/32位设计及高精度模拟、无线射频、驱动、算法的高品质高可靠性产品平台 关键应用:家电、无刷电机、无线互联、新能源、智能安防、工业控制、汽车等应用。 主要客户:美的、格兰仕等家电厂商、消费电子公司等。 竞争优势:具备六要素技术能力的芯片设计公司,专注于MCU、高品质、高精度模拟、无线射频、功率驱动、软件算法的技术创新,以核心技术突破引领混合信号芯片行业发展并持之以恒服务于客户。
芯海科技 主要产品:ADC/DAC、MCU 核心技术:高精度ADC,高可靠性MCU、体征测量传感技术 关键应用:健康测量,工业测量,压力触控,消费电子等 主要客户:Vivo,小米等。 竞争优势:全信号链芯片设计企业
晟矽微电子 主要产品:MCU 核心技术:MCU设计研发 关键应用:小家电、消费类、安防 主要客户:小米、华为、LG、木林森、美的、敏华、海尔、海信、创维、TCL等。 竞争优势:高性价比
灵动微电子 主要产品:MCU 核心技术:32位MCU技术 关键应用:家电、工业、交通、汽车、健康、消费、物联网、手机及周边。 主要客户:家电厂商等。 竞争优势:专 业、可 靠、便 捷、高效
芯旺微电子 主要产品:混合信号超低功耗工业/车规级高可靠性MCU/DSP芯片、高性能低功耗智能门锁mSOC、电机/电源/电池/射频SOC。 核心技术:MCU/DSP采用自主发明KungFu32/KungFu32D内核,芯旺长期**低功耗嵌入式存储IP、各类模拟IP、高可靠性技术迭代和积累,确保MCU可在-40~125度宽温度范围可靠运行,还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满足各种汽车、工业设备复杂环境的应用要求;芯旺车规芯片通过汽车AEC-Q100 Grade-1认证。 关键应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电力电子、通讯设施、变频伺服、数字电源、AIoT。 主要客户:华为、东风、吉利、上汽大众、飞利浦、GE、博世/西门子等。 竞争优势:拥有核心产品和技术,面对国际一流品牌的竞争,在纯市场化商业需求环境下成功向用户累计交付超过5亿颗工业、汽车级MCU和各类混合信号SOC产品。芯旺将持续投入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推动KungFu架构MCU/DSP在工业、汽车、AIoT、电力、通讯和医疗领域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把KungFu处理器平台发展成一个通用平台,成为全球嵌入式计算重要的一极。
深圳航顺 主要产品:MCU EEPROM NOR FLASH LCD驱动 超低功耗稳压LDO家族 核心技术:大存储、超低功耗、高工艺、性能稳定 关键应用:三表、汽车、家电、医疗、通讯设备、工控类、智慧家庭、高端智能玩具等。 主要客户:上富电技、宝莱特、正泰集团、南瑞集团、上海沪工、利尔达、创维、长虹等。 竞争优势:软硬件兼容进口芯片、超低功耗、性能稳定,价格优势
极海半导体 主要产品:通用微控制器、低功耗蓝牙芯片、安全芯片等。 核心技术:8/16/32位CPU和DPS独立设计技术, 多核异构SoC芯片设计技术,安全加密芯片设计技术 关键应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医疗设备、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适用于票据打印机、电动自行车、血氧仪、机械手、对讲机、扫地机等。 主要客户:佳博、芯烨、顶尖、斯菲尔、汇川技术等。 竞争优势:极海半导体具有20年的集成电路行业经验;在安全芯片技术、兼容设计技术以及MCU/SoC芯片技术上拥有自身独特优势;在珠海、上海、杭州、美国均设有研发中心;芯片年出货量约3亿颗。
杭州万高 主要产品:工业级高性能主控芯片等 核心技术:频宽设计技术、资源共享技术、同步技术和快速中断响应技术等 关键应用:边缘侧终端设备等 主要客户:国内大部分电表厂和一些终端厂商 竞争优势:主控芯片架构创新且实现高性能指标。
赛腾微电子 主要产品:面向汽车、工业应用的8位,32位MCU及配套模拟功率类芯片 核心技术:ISO/TS16949认证通过的汽车级嵌入式闪存工艺制造、汽车级封装以及满足AEC-Q100 Grade 1各项测试规范的严格测试。 关键应用:汽车照明、车载前装无线充电等 主要客户:汽车零配件厂商。 竞争优势:在汽车电子前装市场大批量出货的MCU及模拟芯片供应商
贝特莱电子 主要产品:触控及显示驱动芯片、生物识别(指纹识别)芯片、3D压力传感器、MCU等 核心技术:触控和微处理器芯片设计技术 关键应用:触控芯片,指纹识别,智能门锁等 主要客户:小米、传音、联想、华硕、天珑、沃尔玛、ADVAN 竞争优势:专注于模拟技术及数模混合信号技术,是经工信部认定的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型高科技公司。
