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活动#
STM8我最早用于IO控制板,比如控制按键,SPI接口的LCD显示屏幕,这个系列的MCU还有自带的蜂鸣器驱动外设,给我印象比较深刻。使用STM8的原因就是它比较简单,价格也合理。一些简单代码我经常使用汇编开发。但是STM8也有它的问题,就是开发工具生态不完善。工具链选择很少,只有IAR,Cosmic等可以采用。官方也有STM8 CubeMX的工具,跟STM32 CubeMX相比就是小儿科了,不能生成代码,只能做一些引脚分配。所以后来我的工程中基本没有使用STM8了,用其它厂商的Cortex M0的替代。
STM公司之前其实也有F0,G0等产品面向这种8/16位替代场景,但是这次推出的C0系列针对性更强,直接喊出了替代8/16产品的口号。这次推出的产品相对于STM8的优势比较明显吧,第一个就是能解决我遇到的问题,可以沿用STM32系列非常丰富的开发生态。STM32 CubeMX可以使用,HAL等软件库可以使用。工具链就不用说了,gcc/Keil/IAR等等全部都能用。
关注到这次推出的C0系列最小的尺寸有1.70mm*1.42mm的规格,这个对工程师设计产品带来很大的方便。可以说比之前的8/16位产品要更深度嵌入式。C0系列的产品今后我会在产品设计中用于外设板,比如控制人机接口,比如监控故障,总之希望用于完成一些简单但是需要稳定可靠的需求。
我关注到C0系列有IEC 61508认证,这个对于消费电子产品通过出口认证非常方便。
这次活动中的STM32C0开发板我也比较期待,之前的ST家的开发板子我有很多了,Nucleo开发板也有很多,如果拿到这个开发板,我会把之前做过的实验,如LCD显示,蜂鸣器,采样,电机控制,低功耗等等实验都在板子上验证一下。同时也评估一下新推出的C0系列它的特点和优势。相信之前使用8/16芯片实现的功能在C0板子上都无压力实现,而且同时可以复用不少之前的代码和硬件设计。总体而言,工程师并不喜欢8/16的芯片,因为软件编写起来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同等算法和逻辑相比32位产品需要更多的周期,导致功耗其实高了很多。如果C0系列真如厂家宣传的那样,相信彻底淘汰8/16位产品将会大大加速。
|