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在德国,我乘坐一辆德国司机开的大客车,车上装了GPS导航,有导航地图,也有一个领路人。在一段高速上,领路人说不对,不该在这个高速公路口出去,应该是下一个,司机**,固执的依靠导航仪,最后还是走错路了,原因是两个地方、同一个地名,GPS导航到了离得近的那个,远的那个才是我们的目的地。 德国出口到中国的一台机器,安装调试作业文件上有一个要求“顺时针拧紧360度,然后逆时针拧回90度”,中方调试工程师一算,360减去90,不就是3/4圈吗,直接拧到3/4就行了。结果是机器装好时间不长就出了问题,德国工程师来了重新按照调试文件要求操作了一遍,解释的原因是应力释放。
我看到的只是现象,一直没有总结出来这是为什么,后来有人跟我说这叫“职业化”。
于是开始查阅这方面的资料,看看为什么职业化有这么大的威力,简单理解,职业化的核心就是训练有素,就是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员,能够按照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技能所提出的职业要求,实施职业过程的状态,按照既定的行为规范开展工作是职业化的具体体现。
在IBM,即使是刚进公司的员工,只要按照既定的工作规范一步一步做下去,很快就可以熟悉本职工作而不必自己花费很多的心思去考虑应该怎么做。模板化在IBM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规范化在IBM员工的眼里已经是衡量一个人做事是否专业的基本条件之一。规范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规范是经验的积累,很多是失败的教训换来的。因此,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总是能够按照规范来开展自己的业务工作,以确保少犯或不犯错误。
管理上有一个提法,岗位工作做好,有三个1/3:1/3的流程、1/3的数据、1/3的个人能力,前两个1/3毫无异议的应归属于职业化的内容,最后一个1/3里,也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职业化的内容,那就是个人的职业化素养。
流程和数据的培养需要的是公司和个人的双重努力,将每位员工曾经的工作成果加以提炼,通过知识管理、培训、制作规范化模版,将曾经交过学费的教训,提炼给后来人,有个坑,摔伤过一个人,模板上提示出来“那里有个坑”,坑边上注上标识“此坑伤人”,研发队伍尤其需要如此,都是细活,经不起在一个问题上屡败屡战的代价。
在职业化素养的培养方面,可以从两部分着手:职业化心态和意识;职业化素质,而职业化意识更是职业化素质的基础。
职业化意识首要的是对企业的责任意识。有了责任意识才会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在工作中善始善终,在出现问题时先从自身寻找改进的方向而不是互相责怪、互相推诿。有了责任意识才会郑重地兑现承诺,才会坚守职业道德,对企业忠诚。我曾经抵触过这个观点,也有很多的人在抵触,讲“企业又没我的股份,凭什么要求我以企业为家?”这里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我们可以承认“人是自私的”,我们在职场得为自己的前途考虑吧,在宝贵的青年时代,什么最值得珍惜?是时间,如果在一个自己并不认同也没责任感的企业里工作,工作状态不太可能特别好吧,那样最先耽误的是谁?是自己,就算为自己,是不是也该积极投身于企业事务,要么就及时换,换到一个自己认同的企业里,在那里发挥自己的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浪费时间是对我们自己的不负责任;
第二个一个企业里除了我们一个个体,除了老板,还有N多个同事,我们可以离开,老板可以赔钱不发展,但诸位同事呢,他们可能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自己的家庭生活的质量都寄望于这个企业了,在一条船上,他们都在拼命划想乘此船早点到达彼岸,我们怠工和破坏毫无疑问首先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他们是无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