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ya360报道,已经有多家车用半导体企业的库存恢复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比如瑞萨电子、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这4家车用芯片大厂在2022年第二季度(4-6月份)的库存周转月数平均为3.48个月,与2019年的3.51个月基本相当。
这也意味着从2020年开始半导体整体供应不求的现状正在改变,库存的回升说明了该问题。报道显示,截至3月底,这四家厂商的库存增加了10%左右。
整机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Arno Antlitz在今年7月底对外表示,认为市场今年下半年半导体供应短缺就能得到缓解,而那些制约汽车生产的半导体供应也将得到改善。
为了应对市场中的半导体供应转为供过于求,瑞萨电子CFO新开崇平针对相关媒体表示,目前汽车领域的流通库存在6月底已经恢复至预期水平,7-9月将减少对流通环节的出货。
另一方面,市场中却传来车用功率半导体、MCU等器件将继续涨价的消息。据中国台湾地区媒体报道,供应链消息显示,日本罗姆半导体将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对全线产品报价上调10%,不同产品线上涨幅度不同。
同时,另一家车用芯片大厂恩智浦也传出将调涨车用芯片报价的消息,不过并非全线涨价,只是对部分芯片进行调整,目前罗姆、恩智浦均未对此做出回应。
不过此前在恩智浦最新的业绩说明会上,其表示受到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的影响,接下来的市场将呈现供不应求关系,并指出,根据目前及2023年的订单水平显示,恩智浦目前的产能仅能覆盖80%的订单需求。
此前,意法半导体CEO便已经表示,由于汽车供应链的补库存周期和电气化以及数字化转型趋势的带动,汽车业务积压订单能见度约18个月,远远高于公司当前的供应能力,并表示今年的车用芯片产能已经销售一空。
但在另一边,同样为车用半导体大厂的英飞凌却表示,目前未交货订单已经达到了年销售额的3倍,但很难说是属于可持续的状况。这样一来,一旦出现最终需求走弱,便很容易出现库存过剩的风险。
总的来看,一方面车用芯片需求在逐步缓解当中,从全线紧缺,到局部紧缺,如MOSFET、IGBT、SiC等元器件交期目前并未减少太多;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成本在持续上升,加上下游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一旦需求减弱,容易造成上游库存的快速上升。因此,提价不仅是转移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同时也是为了降低自身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