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频率信号发生器

[复制链接]
1477|22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9-25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20-9-25 22:18 编辑

先请思考一下:如何拓展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范围,让它的输出频率范围包括直流??

在此基础上,再一次拓展频率范围,让它能输出正的频率,以及输出负的频率??






注意上图中的两个可调电位器,不是普通的双联电位器,而是方向相反的,这样同步调节--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旋转,就可以输出正频率、零频率和负频率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captzs 发表于 2020-9-25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简单方法是双电源不对称,就产生正弦波+直流分量。
yuanzhoulu 发表于 2020-9-26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证明频率是负的?用什么仪器测量?要实物,真实的物理仪器,不是数学公式。

评论

就是弄个频率计来,测量是否显示负频率?  发表于 2020-9-26 09:02
csdnpurple 发表于 2020-9-26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为密码帖 ,请输入密码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9-27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zhoulu 发表于 2020-9-26 08:50
怎么证明频率是负的?用什么仪器测量?要实物,真实的物理仪器,不是数学公式。 ...



不要想太多了,想多了自己也晕了,直接用示波器就能看负频率:



图:正频率、零频率和负频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yuanzhoulu 发表于 2020-9-27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现在流行的词形容:卧槽,原来这就是负频率。     能实现相似功能的电路多了去了,示波器以XY显示的话确实是在画圈,旋转方向不同。弄个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波,再做90度移相,和未移相的一起输出,正90度这样转,负90度反着转,这就负频率。再来一个词:我去。      再继续,这样做有什么用吧,仅仅是描述方向时的一点点方便而已?还是有更高级的意义?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9-2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zhoulu 发表于 2020-9-27 09:15
用现在流行的词形容:卧槽,原来这就是负频率。     能实现相似功能的电路多了去了,示波器以XY显示的话确 ...






故意晚放两天图片的,到时候可以预料要出来无数个马匹奔腾,全是象棋里的卧槽马。
captzs 发表于 2020-9-27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负频率如此,易如反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yuanzhoulu 发表于 2020-9-28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这个呢?频率相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yuanzhoulu 发表于 2020-9-28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里雾里扯半天,就是个这,和骗子忽悠人差不多,意义在哪儿呢?
亚历山大Y 发表于 2020-9-28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工程师的论坛,老发这些高深理论,是不是有点占版面?毕竟工程师实战第一,根本不会去搞这些东西。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9-29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历山大Y 发表于 2020-9-28 23:23
一个工程师的论坛,老发这些高深理论,是不是有点占版面?毕竟工程师实战第一,根本不会去搞这些东西。 ...



这个纯粹是个人学习方法问题。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个人学习结果却千差万别,有的人20多岁就能享誉学术界,有的人学习到60多岁,还是初学者阶段。

造成这种显著不同的结果,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的不同而导致的。

工科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理论加实践”,这句话说着简单,做起来难。


我个人认为,最高效的学习手段,不是跑论坛上看人玩DIY,也不是抱着本理论书猛啃,而是看paper.

paper可以说是理论和实践完美融合的最佳示范。
以单OP构成的振荡器为例,人家先讲模型,再理论分析:







让后把理论应用到具体电路:







最后给出实测结果,和理论比对,看看理论分析误差有多大,能不能接受:









这样的paper,是最能学到知识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9-29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IC设计,主要知识来源也是看paper,核心期刊paper上电路还是很可靠的,修改一下参数,添加上ESD等保护电路,仿真验证后就可以流片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yuanzhoulu 发表于 2020-9-29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20-9-29 13:27
这个纯粹是个人学习方法问题。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个人学习结果却千差万别, ...

“绝大多数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差别还是蛮大的。我心算不行,很差,两位数加减法都费劲,主要是**力不行,就好像内存小,算出后面的数前面的数就忘了,保存不了那么多数据,如果有“硬盘”——笔算就没事。女人一般数学这些方面不行,让她们搞这些根本就不是这块料。
“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的不同”看命吧,我就命不好,命不允许,给我配的配置太低,如果给我的配置符合我自身的等级的话,我会有相当大的不同。
yuanzhoulu 发表于 2020-10-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度的,到达一定程度就打死也上不去了。就像黑田彻书里这张图,我也就中级,已经不是初学者了,但再往上没什么希望了,爱好者,楼主估计高级达不到仙人。**好能把自身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到了自身最大限度也就到那里了。要是**不好,能力就发挥不出来,就像你是大马力发动机,给你配个3马力柴油机的空滤你有啥脾气,别说出大力,空转都苟延残喘像个病猴。

不过要说学习方法,确实有很大不同,有个好的学习方法,既轻松进步又快,认识还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yuanzhoulu 发表于 2020-10-6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20-9-29 13:39
做IC设计,主要知识来源也是看paper,核心期刊paper上电路还是很可靠的,修改一下参数,添加上ESD等保护 ...

从哪里可以看到文献?都是英文的?英语看不懂。
叶春勇 发表于 2020-10-6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zhoulu 发表于 2020-10-6 07:52
从哪里可以看到文献?都是英文的?英语看不懂。

中国知网上有很多论文。
yuanzhoulu 发表于 2020-10-6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春勇 发表于 2020-10-6 08:01
中国知网上有很多论文。

需要付费吗?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0-10-6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zhoulu 发表于 2020-10-6 07:52
从哪里可以看到文献?都是英文的?英语看不懂。



那没办法,电子学是西方人研究的成果,当然要看英文的资料。
跟如果要研究唐诗宋词,肯定要看中文的一样。


中文期刊不但水平低,基本上是业余爱好者灌水玩,还经常让人看不懂:


例如:









其它的先不说,你们去问问作者,LF308这款运放,哪儿有卖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混职称而已。  发表于 2020-10-6 08:56
叶春勇 发表于 2020-10-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收费的,可以搜索标题,然后去百度文库去赌一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