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即使今天发展壮大的Linux,在历史上也曾多次被起诉侵权。2003年,SCO公司起诉IBM和其它参与Linux开发的公司,指控 Linux抄袭SCO Unix,最终SCO败诉而破产。2007年微软起诉Linux,最终达成和解。虽然RISC-V指令集规范本身并没有专利问题,但可以预见基于RISC-V的处理器实现则有可能面临来自“专利流氓(Patent Troll)”的攻击,必须做好应对方案。
针对RISC-V知识产权问题,David Patterson教授曾提出过一个方案:充分利用过期的专利。根据一些初步分析,主流处理器企业的专利大约有30%已经过期。通过一些专利机构的专业检索服务,可以在处理器实现阶段尽可能选择一些避免侵权的技术方案。但上述防御措施比较低效,且仍可能会面临风险,比如基于过期专利申请新专利,因此还需要“战略核武器”级别的防御手段。
在构建RISC-V知识产权“战略核武器”方面,可以借鉴支撑Linux的Open Invention Netowork (OIN)模式。受到SCO起诉的影响,Linux社区决定于2005年成立OIN,一个“专利不侵犯社区”。所有OIN成员都同意不发起涉及Linux项目的专利诉讼,同时也可以共享OIN拥有的专利。目前OIN已经拥有2650余个成员,包括Google、Microsoft、IBM、NEC、Philips、Red Hat、Sony、SUSE、Toyota等企业。在微软加入之前,OIN拥有1300多件美国和国际专利。但2018年微软决定加入OIN,并注入了60000余件专利。可以说,今天Linux的蓬勃发展离不开OIN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驾护航。
RISC-V的开源社区要达到Linux社区的影响力,也将会需要一个类似OIN的组织,同时得到企业界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