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20-8-19 20:09 编辑
话题太大,全写完要耗不少时间,能写多少是多少。
本贴的意图:教科书上叙述内容,基本上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远未到达应用的程度。
所以,先复习教材中跟随器,然后再拓展。
教材上说如果跟随器是理想的,即增益为1,那么输入阻抗为无穷大,这个是容易理解的,根据自举的特点,下图中A和B两点电压相等,意味着CGS电容中没有电流流过,所以输入阻抗是无穷大。
如果跟随器是理想的,就能完全自举,那么珊电容Cgs不会贡献零点,也不会贡献极点。
教材上第一句话是对的,跟随器主要用做电平移位,例如运算放大器的第二级,或者做缓冲器,其隔离作用。
但是可能看的太狭隘了,
跟随器的作用超级巨大,例如作【宽带放大器】,托马斯。李的《CMOS射频集成电路设计》一书中提到,跟随器还能扩展带宽。
同时,托马斯李还提醒了:使用开率时间常数法计算跟随器的带宽,是非常危险的,意思是估算误差过大。
另外,晶体正弦波振荡器和多谐振荡器,一般都要用到跟随器。具体电路后面再说。
然后教科书上推导了跟随器的高频特性,电压增益传递函数为:
顺便提一句:有网友在群里说:跟随器也有米勒效应???
米勒效应是有的,但是共射或共源放大器中的米勒效应不同,这里增益略小于1,导致等效电容是缩小的,而不是放大的。
然后关键点来了:跟随器的输入阻抗,在一定条件下有负阻特性:
这个特性有什么用?其中一个应用是单片机的振荡器设计。
大家最熟悉的、也是最常见的单片机振荡器,是皮尔斯振荡器。这种振荡器要求单片机必须输出两个引脚:
1984年,有人设计出单引脚振荡器,也就是说,单片机只需要有一个引脚外接晶振就行了。
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了跟随器的输入阻抗在一定条件下为负的特性。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