沁恒微电子 主要产品:BLE、MCU、接口转换芯片 核心技术:USB/BLE/Ethernet/PCIE等接口芯片和单片机的软硬件设计 关键应用:消费类电子、物联网、工业控制、信息安全、安防监控 主要客户:物联网设备厂商 竞争优势:关键技术全程自研(数字+模拟+射频),软硬件之间无缝对接,为客户提供专业易用的高性价比芯片方案。
汇春科技 主要产品:YS4004系列、YS62FXXXX系列、YS68FXXXX系列、MDT系列芯片 核心技术:手势识别、触摸IC、麦肯mcu、光电sensor 关键应用:小家电领域 主要客户:美的、方太、松下、老板、樱花、iHORN、BYD、本田、豪恩等 竞争优势:是国内首家手势识别芯片及模块量产的公司
杰发科技 主要产品:AC781X系列32位车规MCU、AC7801x系列32位车规MCU 核心技术:车规AEC-Q100 Grade1认证通过、零失效、超强ESD防护、恶劣环境抗干扰能力等。 关键应用:汽车车身控制系统、冷却系统、照明系统及高可靠性工业控制,工业电机应用等。 主要客户:国内各大整车厂及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 竞争优势:基于国产芯片平台的汽车空调控制器开发,专注于汽车电子IC设计。
芯圣电子 主要产品:8位8051和32位ARM单片机产品 核心技术:8位8051和32位ARM微处理器研发技术 关键应用:小家电,消防安防,数码类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 主要客户:小米系,华为,飞利浦,苏泊尔,飞科,科沃斯,网易严选,品胜等 竞争优势:高可靠性、高性价比
时代民芯 主要产品:航空用微处理器、工业用微处理器 核心技术:应用处理器技术 关键应用:航空航天、工业控制 主要客户:中航工业、航天科技 竞争优势:适用于极端工作环境的高可靠微处理器
珠海炬芯 主要产品:ATS系列、ATJ系列、ATB系列和QUAD-CORE系列音频和多模态交互处理芯片 核心技术:超低功耗蓝牙Soc、音视频处理、无线互联 关键应用:蓝牙音箱、TWS耳机、语音交互 主要客户:AMAZON、小米、魅族等 竞争优势:蓝牙Soc领导者,人工智能领域视听芯片全球领先供应商
珠海建荣 主要产品:低功耗蓝牙音频芯片、8位MCU 核心技术:超低功耗蓝牙和语音处理技术 关键应用:蓝牙音箱、MP3、智能家居、视频和存储方案 主要客户:消费电子厂商等 竞争优势:音频类、视频类、存储类以及工控类等产品的一站式设计及解决方案
苏州国芯 主要产品:C0、C200、C300、C400、C2000、C8000、C9000等7个系列43款高性能嵌入式CPU系列;构建了以C*Core为核心的系列 SoC 芯片设计平台和应用软硬件开发平台;指纹登录生物识别芯片。 核心技术:高性能低功耗C*Core 32位嵌入CPU核,面向不同应用的SoC芯片设计平台,对外进行授权、设计服务和开发自主芯片产品。 关键应用:信息安全、智能电网、金融安全、电子政务、工业控制、办公自动化等领域。 主要客户:计算机设备厂商、信息安全系统公司等 竞争优势:**走自主创新、安全可控和国际主流兼容相结合的道路
苏州华芯 主要产品:通用MCU、无线编解码器、传感控制器、马达驱动芯片 核心技术:MCU、射频、传感器、马达驱动等领域数字及数模混合类芯片的设计与研发技术 关键应用:加湿器、雾化器、耳机充电仓等消费电子产品、智能家居和工业控制等。 主要客户:家电和消费电子厂商等。 竞争优势:致力于数字及数模混合类芯片的设计与研发,主要服务消费类和工业化终端市场,尤其是在智能控制领域。
上海云间 主要产品: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智能可穿戴CPU、超低功耗CPU内核Bolt、高性能CPU内核Storm 核心技术:自主CPU内核设计以及SoC芯片和系统技术 关键应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电力通信 主要客户:通信和物联网设备厂商 竞争优势:基于宽带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CR600和CR700系列32位物联网MCU芯片
赛元微电子 主要产品:通用MCU、触控MCU、电机驱动MCU等 核心技术:工业级通用和专用Flash MCU技术 关键应用:大小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电机驱动、医疗健康、安防、消费等领域。 主要客户:家电厂商和工控设备厂商 竞争优势:拥有近20年工业级MCU技术积累,拥有完善的品质管控和管理系统。
**来源:EET电子工程专辑 作者:顾正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