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风暴来袭,谁将首当其冲
全球半导体市况弥漫2023年会更糟的悲观氛围。据晶圆代工业者表示,半导体产业本来就不可能天天在过年,但砍单与手机高库存等消息已是过度解读放大,整体市况虽走弱,但供应链不至于一下子就跌到谷底。
事实上,除了部分不具竞争力的业者将打回原形,不少业者营运表现都还是优于2020年或2019年疫前水平,以晶圆代工产业来看,面对部分产品需求衰减而新产能续扩下,众厂产能利用率确实不再会是全线满载盛况,但立即受到的影响的是受惠台厂订单外溢效应的GlobalFoundries(GF)与中芯。
此外,供需市况剧变,晶圆代工产线还没开始上路的英特尔(Intel),以及先进制程未见大客户的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其巨额投资也将令获利压力加剧。半导体供需反转时间与幅度究竟有多大,目前市场杂音分歧,现阶段较为明确的就是TV、手机与PC等消费性电子产品需求跌速超乎预期,受到库存水化急升的终端品牌大举下修全年出货目标冲击下,面板与驱动IC芯片片第2季起开始陷入价量齐跌窘境,提前宣告2021年供不应求荣景已结束。
库存积压问题难解,下半年MCU市场或迎来大面积杀价
早在2021年下半年,集微网就曾了解到,在消费电子市场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有部分初入局的国产MCU厂商客户认可度不高,大量的货品囤在其代理商的仓库中,根本卖不动。
时至今日,随着终端市场需求疲软,下游砍单潮不断在业内上演,而上游晶圆厂表现又很强势,消费类MCU厂商不仅面临成本、价格战等多方压力,库存积压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8位MCU领域,市场已经处于泛滥的状态。
在高库存与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某国内领先MCU厂商高管表示,本来业内预计会在明年重回降价周期,但今年下半年市场的冰冻状态就会显现,MCU行业也将由小面积杀价去库存,进入到大面积价格战的状态。
曾经烈火烹油的“美国芯片法案”,真的要凉凉了?
今年二三月份经常占据美国各大新闻头条的“芯片法案”经过一段时间沉寂之后,好像又回到了媒体视野中,不过风向却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彭博社和知名半导体社区SemiWiki都分别发文,认为因时过境迁,“芯片法案”面临着无限期流产,即无法按原定时间达成两党和参众两院共识,递交总统最后签字貌似遥遥无期。
俄乌冲突,通货膨胀,中期选举,堕胎法案......每一个重大议题都牵扯到白宫和国会山政客们敏感的神经,半导体问题仅过了四个月,就已非讨论的优先选项,不得不让人感慨美国政坛之沧海桑田变换之快,人是物非。那么,言之凿凿旨在关涉美国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的“芯片法案”,真的要胎死腹中吗?目前“芯片法案”流程环节到底卡在什么地方?
从最宏观最抽象的意义上讲,查阅美国政府和国会(congress.gov)官方网站,其实并不存在一个真正独立的“芯片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目前,它已经被溶解到了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两大更广泛的法案中。
跌幅超57%,显示卡价格已腰斩?
随着加密货币价格的暴跌,挖矿用的显示卡价格也迅速回档。根据外媒报导指出,因为市场充斥着挖矿用二手显示卡的影响,一般玩家也已经可以以正常的价格买到显示卡。整体来说,显示卡自2022年开年以来,价格腰斩,跌价超过57%。
市场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显示,受到通胀降低消费性产品需求及加密货币萎靡不振的影响,graphics DRAM采购需求被弱化。同时, graphics DRAM产能不如标准型DRAM(Commodity DRAM)较容易切换,虽然需求已弱化,但供应商难以快速调整产出,因此同样面临逐渐堆高的库存压力,第三季graphics DRAM价格将修正为季跌3~8%。
又一晶圆代工企业闯关科创板,国内厂商加速功率半导体市场破局
近日,晶圆代工厂商绍兴中芯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芯集成”)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资料显示,中芯集成不仅是国内知名的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企业,同时也是国内少数提供车规级IGBT芯片的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主要从事MEMS和功率器件等领域的晶圆代工及模组封测业务。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应用领域覆盖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光伏储能、消费电子、5G 通信、物联网、家用电器等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